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鉤的跡象?數據顯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可能不再是中國

美國商貿部1月公布的2022年11月份數據顯示,美國從歐盟進口已多於中國大陸,顯示中美關係持續惡化。法媒指出,2022年,中國大陸可能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若真如此,這種情況2008年以來只出現過一次。

據法廣網報道,去年的外貿數據尚未公布,根據美國商務部1月初公布的去年11月份的數據,前11個月以價值計算,美國從歐盟進口的貨物多於中國大陸。

還有一種現象是,在連續20多年出口增長後,越南2018年出口突飛猛進,價值翻了兩番多,從而成為美國的主要商業夥伴之一。

這是否是美中經濟脫鉤的第一個跡象,報道指專家的看法分歧,由於距離太近,下結論為時過早。而且美國關稅政策的全部效果已經受到健康危機及其對全球經濟後果的影響。專家注意到,2018年以來,企業尋求多種供貨渠道,避免被美中貿易戰影響,以及新冠大流行效應及氣候變化風險。

與此同時,美國的激勵措施法案(CHIPS)和降低通膨案(IRA)等法律,顯示拜登政府確實希望加速與中國脫鉤。

兩大經濟體相互交織的程度很深,要實現脫鉤似乎很複雜。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首席經濟學家斯威特(Ryan Sweet)認為,「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緊張局勢正在形成,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將停止進口中國產品。不過,從長遠來看,毫無疑問供應將多樣化,製造商將不會再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中國連續3個月減持美國國債 持有量創2010年5月低

據美國財政部公佈2022年11月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最新數據,2022年11月,中國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美國國債,減持78億美元至8700億美元,是2010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

日本同與中國為美國國債的前兩大「債主」。2022年11月,日本結束自2022年7月開始的減持美國國債步伐,當月增持178億美元至1.0822萬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下一次將發布2022年12月的財政部國際資本(TIC)數據,定於2023年2月15日。

馮德萊恩:歐盟須尋求與中國降風險 而非脫鉤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指,歐盟需與中國在清潔能源技術合作及進行貿易,雙方應尋求降低風險,推動建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不是脫鉤。

馮德萊恩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指,中國已將清潔技術創新和製造作為其5年計劃中的重要優先事項,並已在電動汽車和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淨零排放方面的競爭,必須建立在公平競爭基礎上。中國一直在鼓勵高耗能企業遷往當地,承諾提供廉價能源、低勞動力成本和寬鬆的監管。

她又指,中國對本土工業提供大量補貼並限制歐企進入市場,如果歐盟發現採購受到限制,將毫不猶豫展開調查。她亦提到會設立主權基金捍衛歐洲工業。

內地17歲網球手商竣程 創中國男網歷史

在今日(16日)於墨爾本舉行的澳網正賽男單第一輪,中國17歲小將商竣程對陣世界排名74位的德國選手奧迪( Oscar Otte),經過四盤鏖戰,商竣程大比分3-1戰勝奧特,闖入澳網男單第二輪,成為首位在澳網男單首圈晉級的中國球手。

奧迪此前總共9次征戰大滿貫正賽,總戰績為8勝9負,並且在2021年進入到了美網16強,相比商竣程擁有更多大賽經驗。

商竣程賽後表示,沒想到大滿貫正賽首勝來的這麼快,稱這都是團隊的功勞和自己辛苦的結果。

商竣程出自運動世家,父親是前國足運動員商毅,曾入選健力寶青年軍及留學巴西,而04年被借到西乙赫雷斯效力,成為首位登陸西班牙聯賽的中國球員。其母親是國乒女將鄔娜,曾擊敗過鄧亞萍、陳靜及喬雲萍等星級隊友。

澳洲總理冀與中國全面恢復貿易往來

據彭博社報道,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力求改善中澳關係,尋求與中國全面恢復貿易往來。

阿爾巴尼斯週六說,中國是澳洲的主要貿易夥伴,澳洲一直在努力改善關係。澳洲認為,繼續發展更積極的關係符合中澳兩國的利益。

在中國政府暗示將取消對澳洲煤炭兩年多來的進口禁令後,本月,雙方達成新的煤炭進口協議。稍早前,美媒報道指,廣東省海關部門據報已收到指示,可以為澳洲煤炭辦理清關。但其他措施繼續阻礙從龍蝦到葡萄酒和木材等商品的貿易。

