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揭持續服降血壓藥 降低糖尿病晚期患者心腎併發症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顯示持續服用降血壓藥物,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晚期腎病患者出現心腎併發症的風險。結果已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刺針》旗下的《eClinicalMedicine》。

停用RASi類藥物增末期腎病、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心臟衰竭風險

團隊早前發表的追蹤研究發現,每六名糖尿病患者中有一人出現腎功能急劇下降,有較高的風險發展為末期腎病。中大醫學院臨床藥理學和內分泌及糖尿科團隊分析了10,400 名,於2002 年至 2018 年期間,曾經接受 RASi 類降血壓藥物治療的患者數據。當中8,634名患者在進入晚期腎病階段6個月內,仍然持續服用RASi類降血壓藥物,其餘的1,766 人則停止了服用RASi類藥物。

結果發現,與持續服用RASi類藥物的患者相比,停止服用RASi 類藥物的患者患上末期腎病的風險增加30%,出現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27%,患心臟衰竭的風險大幅增加85%,但全死因死亡率則無差異。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研究助理教授兼研究第一作者楊愛民表示:「我們的研究與最近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相近,該研究招募了411名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的晚期腎病患者, 雖然兩組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差不多, 但是停止服用 RASi 類降血壓藥物的相對於沒有停藥的患者,有較多人出現末期腎病和心血管事件。」

研究顯示RASi類藥物增加高鉀血症的風險不明顯

研究團隊針對 583 名停用 RASi類藥物的患者和 3,817 名仍持續使用 RASi的晚期腎病患者的進一步分析顯示,兩組的高血鉀(大於5.5 mmol/L)累積風險在5年期間相似,而高鉀血症的風險僅在使用較高劑量的 RASi類藥物時才會明顯。

領導是次研究的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周怡君解釋說:「RASi 類降血壓藥物受制於種種原因,經常被禁止用於慢性腎病患者或需中途停藥。其實透過調節膳食中鉀的攝入量、定期監測腎功能及避免使用損害腎功能的藥物,許多慢性腎病患者可以繼續安全地服用RASi類藥物,受益於其保護作用。國際臨床指引亦建議,RASi類藥物可在定期監測腎功能和血鉀水平的情況下使用,特別是在開始服用的首兩至四週,RASi類藥物可按腎功能和血鉀水平作劑量調整,停藥則是最後的選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重娥總結說:「研究支持糖尿病併晚期腎病患者可以繼續使用 RASi類降血壓藥物。RASi類藥物不僅可以保護腎臟,還可以保護其他心血管疾病。末期腎病可以通過控制包括低血糖、高血膽固醇、高血壓、過重及吸煙等多種危險因素來預防或延緩。」

科大將直播江澤民追悼會 管理層默哀3分鐘邀師生穿深色正裝參與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追悼大會將於明日(6日)早上10時在北京舉行,科技大學校長玉如今日(5日)向師生發電郵,公布屆時會在校內直播追悼會,以便科大師生表達深切哀悼,大學高層管理人員亦將默哀3分鐘,校方亦邀請所有科大成員參與默哀。

明日科大亦會下半旗誌哀,包含國旗、區旗及大學旗。科大電郵提醒,參與默哀人士應穿著深色商務正裝,舉辦默哀場地LT-J將於明早9時半起開放。科大電郵亦邀請未能親身參與人士,在明早10時在任何地方默哀。

江澤民逝世翌日(12月1日),包括科大在內多間本港大學亦有下半旗誌哀。

黑客組織攻擊中國政府網站 公開上海國安局長身分證

部分內地市民因不滿封控政策,引發於多市連日來出現俗稱「白紙運動」的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全球最大黑客組織匿名者(Anonymous)早前表示,已入侵多個中國政府網站,並公開上海市上海警察資料,以聲援白紙運動。

匿名者自11月29日起,於其官方Twitter帳戶及其相關帳戶中宣布,展開針對中國政府、聲援白紙運動的行動「#OpWhitePaper」,並在上周四(1日)對多個政政府部門網站進行分散式阻斷服務(DDoS)攻擊。

該組織更於Twitter上發布聲稱是上海市國安局局長黃寶坤的電子身分證截圖,以及上海所有警察的名單,並對中國政府表示:「你不能阻止我們,在你想對追求民主和自由的公民濫用權力前,你應該要預料到我們(會出現)。」

另據《中央社》報道,匿名者還在通訊軟件Telegram發表相關行動的細節,包括展示多張網絡攻擊的圖片,列出被黑客攻擊風險最高的200個中國政府網站連結,並宣稱已癱瘓和控制部分網站和安全監視器。

中國未有回應 警察名單真偽成疑

惟目前仍未有中國政府部門及相關媒體,就匿名者是次的行動作出回應,使匿名者所發布的圖片及與上海警察相關的資料真偽成疑。

勞力士地通拿、GMT半年跌近17% 邊個品牌價格「硬淨」升幅近40%?

