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冬季恐天然氣短缺 減用兩成計劃未達標

自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各國設法減少對俄能源依賴。德國早前更制定減少消耗兩成能源的計劃,但當局宣布未能如期達標,今個冬季恐陷入天然氣短缺的危機。

德國本來有一半天然氣需求都依賴俄羅斯,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一直努力開源節流。

能源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今年夏天宣布,該國目標是減少消耗兩成能源,甚至高於歐盟委員會制定的15%目標。

德國今年秋天氣溫相對較暖和,企業和家庭能源節約量本來超過應急計劃的要求,天然氣儲存設施的儲氣量曾達到100%。

然而冬季寒流衝擊下,能源消耗量急增,儲氣量目前跌至95%。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負責人穆勒(Klaus Mueller)周一(12日)透露,目前只減少消耗13%能源,落後目標約7個百分點。

他表示如果上述數字並非常態的話,本來無需要擔心。但他警告當地未來幾日要面對嚴寒天氣,届時天然氣消耗量勢必急劇上升。

穆勒警告民眾如不大幅減少天然氣消耗量,將無法順利度過今個冬天。

當局表示德國目前不再依賴單一天然氣供應來源,包括挪威、荷蘭、比利時和法國都有供應,三個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也即將投入使用。

鑒於能源供應仍不穩定,德國政府如果宣布天然氣供應進入緊急狀態,能源監管機構可對全國或僅個別產業實施供應配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