阿爾巴尼斯說,能夠沒有任何障礙地對中國出口產品符合澳洲的利益,從澳洲獲得這些產品也符合中國的利益。

美日2+2會談指中國是最大戰略挑戰 台海和平至關重要

美日舉行外交及國防部長2+2會談並發表聯合聲明,批評中國試圖改變地區現狀,形容其構空前的最大戰略挑戰,並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美日將持續合作,反對中國在地區問題上的企圖和挑釁行為,但不會中斷與中國往來。日揆岸田文雄將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料討論限制對中國的芯片出口。

會談周三(11日)在華盛頓舉行,雙方的聯合聲明指,重申美日致力捍衛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決心推動雙邊現代化舉措,以建立一個更有能力、更完整的聯盟,以加強威懾並應對不斷變化的地區和全球安全挑戰。美國決心加強在包括日本在內的印太軍事部署,將根據《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動用所有力量保護日本,包括核武。日本重申通過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從根本上加強防禦能力,並與美國和其他夥伴加強合作,擴大其作用,積極參與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聲明又指,美日強烈反對中國單方面改變東海現狀的企圖,安保條約第5條將適用於尖閣列島(釣魚島);強烈反對中國的非法海洋主張、把島礁軍事化,以及在南海的釁活動。兩國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國際社會繁榮不可或缺的因素,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聲明另對俄羅斯、北韓作出譴責。因應局勢,美日在多方面加強合作,包括情報、防衛、反潛、兩棲和空降作戰等,以及新興技術投資、太空能力,並擴大與澳洲、南韓等夥伴的聯繫。

批中國企圖重塑國際秩序

在會後的新聞發佈會上,美卿布林肯指,中國正持續破壞台海數十年來和平穩定的現狀,美方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美日將團結一致,以冷靜果斷態度維護穩定。他提到美日簽署新的太空合作協議,並讚賞日本增加國防預算。防長奧斯汀指,中國軍隊在台海的海空活動有所增加,正在試圖建立新常態。被媒體問到這是否意味中國對動武已迫在眉睫,他表示對這點感到懷疑,但會持續與盟友合作,竭盡所能促進台海乃至於整個地區的穩定。

日外相林芳正指,中國展現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中國為自身利益重建國際秩序的外交政策,引起日美同盟與國際社會的嚴正關切。美日對台基本立場不變,雙方確認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這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的重要因素。林芳正亦強調,美日強化與中國往來政策不變,包括安全領域。

另外,岸田文雄周五(13日)將與拜登會面,外媒指雙方將討論管制對中國出口芯片,並討論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尖端技術領導的合作。

中國外交部曾表示,美日開展雙邊軍事合作,應確保不損害第三方利益,不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美方發布的「印太戰略」聲稱要推進地區自由開放,實際上卻通過構建封閉排他的小圈,破壞地區和平穩定,挑動地區國家間的對立。而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用甚麼方式解決,任何國家無權干涉。

彭博:中國今年擬擴大財赤 創紀錄發行3.8萬億專項債

彭博社引述消息指,中央正討論擴大今年地方專項債配額至創紀錄的3.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考慮將財政赤字目標定在3%左右,高於去年的2.8%。

報道指,北京決定為擺脫3年疫情限制、房地產市場危機的經濟體提供更多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特別債券是基礎設施的主要資金來源,經濟學家預計這將有助於推動今年接近5%或更高的經濟增長。地方政府亦正承受巨大財政壓力,土地銷售收入大降、向企業提供稅收減免,以及要增加防疫方面的開支。

財政部未回應彭博社的置評請求。

財政部部長劉昆近日表示,將指導地方做好專項債券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進一步提高項目儲備質量,優先支持成熟度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加強項目實施進度跟踪,對專項債資金下達項目單位後一年仍未實際支出的,調整用於其他項目或者收回,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中國菲律賓聯合聲明全文 重啟油氣磋商 和平解決一切爭端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斯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菲簽署14份合作文件,並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切同意進一步加強中菲全面戰略合作關係,重申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並盡早重啟海上油氣開發磋商等。小馬可斯承諾在先父、已故總統馬可斯基礎上再接再厲,推動中菲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並邀請習近平再次訪問菲律賓。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菲律賓共和國聯合聲明》全文(官方譯小馬可斯為馬科斯):

一、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菲律賓共和國總統費迪南德•羅慕爾德茲•馬科斯於2023年1月3日至5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新年伊始之際,此次訪問展示了馬科斯總統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真摯友好情誼,以及對中菲關係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二、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馬科斯總統舉行友好而富有成果的會談。雙方回顧中菲關係發展歷程,一致認為兩國高層交往深厚,經濟人文聯繫密切深入。在2022年11月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會晤基礎上,兩國元首此次會晤又進一步達成重要共識。