疫情下經濟面臨不景氣,加上近期股市波動大,令另類投資看似更吸引。不過,有外國二手名錶交易平台近日公布數據指,多個名錶的二手價持續下降的現象,當中包括勞力士(Rolex)、百達翡麗(Patek Phillipe)及愛彼(Audemars Piguet)等交易的指數回落至近兩年前水準。

Daytona、GMT Master II系列1年跌5%

據彭博報道,外國二手名錶交易平台Subdial當中的Subdial 50指數,一直追蹤50種交易量最大的奢侈腕錶參考價,現時這一個指數已跌至2021年和2022年高位的最低水平,當中指出,熱門品牌Rolex包括Daytona陶瓷錶圈計時腕錶和GMT Master II系列,在12個月內下降了近5%,在半年內下降了近17%。而報道亦提到,腕錶的價格下降可以證明瑞士頂級品牌最熱門的腕錶未能維持在疫情期間創下的最高價,而當時大手買入百達翡麗、愛彼皇家橡樹及勞力士Daytona系列手錶的的買家,現時熱衷於尋找另一些熱門資產類別。

另外,在今年3月,愛彼的皇家橡樹系列「Jumbo」系列腕錶型號15202的二手市場價格一度升至超過11萬英鎊(約104.98萬港元),在1年內翻了一倍多,而現時這一款腕錶的交易價格大約為7萬英鎊(約66.81萬港元)。

復古及計時腕錶價格「硬淨」

不過,即使交易量最大的勞力士、愛彼、百達翡麗的二手價格有所下跌,大部分的正裝錶(Dress Watch)或者是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新復古腕錶(Neo-Vintage),以及是一些具有複雜功能的型號腕錶其價格仍然表現「硬淨」。例如,Subdial數據顯示,歷峰集團旗下的德國品牌A. Lange & Sohne在這一年的價格表現不錯,升幅為30%至40%。

而另一個同屬是歷峰集團旗下的腕錶品牌IWC萬國錶部分型號價格都有上升,當中有Big Pilot系列,型號為IW501902,在一年內上升了20%,而這一個升幅是因此受到迎期上映的Top Gun電影。另外,設有計時功能、萬年曆和其他複雜功能的腕錶其價格表現同樣出色,例如有百達翡麗的5070型號的計時腕錶在一年內已有20%升幅。

Subdial指數的聯合創始人Christy Davis指,現時鋼製運動手錶成為投資者的大熱門之一,而鐘錶投資是一個由真正熱愛腕錶並想擁有錶的人帶動的市場。

央視引述專家解讀:Omicron致肺炎或重症比例較流感低

內地近期防疫鬆綁,官方亦不斷宣傳Omicron(內地稱奧密克戎)致病力減弱。央視新聞最新發表專家權威解讀指,Omicron變異株導致肺炎或重症比例比流感低。

據央視新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邀請呼吸危重症專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童朝暉解讀表示,國際和國內監測數據證實,奧密克戎變異株及其進化分支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Delta(內地稱德爾塔)等變異株明顯減弱。

童朝暉指出,其實奧密克戎也已經變了好幾個分支,從臨床觀察到它的特點包括,傳播性比較強,比原來那些原始株要快,但是它主要還是以上呼吸道的症狀為主,也就是說很多人,甚至都沒有像高熱發燒情況,只是中低熱,然後嗓子不舒服、咳嗽。

童朝暉又指,從國內這段時間來看,各個省市無症狀加輕型的比例在90%以上。普通型即肺裡有影子(有肺炎)的都不多。重型危重型即要靠吸氧、要給氧療的比例就更少。據他在北京的定點醫院去查房會診的情況看,真正因為新冠肺炎導致的需要住院、需要插管上呼吸機的也就三四例。

童朝暉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顯低於之前原始株和關切變異株,這既是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也與人群接種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和國家採取的積極預防策略有關。與2009年全球流感流行時期相比,目前奧密克戎變異株導致肺炎或者重症、危重症的比例相對較低。

南韓泡菜今年對美出口創新高 增9.2%達至7991噸

據南韓農林畜產食品部發佈的數據,南韓泡菜今年前11個月對美出口創下歷年同期新高。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對美出口額創新高增加1.7%,達2670萬美元(約2.07億港元),出口量增加9.2%,為7991噸。南韓泡菜全年對美出口額逐年遞增,從2018年的900萬美元(約6991萬港元),增至2021年的2820萬美元(約2.1億港元),短短3年增逾3倍。

研討會、試吃、促銷活動齊推

農食品部發言人表示,隨著全球各地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提升,K-POP等韓流熱潮帶動南韓泡菜的知名度提高,這些因素均推動了南韓泡菜出口增長。

南韓泡菜尤其在美國市場受歡迎,加利福尼亞州、弗吉尼亞州、紐約、華盛頓特區均設立南韓泡菜日。農食品部計劃在美國展開研討會、試吃、促銷等多樣活動宣傳推廣南韓泡菜,助推國產泡菜出口進一步增加。

