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熊利澤、李成醫學團隊在《國際傳染病雜誌》指,味嗅覺變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經系統的重要標誌。
臨床研究發現,在Omicron毒株流行時期,味嗅覺變化的患病率沒有明顯下降,但嚴重程度有所減輕,接種疫苗起到了保護作用。研究結果表明,味嗅覺出現變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經系統的重要標誌。
自新冠大流行以來,新冠相關嗅覺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在3.2%到98.3%之間,味覺功能障礙的發生率在5.6%到62.7%之間,但Omicron毒株流行期間的味嗅覺障礙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尚不清楚。
通過對患者的觀察式研究,分別有688名和385名受試者完成了2個時間點2種不同的方式的嗅覺和味覺功能評估。
結果顯示,2個時間點的味嗅覺變化患病率分別為41.3%和42.6%,2種方式的嚴重程度分佈沒有差異。
首發癥狀為頭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味嗅覺變化,而患者的首發癥狀為咳嗽、咽喉不適和發熱,以及接種三劑疫苗和尚無癥狀顯示出保護作用,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