訪問期問,馬科斯總統還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舉行會見。

三、菲律賓祝賀中國共產黨勝利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致力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方祝願菲律賓在馬科斯總統領導下實現國家更好發展。兩國元首同意在各自國家發展進程中相互給予更強有力支持,共同推進現代化建設,為兩國人民創造更多福祉。

四、馬科斯總統表示,他的父親、已故總統馬科斯為中菲關係的建立和發展發揮了關鍵作用,承諾將在其先父奠定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推動中菲關係提升至更高水平。

五、兩國元首強調保持雙邊關係良好發展勢頭至關重要,一致同意在新形勢下進一步加強中菲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做互幫互助的好鄰居、相知相近的好親戚、互利共贏的好夥伴,推動雙邊關係再上新台階。

六、兩國元首重申1975年中菲建交聯合公報等文件精神,包括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相互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等。菲律賓重申恪守一個中國政策。

七、雙方承諾深化農業、基建、能源和人文四大重點領域合作,並在國防、安全、科技、貿易和投資等領域拓展更多合作途徑。

八、菲律賓感謝中方提供多種形式的金融支持,資助菲實施相關經濟和技術項目,支持菲社會經濟發展。

九、雙方同意進一步發展雙邊貿易,爭取恢復並超越疫情前雙邊貿易額。雙方強調促進貿易平衡的重要性,將為菲方出口產品擴大市場准入。雙方歡迎深圳證券交易所同菲律賓證券交易所新簽合作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深化兩國資本市場合作。雙方歡迎簽署一系列商業領域合作協議,為兩國經濟增長和發展提供助力。雙方將繼續在雙邊和地區層面促進可持續和包容性貿易,加強在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領域的合作。

十、雙方同意加強農業合作,簽署多份農業合作文件,包括中菲農漁業合作行動計劃(2023-2025)、中菲農業技術中心第三期技術合作項目交接證書和菲律賓鮮食榴槤輸華檢疫議定書。菲律賓感謝中國政府提供急需農用物資。

十一、雙方高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願持續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多建好建」規劃對接,高質量推進基建項目合作,促進經濟增長。雙方續簽「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帕西格河橋梁項目框架協議和中方援菲基建項目交接證書,並就支持菲律賓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貸款協議交換意見。雙方將進一步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合作,打造達沃—薩馬爾大橋等重點工程,在商定的地點探討開展經貿創新發展合作,共同維護產供鏈穩定。

十二、在油氣合作領域,雙方同意牢記2018年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油氣開發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精神,在已有成果基礎上,盡早重啟海上油氣開發磋商,造福兩國及兩國人民。雙方將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核能發電等領域探討合作。

十三、兩國元首就南海局勢深入坦誠交換意見,強調南海爭議不是雙邊關係的全部,同意妥善管控分歧。雙方重申維護及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南海航行和飛越自由的重要性,同意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及《聯合國憲章》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礎上,以和平方式處理爭議。

十四、兩國元首一致認為建立信任措施有助於增進互信,肯定中菲外交磋商和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的重要作用。雙方決定建立中國外交部邊海司與菲律賓外交部海洋司直接溝通機制。

十五、雙方認識到兩國海警開展務實合作的重要作用,重視並同意盡早召開中菲海警海上合作聯合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適時舉行年度防務安全對話。

十六、雙方同意進一步擴大環境保護、海洋經濟等領域涉海務實合作,加強海洋垃圾、微塑料治理等領域合作,致力於在兩國沿海城市間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十七、雙方重申持續加強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以推動兩國青年和專業人士增進了解、深化共識。雙方同意探討商簽合作開展菲律賓中小學中文教育項目的諒解備忘錄、加強農業技術教育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高等教育合作備忘錄等協議。雙方同意就教育政策制定與監管加強溝通合作,確保高質量推進各自高等教育體系建設。

十八、雙方認識到人文交流對增進雙方相互了解的重要作用,歡迎簽署中菲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執行計劃,承諾將致力於推動遊客人數和兩國各城市特別是首都之間直航航班恢復至疫前水平。雙方同意進一步加強地方間合作,推進兩國友好省市間務實合作和友好交流。

十九、雙方強調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並就中國東盟科技創新合作優先領域交換意見。雙方同意探討開展氣象合作、航天測控合作等領域合作。雙方願積極考慮建立火箭發射信息通報機制,在火箭殘骸回收返還方面開展合作。

二十、雙方積極評價抗擊新冠疫情合作,特別是在疫苗採購方面的合作,同意進一步加強疫苗研發生產等公共衛生領域合作。雙方支持建設東盟公共衛生應急和新發疾病中心。

二十一、兩國元首歡迎在中國東盟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框架下加強中國東盟合作,落實好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紀念峰會共識。菲律賓重視中國提出在本地區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雙方期待在此框架下拓展區域合作,聚焦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新型工業化、數字化、低碳化和農業現代化五大願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互聯互通。

