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 (09988) 周四(17日)收市公佈截至9月底次季業績。期內營收約 2,071.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略差預期的2,092.44億元;列賬虧損約205.61億元,去年同期賺53.67億元,多過預期的蝕197.67億元;經調整淨利約338.20億元,按年增19%,好過預期的304.15億元。
阿里美股(美:BABA)盤前跌2.1%,報76.5美元。
張勇:宏觀環境挑戰持續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徐宏宣布,董事會已批准將股票回購計劃再增加150億美元,並將該計劃延長至2025財年末(編按:即2025年3月底)。截至周三(16日),阿里已根據現有的250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回購約180億美元的股份。
阿里巴巴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儘管宏觀環境挑戰持續,但上季業績穩健,證明集團商業模式具彈性及客戶價值主張優秀。張勇稱,全球不確定性下,集團會加強專注其建設能力,為客戶及業務帶來可持續、高質量的長期增長。
核心中國商業收入跌1% 新業務虧損收窄
阿里上季中國商業收入為1354.31億元,按年跌1%,阿里解釋,上季淘寶和天貓的線上實物商品 GMV(總商品交易額)錄得按年低單位數下降,主要由於消費需求減少、新冠肺炎疫情反覆和競爭持續所影響,然而隨著服飾及消費電子等重要品類表現出較低的按年降幅,GMV 的降幅相較於6月份季度有所收窄。
阿里稱,主打性價比產品的淘特虧損按年大幅收窄,原因是集團優化用戶獲取的投入,以及持續提高活躍消費者平均消費和購買頻次。社區團購淘菜菜上季GMV按年增長超過 40%,阿里稱,通過優化定價策略、提高採購能力,以及減少運營和履約成本,令其虧損按年大幅降低。
Lazada每單虧損收窄超過25%
阿里國際商業收入增4%至157.47億元,集團指,Lazada提高變現化率和提高運營效率,每單虧損較去年同期收窄超過25%。本地生活服務增21%至130.73億元,阿里解釋,餓了麼錄正數GMV增長,單位經濟效益持續錄得正數。
阿里雲業務上季收入207.57億元,按年增4%,阿里稱,來自非互聯網行業的客戶收入增長持續改善,按年增長28%及佔阿里雲總收入的58%。而互聯網客戶收入按年減少 18%,主要來自一個頭部互聯網客戶已逐漸停止公司海外雲服務,以及在線教育客戶的收入減少,及中國互聯網行業其他客戶的需求減少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