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於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對投資者而言,將帶來什麼啟示?東吳證券對會議要點點評,在梳理出三大焦點下,建議四大投資主題。
政治局會議上提到,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會議內容點評
東吳證券指,大會之後的12月政治局會議往往具有重要的風向標意味。此前市場可能一直糾結於大會之後在安全面前,增長的目標是否被弱化。12月政治會議用兩個「更好」做出回應,明年穩經濟的重要性要進一步提高「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即不同政策要形成合力,尤其是疫情政策,同時要「加力提效」。
從歷史比較上也能看出,2022年12月政治局會議很「經濟導向」。從前兩次大會前後政治局會議措辭的變化入手,18大後政策的重心由穩增長轉變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在宏觀政策上則強調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注重結構優化,19大後更是轉向三大攻堅戰和防範緩解金融風險,對於宏觀政策著墨很少。而今年的會議則是用三段內容討論如何「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會議明確點出今年政策效果的癥結 政策沒有形成合力。2022年宏觀政策發力並不弱,但是問題的核心在於財政貨幣等政策和防疫政策在對經濟的影響上形成相反的作用力,導致的結果就是經濟的分化和整體的疲軟,例如企業端的信貸和投資(受政策直接拉動明顯)表現明顯更好,而居民端的借貸和支出意願則大相徑庭;又比如寬鬆的貨幣和嚴厲的防疫政策下,流動性淤積在銀行間市場無法有效傳導到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