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債上周跌幅創2001年來最大
- 兩任財長對美債下跌發表評論,貝森特淡化外資拋售所持美國國債的猜測
- 耶倫:投資者對美國經濟政策失信心
美國國債上周創2001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美國兩任財長同日開腔評論。現任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稱,沒有證據有主權國家是美債債價大跌的推手,而美國財政部有應對市場錯位的工具。美國集中關稅戰火力在中國後,外界猜測中國是否在拋售美債,上任財長耶倫就指,中國拋售美國國債,會令人民幣升值、危及全球金融穩定,損害自身利益,不認為中國會這樣做。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發布對等關稅政策引發投資者避險需求急增,美國國債最初發揮避險功能,10年期債息於4月4日曾跌至不足4厘,但上周反覆升至4.49厘水平,令拋售美債、對美元資產失信心的討論升溫。
據美國財政部資料,截至今年1月底,日本為美債最大持有海外國家,持有10,793億美元美債,中國排行第二,持有7,608億美元美債。所有外國持有人合計持有8.5萬億美元美債,佔美債發行規模約33%。
貝森特:美國國債下跌主要由於去槓桿
「我不認為外國投資者正在拋售」
貝森特指,上周的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標售中外國投資者的需求增加,重申認為債市下跌主要是由於去槓桿,表示「我沒有證據表明主權國家」是下跌的推手。
他又表示,還遠不到需要採取行動的地步,但如果需要「我們有豐富的工具箱可以啟用」。工具箱中包括財政部的回購計畫,「如果我們願意,我們有能力提高回購規模。」
另外,當被問及在最近一次與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會議中,是否討論過對美債市場的擔憂,貝森特稱「具體而言,我們是否討論過採取應急方案?我認為我們遠沒到這個地步」。至於被問及鮑威爾是否擔心,貝森特說如果是這樣的話,早就聽到他的表態。
耶倫:外界對美國經濟政策失信心 美元跌、債息升不尋常
在拜登政府擔任財長的耶倫就批評是美國近期政策令投資界失信心,導致近期美國國債債息急升,她強調不認為市場出現功能上的失靈,流動性沒有枯竭,但美元匯價跌、債息上升是不尋常的走勢,反映投資者開始回避美元資產,令人「懷疑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也就是美國國債的安全性」。
耶倫同樣認為美國聯儲局有能力介入維持穩定,但她續稱:「我還沒有看到那種情況出現,我希望它們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