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會騷亂事件相關調查繼續進行,至今逾1,500人被捕。多名網絡專家指出,今次騷亂背後亦有社交媒體推波助瀾,大批支持前總統博爾索納羅的右翼示威者設法避開平台監管,在網上煽動情緒,呼籲民眾採取極端行動,情況與前年的美國國會暴動事件相似。巴西最高法院前日頒令,要求社媒平台封禁支持騷亂的賬戶,多間社媒均表示正進行核實工作,阻止煽動暴力內容擴散。
早在去年10月巴西大選結果出爐後,當地社交媒體上已有爆發騷亂的前兆。在總統盧拉今年元旦宣誓就職前後,即時通訊軟件Telegram和WhatsApp上湧現不少帖文,邀請人們參加「Selma派對」。「Selma」與葡萄牙語中意味「戰爭與吶喊」的「Selva」僅有一字之差,後者在巴西輿論中常與軍方勢力相關聯,相信右翼分子是刻意更換字母,避開社媒審查機制。
未做足危機管控 騷亂直播5小時
巴西國家科技研究所數碼專家桑托斯表示,「Selma派對」最初僅在較私密的社媒上流傳,支持者利用私人群組吸引支持者,設法避開監管。桑托斯認為部分社媒自稱做足危機管控,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許多呼籲民眾上街抗議、有數千人觀看的影片和直播片段,都是超過5個小時才被撤下。」
巴西聖保羅數據智能工作室Lagom負責人蘇亞雷斯也觀察到,右翼分子煽動製造騷亂的言論,短短數日內便蔓延到Twitter和Instagram(Ig)等更加公開的社媒平台,不排除是煽動者故意讓討論公開化。待到騷亂前夜,網絡輿論已開始有具體的行動目標,包括呼籲示威者聚集在主要道路,直接攻擊國會大樓、最高法院和總統府。
免費車票食宿 巴士接載「外援」
蘇亞雷斯還指出,今次騷亂背後有網絡輿論和現實行動的靈活配合。不少訊息都提到從巴西各地直通首都的巴士,組織者用平價甚至免費車票吸引支持者,還承諾提供免費食宿。巴西警方內部情報就顯示,首都巴西利亞從上周五到周日之間就湧入至少100輛巴士,合共載有逾4,000人,與騷亂事件人數規模相若。
蘇亞雷斯提醒稱,煽動製造騷亂的言論多數來自巴西東南部,不過一些在邁阿密註冊的賬號也在Twitter上推波助瀾,散播騷亂相關消息。分析亦指Twitter新老闆馬斯克從上月起陸續發帖,聲稱「Twitter員工可能存在政治傾向,偏好巴西的左翼候選人」,不排除讓右翼陰謀論在社媒上發酵。
科企Meta前日表示,該公司在巴西大選前已將當地設為「高風險地點」,刪除一些呼籲民眾強行闖入國家權力機關的帖文。影音短片平台YouTube發言人亦稱會密切追蹤巴西局勢,封禁被指控為支持騷亂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