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美向中國加20%關稅 僅令受影響公司盈利跌0.3%

  • 美國加徵關稅只會使受影響公司的總盈利減少0.3%
  • 機械、白電、運動服裝OEM、生物技術和科技硬體受影響最大
  • 關稅對公司盈利二次影響更顯著

美國已將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由10%提高至20%,中國亦作出反制措施。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估計美國市場貢獻上市公司收入的3%左右,故加徵20%的關稅只會使受影響公司的總盈利減少0.3%,所有公司的盈利減少 0.2%。但機械、白電、運動服裝代工生產(OEM)、生物技術和科技硬體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

王宗豪解釋,從股價角度來看,2018年大多數出口導向型行業跑輸,包括機械、科技硬體和家電,而由於 政府鼓勵加快醫院建設,醫療設備是當時唯一表現較好的行業。生豬養殖、公用事業和電信是2018年貿易戰開始後表現較好的少數幾個行業。從近期股價走勢來看,科技硬體除外的出口導向型行業似乎已開始對加徵關稅做出反應,與MSCI中國指數相比,年初至今其中,大多數行業的估值都走低。

MSCI中國已充分反映今輪關稅影響
大市方面,由於MSCI中國指數自上週五以來回檔約3%,王宗豪認為,這充分反映了本輪關稅的影響,但尚未反映對中國進一步加征關稅或全球關稅情景。

瑞銀指,從歷史上看,市場似乎不會在關稅宣佈之前進行定價,我們認為這一次也是如此,即任何額外的關稅上調都可能導致 市場進一步回撤。此外,隨著美國對其他國家徵收關稅,同時美國進口商品承擔了報復性關稅,全球關稅情景的可能性有所提高。

瑞銀的經濟學家之前估計,如果美國對75%的自華進口商品加徵60%的關稅,這將使GDP減少約 1.5%。因此,關稅對公司盈利的二次影響,例如信心、企業資本支出和消費降低,將比直接影響更顯著。若國內政策支持完全抵消關稅影響,該行認為這對上市公司的盈利更有利,因其國內業務比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