蘋果加州門市遭洗劫 店員警告顧客不要出手阻止

蘋果加州一間Apple Store早前慘遭蒙面匪徒搶劫,案發過程被店內客人拍下並分享至網上。影片中,蘋果職員不但無阻止匪徒,更警告在場客人不要出手阻止,令事件成為國外網民的熱話。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加州帕羅奧圖市(Palo Alto)一間Apple Store,在黑色星期五當日(即11月25日),遭2名身穿衛衣,並戴上口罩的非裔男子,從展示台上強行拔走的展示用的商品,當中包括iPhone、Mac等,總值估計達3.5萬美元(約27萬港元)。

案發過程則被在場的客人拍下,從影片中可見,匪徒以暴力強行將一整排iPhone從展示台上拔走,期間更是不時在客人與店員之間穿梭。雖然有在場的客人疑惑地詢問,是否需要上前阻止匪徒,但遭店員以「讓他們走(let them go)」,拒絕客人的好意,並不斷提醒及拉開客人,避免他們與匪徒接觸。

影片曝光後,店員極為冷靜的反應,隨即在各大社群媒體掀起國外網民熱烈討論。當地警方則表示,店員之所以沒有出手阻止匪徒,甚至禁止客人出手,是因為其中一名匪徒早在入店時,便威脅店員,若有人阻礙其行動,將會使用暴力。正因匪徒這一句,兩人的行為已由店舖盜竊,提及至干犯搶劫罪。

防疫鬆綁提振 在岸人民幣大漲819點升穿6.96 創近三個月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時隔兩個半月收復7關口,今日在岸價(CNY)收報6.9561,較上一交易日上漲819點。離岸價(CNH)盤中漲破6.94。美指疲軟,以及內地更多城市優化疫情防控措施,令市場對中國經濟預期進一步改善,再度推升人民幣反彈。

在岸價收報6.9561,較上一交易日上漲819點。離岸價(CNH)盤中漲破6.94關口。

中間價報7.0384,較上日上調158點子。

興業研究最新觀點稱,維持春節前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的判斷。需注意12月中旬美國CPI數據和美聯儲議息會議,對美指和人民幣匯率造成的短期波動。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指出,隨著一攬子穩經濟措施持續發力,國內需求逐步修復,國務院出台優化防疫工作二十條新規定,全面助力社會復工復產,後續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仍有支撐,同時人民銀行持續關注外匯市場運行情況,確保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區間雙向波動。因此,預計12月人民幣匯率在7.00-7.20區間雙向波動。

習近平胡錦濤等醫院送別 護送遺體到八寶山火化

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今日(5日)出殯,國家主席習近平等領導人今日到醫院為江澤民送別,並護送其遺體至八寶山火化。

據新華社報道,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等到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為江澤民送別,並護送江澤民的遺體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胡錦濤也前往醫院為江澤民同志送別。

報道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告別室上方懸掛着黑底白字橫幅,上面寫着:「江澤民同志永垂不朽」,橫幅下方正中是江澤民的大幅彩色遺像。江澤民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着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4名禮兵持槍肅立,守護在兩旁。江澤民遺體前擺放着其夫人王冶坪率全家敬獻的花籃,花籃的緞帶上寫着:「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告別室內擺放着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王岐山、胡錦濤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各人民團體、首都各界群眾敬獻的花圈。

上午10時,在低回的哀樂聲中,習近平等人,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緩步來到告別室,在江澤民的遺體前肅立。習近平等向江澤民的遺體三鞠躬,表達對江澤民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隨後,習近平等向江澤民的夫人王冶坪和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10時15分,8名禮兵荷靈,伴着哀樂緩緩走出告別室。習近平等護送江澤民的遺體上靈車。

10時25分,在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治喪委員會辦公室成員和江澤民親屬的護送下,靈車徐徐駛向八寶山革命公墓。當靈車啟動時,在場送別的同志悲痛肅立,向江澤民的靈車行注目禮。

10時45分,靈車駛進八寶山革命公墓。在大禮堂,習近平等和江澤民親屬向江澤民作最後的訣別。

Tesla上海工廠11月交付超10萬輛 再創單月新高

新華社報導,特斯拉(Tesla)上海超級工廠11月交付量達100,291輛,再創月度交付新高。今年前11個月,Tesla上海超級工廠累計交付量超過65萬輛。

報道引述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儘管11月汽車市場的消費整體承壓,但新能源汽車卻「產銷兩旺」,尤其是頭部企業的產銷量遠超行業平均。其中,Tesla上海超級工廠前11月的交付量,遠超2021年全年交付的484,130輛,預計超級工廠今年有望衝擊75萬輛的年銷量。

「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持續看好,這不僅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品牌和質量走強,也是配套設施不斷建設、冬季充電焦慮得到緩解帶來的結果,加上『退補』激發的消費,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的消費紅火。」崔東樹說。

Telsa副總裁陶琳亦表示,目前Telsa上海超級工廠產業鏈本土化率超過95%,正助力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構建起世界領先的完善產業結構和強勁消費潛力,環繞著Telsa上海超級工廠,長三角多地的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加速聚集。

不過,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導,Tesla上海工廠計劃最快本周實施減產,減產幅度或達20%,是中國需求不如預期的最新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