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本土感染連續兩日破萬 官媒:優化防控措施不是躺平

內地新增11,803宗本土病例,連續兩日破萬宗。廣東疫情未見回落,再多逾3,000宗本土個案,九成六患者來自廣州。在優化防控措施下,廣州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强調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另外,新華社發表時評指,優化防控並非「躺平」。

內地新增本土病例包括1,452宗確診及10,351宗無症狀感染,河南有2,164宗,內蒙古有1,278宗,重慶有1,241宗,北京有116宗。

廣東方面,單日新增3,756宗本土個案,廣州佔3,615宗。市衛健委副主任張屹表示,廣州疫情防控主戰場仍然在海珠區,全區18條街中大部分街道均發生疫情,防外溢工作艱巨,必須採取更堅決、更果斷措施,控制疫情傳播。

國務院昨(11日)公布20條優化措施後,廣州宣佈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至「5+3」;不再甄別密接的密接,對目前在隔的次密接者解除隔離。

廣州市疾控中心新聞發言人張周斌表示,除了上述調整,其他方面也將逐步落實。但針對目前疫情處置情況,接下來的挑戰比較大,尤其是針對風險區域的調整,需要流調人員更加認真、仔細、科學地完成現場的調查和勘察,再精準地劃定高低風險區域。

另外,新華社針對優化防控二十條發表時評稱,優化措施是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符合中國國情、更加科學精準的舉措。

文章指出,優化不是放鬆防控,更不是放開、「躺平」。當前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全球疫情仍處於流行態勢,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中國是人口大國,脆弱人群數量多,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一些地區的疫情還有一定規模。受病毒變異和冬春季氣候因素影響,疫情傳播範圍和規模有可能進一步擴大,防控形勢仍然嚴峻。

文章又重申,在落實各項防疫舉措的同時要加強分析研判,糾正「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做法,高質量落實風險管控優化措施,以快制快處置突發疫情,以科學精準的舉措做好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