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中期選舉結果 如何影響貨幣政策及中美關係

美國會於11月8日舉行中期選舉,各議員將在參議院的三分之一席位與眾議院全部席位中展開競爭。市場關注中期選舉結果,由於結果將影響到兩黨對美國國會的控制權,進一步牽動美國未來的政策方向,甚至影響美國對華政策。

戰果預期共和黨取眾議院 參議院競爭激烈

今次的美國中期選舉中,將會有參議院的三分之一,即35個議席,以及眾議院所有的議員,即435席均將改選。據選舉前的民意調查結果,共和黨在眾議院較為領先;而參議院競爭格局尚不明朗,兩黨目前勢均力敵,最終結果需關注搖擺州的抉擇動向。

就中期選舉的潛在影響,市場關注是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及中美關係的走向。

貨幣政策:抗通脹目標或將仍然堅定

政治的影響關鍵在選民關心甚麼——除通脹外觀察就業。無論選舉結果如何,國會議員的關注點和選民的關注點是一致的,只要「通脹」依然是選民最關注的經濟政策,則政治對聯儲「刹車」的訴求就沒有那麼強。而雖然增長本身趨弱,但對於選票而言更重要的是就業。因此就業市場本身,而非選舉的時間點,就「政治—聯儲」的決策傳導而言更加關鍵。

中美關係:中美競爭民主共和兩黨當前共識

大國博弈是國會共識,若民主黨變「跛腳鴨」則外交可能相對會更「用力」。中美競爭是美國兩黨當前的普遍共識,不會因為分裂的國會而鬆動。「跛腳鴨」政府一旦形成,在內政推行受阻的背景下,外交層面或將更加鷹派。在分立的局面之下,對內的政策或更難推進,矛頭轉向美國國外的可能性增加。對中美關係的影響而言,大國博弈是國會共識,若民主黨變「跛腳鴨」則外交可能相對會更「用力」。中美競爭是美國兩黨當前的普遍共識,不會因為分裂的國會而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