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今日(17日)上午舉行首場記者招待會。國家發改委介紹,有人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意味著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大幅收縮,甚至要搞自給自足,這種理解是錯誤的。中國將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促進國內國際循環順暢聯通。
發改委: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
當被問及,中國政府如何減少對鐵礦石、原油、天然氣、大豆等外國進口資源的依賴,以實現更加自給自足的經濟,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說,這個問題涉及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解和認識問題。
趙辰昕說,中共中央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以來,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的認識、理解誤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中共發展階段、環境、條件的變化,特別是中共經濟比較優勢的變化,作出的重大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謀劃,對中共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意義重大而深遠。
他說,國內外有一些聲音認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就意味著中國要在對外開放上大幅收縮,甚至要搞自給自足,這種理解是錯誤的。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不可逆轉的,任何國家都無法關起門來搞建設,中國也早已同世界經濟、國際體系深度融合,我們同全球很多國家的產業關聯和相互依賴程度都比較高,內外需市場本身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趙辰昕表示,一段時間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了逆風逆流,一些國家想實行脫鉤斷鏈,構築「小院高墻」。但我們認為,世界絕不會退回到相互封閉、彼此分割的狀態,開放合作仍是歷史潮流,互利共贏仍是人心所向。中國將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決不被逆風和回頭浪所阻。我們將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堅定不移擴大開放,推動全球化向包容、普惠、共贏方向發展;將加快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國內國際循環順暢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