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預測,未來五年裏,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將會提升約5%。中美之間的對抗會愈加激烈,中國GDP或於2029年基本追趕上美國,當前和未來的戰略也將發生質的變化。
據《澎湃新聞》報導,劉元春在上海「2022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發表演講,指出從2010年到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平均為3.7%。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到未來的7年,劉元春團隊預計,世界經濟增長速度不到2.3%,即下降的幅度達到1.4個百分點。
「目前預測在未來5年裏,歐盟佔世界GDP的比重可能會下降5至8個點,而中國佔世界GDP的比重會提升5個點左右。這個變化直接帶來的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對抗會愈加激烈。」劉元春表示,按照其團隊預測,中國GDP將在2029年基本追趕上美國。
外交部副部長:GDP超美不是我們的追求 中美要一起向未來
劉元春進一步指出,一旦中國GDP超越美國,那麼未來的戰略與當前的戰略會發生質的變化,所以中共二十大報告也提到,「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劉元春表示,目前資本市場一個普遍共識是,我們已經告別兩位數增長的一個時代,進入到個位數的增長時代。在經濟增速和收益率更高更好的願景下,當政策性利率與自然利率出現系統偏誤後,會導致系統性的風險。他指出,美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劉元春還提出三個觀察結論:
第一,經濟增長增速換擋不僅會帶來無風險收益率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在非預期性的下降之後,可能導致政策利率的失誤和金融產品結構化的過度,帶來額外風險。
第二,全球經濟增速下台階必定會導致全球結構和衝突的加劇,導致大量的政治社會風險嚴重擾亂市場的均衡和定價。大量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可能帶來結構性斷裂,市場難以進行風險評價。
第三,各種脫鉤以及多中心化,可能令貨幣之錨和資產之錨失去傳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