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今(23日)公布《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主要數據 ,探討業界應如何發揮優勢、整合資源。
生產力局於7月至9月開展《香港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研究》,共訪問330家企業,香港企業佔273家、其他大灣區企業57家。
藥物和材料佔比最高
報告顯示,香港生命健康產業分布主要有9大類別:藥物和材料(28%)、醫療和診斷設備(26%)、中藥(11%)、保健食品(11%)、醫療服務(8%)、基因和幹細胞(3%)、人工智能醫療(3%)、再生醫學(2%)及其他(8%)。
38%受訪香港企業有意在港投資 ,當中有意投資研發(84%)、試產(65%)和生產(67%)。37%其他大灣區企業亦有意在港投資,當中100%有意投資研發工作。
最缺市場學人才
研究又提到,生命健康產業在科技成果商品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多元人才。
受訪的香港企業表示,未來1年最需要的5類人才依次為市場學、資訊科技統計學/數據分析、產品檢測及認證、企業管理、製造/工業工程;當中需要製造/工業工程人才的企業中有超過60%認爲本地供應不足。
因此,協會對產業提出4大建議:
第一:集中發展醫療和診斷設備、中藥及保健食品3大具優勢產業;
第二:加速發展基因和幹細胞新興產業;
第三:培育Bio+多元人才;
第四:加大内地與香港制度互通 ,例如藥物/醫療器材/專利/臨床數據互認、科研樣本/實驗試劑/遺傳資源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