二十二、兩國元首強調《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對於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意義,憶及2022年11月11日在柬埔寨金邊通過的《紀念<宣言>簽署二十周年聯合聲明》,承諾繼續全面有效完整落實《宣言》,推動按照相互商定的時間進度,早日達成有效、富有實質內容、符合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國際法的「南海行為準則」。

二十三、雙方重申支持東盟在不斷演進的亞太地區架構中保持中心地位,支持東盟一體化和共同體建設。

二十四、雙方將繼續加強在聯合國等多邊平台的合作,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雙方同意繼續就人權事務保持密切溝通和磋商。

二十五、中國歡迎菲律賓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雙方將在雙邊和區域層面圍繞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加強合作,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雙方一致同意就全球安全倡議加強溝通磋商、探討互利合作。

二十六、雙方將踐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加強多邊主義,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貢獻。

二十七、雙方重申將以2025年中菲建交50周年為契機,致力於打造更加緊密的政治、經濟、科技和人文關係。

二十八、馬科斯總統對習近平主席以及中國政府和人民給予的熱情友好接待深表感謝,並邀請習近平主席在雙方方便的時候再次訪問菲律賓。

附件:

雙方簽署合作文件清單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和菲律賓共和國外交部關於建立涉海溝通機制的安排》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與菲律賓共和國信息和通訊技術部數字和信息通信技術合作諒解備忘錄》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與菲律賓共和國農業部農漁業合作聯合行動計劃(2023-2025)》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和菲律賓共和國貿易與工業部關於電子商務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援菲律賓農業技術中心第三期技術合作項目交接證書》

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援菲律賓馬尼拉橋梁項目交接證書》

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和菲律賓共和國旅遊部旅遊合作諒解備忘錄執行計劃(2023-2028)》

九、《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與菲律賓共和國農業部關於菲律賓鮮食榴蓮輸華植物檢疫要求的議定書》

十、《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菲律賓共和國海關局關於「經認證的經營者」制度互認的安排》

十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十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和菲律賓共和國國家經濟發展署關於中菲發展合作規劃(2023-2025)的諒解備忘錄》

十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菲律賓共和國政府關於中國向菲律賓提供優惠貸款的框架協議》

十四、《中國進出口銀行與菲律賓財政部關於菲律賓帕西格河橋梁項目貸款協議(共4份)》

中國三大電池製造商佔逾一半市場 韓國企業份額跌至23%

根據一項最新數據,中資電池製造商在全球市場份額上升,三大龍頭企業在去年首11個月市場佔額躍升至超過五成,單計A股上市的寧德時代便佔37%。

內地傳媒引述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最新發表數據顯示,寧德時代、比亞迪(1211)和中創新航(3931)在2022年首11個月共佔全球市場份額的54.7%,高於一年前的43.7%,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由32.2%躍升至37.1%。

研究指出,中國電動車電池製造商領先全球,主因強勁的本地需求及中國當局的政策支持。韓國三大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同期的市場份額為23.1%,按年跌7.4個百分點。

中創新航半日微升0.5%,報20.1元,比亞迪跌1.1%報199.3元。

消息:中國正探討恢復澳洲煤炭進口

中國持續逾兩年的澳洲煤炭進口禁令現曙光,《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周二(1月3日)與部分電力和鋼鐵企業開會,討論了恢復澳洲煤炭進口一事,計劃將首先容允許寶武、大唐、華能和國能等四家企業自澳洲進口煤炭,禁令最快可能於4月1日撤銷。

中國過去一直是澳洲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對澳洲的礦產出口至關重要。不過兩國關係在過去數年因間諜滲透、禁用華為等不少事件持續惡化,而疫情源頭調查一事更促使中國在2020年末非公開禁止進口澳洲煤炭。報道稱,此次中國可望撤銷禁令,也印證了雙方關係的回暖。

本港上市大唐發電(991)及華能發電(902)午後倒升,分別上升1.5%及2.2%至1個月及3個月高位;在澳洲擁有煤礦資產的兗煤澳洲(3668)亦升2.3%,兗礦能源(1172)則跌幅擴大至1個月低位,最新報3.78元,跌幅3.8%。

澳大利亞S&P/ASX200指數在昨日觸及超2個月低點後,今日反彈1.63%,報7,059.2點。澳大利亞第四大煤Whitehaven Coal升超過3%。澳洲三大鐵礦商升幅介乎1.5%至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