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金融」香港逐漸普及 35%消費者曾使用「先買後付」服務

傳統上提供信貸、支付費用等金融服務都是由銀行包辦,但隨著「嵌入式金融」(embedded finance)崛起,任何企業都可以成為銀行,向消費者提供金融服務。金融服務技術公司FIS最新研究指出,香港的嵌入式金融開始普及,35%消費者更曾使用「先買後付」(BNPL)服務

FIS向1,000名Z世代(18至24歲)、Y世代(25至40歲)、X世代(41至54歲)和嬰兒潮一代(55歲或以上)的香港消費者進行調查,以了解不同世代對不同形式的嵌入式金融,包括應用程式內付款、BNPL或保險的看法。

37%人曾直接向商戶購買保險

調查發現,60%受訪者表示曾於品牌應用程式內付款購買貨品及服務,其中22%表示每個月至少有一次以此方式付款。35%受訪者表示曾使用先買後付(BNPL)服務,並有37%表示曾直接向商戶購買保險,例如飛行保險等。超過6成受訪者表示,可能或肯定於未來一年再使用嵌入式金融服務。

使用者年齡層方面,X世代傾向較樂意透過嶄新及創新途徑和技術使用金融服務,23%認為自己是早期採用者,高於Z 世代(17%)、Y世代(19%)和嬰兒潮一代(13%)。

遊戲成接觸元宇宙首選目的

元宇宙的崛起,讓消費者在虛擬和現實世界之間更無縫地進行交易,這將會是推動嵌入式金融的主要動力。調查提到,香港人計劃於未來一年因不同目的接觸元宇宙,當中以遊戲(42%)、購物(34%)及社交(34%)最為普遍。

但FIS亦指出,嵌入式金融要全面普及需先跨越三大障礙。首先,缺乏認識是受訪者未有使用嵌入式金融的最大原因。第二則是擔心受到欺詐,而未有使用嵌入式付款。就嵌入式借貸和嵌入式保險而言,對非金融機構是否受監管或持牌的疑慮,則是受訪者避免使用此類服務的第三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