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短期推進「大而美」法案 再投市場震撼彈?

特朗普稱為「大而美」的減稅法案,由於爭議極大,上周五在眾議院委員會遭到共和黨議員倒伐而否決,特朗普力推要在陣亡將士紀念日(下周一)前通過眾議院,而交由參議院審議,法案若通過或將引發市場震撼。

減稅法案增加財政負擔
簡單來說,減稅法案是延續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減稅法案,稅收減免將令聯邦政府在未來10年收入減少3.3萬億至4萬億美元,並伴隨國防和移民執法開支增加,而為了平衡支出,將減少醫療、教育等項目的支出,並提出提高4萬億美元債務上限,引發政治分歧。

眾議院法案最大的節省來源之一是大幅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這可能為聯邦政府節省7150億美元,但到2034年將導致860萬美國人失去醫療保險。這將是該計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縮減,該計劃目前覆蓋7800萬美國人。許多共和黨人對支持限制Medicaid資格並將節省的資金用於主要惠及富人的稅收減免持謹慎態度。

法案同時惡化美國財政前景,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2025年赤字將達到1.9萬億美元,佔GDP的6%以上,這在非戰爭或其他危機時期極為罕見。

將推高發債量 刺激債息上升
由於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達36.2萬億美元,預期夏季政府財政將達到上限,若增加4萬億美元的發債,將再推高政府的發債利率及成本,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未來十年國債可能增至54萬億美元,受到老齡化、醫療成本和高利率推動。

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門(DOGE)計劃削減2萬億美元開支以減緩債務增長,但具體效果尚不明確,馬斯克由政府核心淡出,更顯示計劃無功而還。

會否引發類似英國危機?
英國短命政府卓慧思的大規模減稅措施,便激發投資界質疑財政的持續能力,紛紛拋售英債,引發英鎊危機,最終導致卓慧思在上任僅45天後辭職。

由於美債息近期高企,市場關注美債的承接力問題,聯儲局亦罕有大規模入市淨買美債,若美國財政部增再發美債,將令債息進一步抽高,影響各類資產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