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爾茨稱訪華尋求合作 但不會忽視爭議議題

德國總理朔爾茨今日(4日)起展開訪華之行,他啟程前撰文稱,德國希望繼續尋求合作,但此行不會忽視人權、公平貿易等議題,他又對台海局勢表示擔憂。

朔爾茨在當地媒體發表署名文章指,即使國際環境變化,中國仍然是德國和歐洲的重要經貿夥伴,德方不希望與中國脫鉤,合作這符合雙方利益。他又指中德關係遠非處於一種互惠的狀態,例如在市場準入、法律確定性、知識產權保護或國民待遇方面,德方將繼續尋求建立對等關係。

他又提到,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對俄烏戰爭負有「特殊責任」,又說台灣周圍的緊張局勢令人擔憂。德國的政策旨在維護基於規則的秩序、和平解決沖突、保護人權、公平世界貿易。他不會代表整個歐盟發言,但德國的外交政策只有在被視為歐洲整體對華共同戰略的一部分時才會成功。

一名德國高級官員向路透社表示,柏林希望找到能與北京合作的領域,但雙方關係不可能一切照舊,德方也不認為解決人權問題是對中國國內事務的干涉。

不過,朔爾茨此前在西方仍引發憂慮,有美國國務院官員透露,在德國同意向中企出讓漢堡港碼頭股權前,美方曾告誡德國不要這樣做,並認為這筆交易將反映德國在多大程度上願意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法國總統馬克龍據報曾提出一同訪華,以展示歐盟成員國的團結,但被朔爾茨拒絕。

另有德國媒體評論認為,朔爾茨既不想開罪北京,又尋求在一些議題上更加強硬,基本上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