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制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今日印發,其中「新冠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冠病毒感染」,明確對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
官方強調,強化重點人群保護,實現「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目標,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新版「診療方案」將疾病名稱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方案指,主要是考量,隨著新冠病毒不斷變異,Omicron毒株成為主要流行株後,病毒致病力減弱,感染人體主要表現為咳嗽、發熱、咽痛等,僅有少部分感染者會進展為肺炎。因此,「新冠病毒感染」能更加準確地反映疾病特徵。
不再實行隔離措施
此外,新版「診療方案」也不再判定「疑似病例」。方案解釋,這是由於隨著診斷手段的日益豐富和診斷效率不斷提高,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通過核酸和抗原檢測等實現及時、快速、準確診斷。
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出現因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符合疾病特點,但病原學檢測較長時間不能明確的情況。因此,為進一步提高臨床診療效率,更好實現快速收治,新版方案不再判定「疑似病例」。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觸者,不再劃定高低風險區。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實施分級分類收治要求,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感染者、輕型病例可採取居家自我照護,其他病例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