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號」中歐班列提速 發運貨量大增60%

臨近新年,粵港澳大灣區的家電、電子產品、工藝品等日常用品在歐洲備受歡迎。對此,「灣區號」中歐班列再提速,海關推行「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構建業務快速協調機制。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灣區號」中歐班列發運貨物同比大增76.8%。

滿載50個標準集裝箱的「灣區號」中歐班列近日從平湖南站駛出,經滿洲里口岸去往俄羅斯。據悉,該趟班列運載的商品主要為網卡、電腦散熱器、監控攝像頭、多功能激光打印機等日用品,將在今年底前送達歐洲客戶。

搭載中歐班列貨物的一家出口企業負責人表示,臨近新年,遠銷歐洲的貨物更需時效性,而中歐班列是目前來說保證貨物按時到達最有效的途徑。據悉,「灣區號」中歐班列具有運輸接觸少、時效穩定、通關快速等優勢,已成為了穩定物流供應鏈、保障中歐貿易往來的重要渠道,在拓寬大灣區外貿企業進出口業務、促進對外經貿合作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據最新統計,今年前11月,「灣區號」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81列、發運貨物超13萬噸、貨值近37億元人民幣,分別同比增長近62%、77%、28%。

中歐班列發車量增1.5倍 打通粵歐貿易通道

近日,隨着一聲汽笛鳴響,在廣州海關所屬廣州車站海關關員的現場監管下,滿載空調、洗衣機、微波爐、電子產品等「大灣區製造」貨物的X8186次班列從廣州國際港站駛出,這是廣州海關今年監管開行的第311趟中歐班列。統計顯示,今年前11月,廣州海關監管進出口中歐班列數達302列,同比增長1.5倍,也是自2016年8月首開中歐班列以來年度監管班列數首次突破300列。

「今年廣州中歐班列貨源持續增加。出口方面,主要以電子產品、家用電器、服裝鞋靴、LED燈具等為主,來自廣深科技創新走廊沿線企業的高精尖電子產品佔比進一步提高,中歐班列溢出效應逐漸凸顯。進口方面,石化原料高密度聚乙烯、針葉木漿等優質原材料不斷通過班列供應本地製造業。」廣州車站海關監管科科長謝婉琳介紹,今年以來,廣州中歐班列迅猛發展,開行頻次最高可達單日4列,廣州海關上半年監管進出口中歐班列數就已超2021年全年發運總數。

記者了解到,今年廣州國際港站和南沙港南站正式運營後,加上原有的廣州大朗站,廣州海關關區已形成3個中歐班列站點的布局。今年以來陸續新增「廣州大朗/大田——二連浩特——蒙古烏蘭巴托」「廣州大朗/大田——雲南磨憨——老撾萬象南」「廣州南沙港——霍爾果斯/阿拉山口——阿拉木圖」「廣州南沙港——霍爾果斯/阿拉山口——莫斯科」等四條出口線路,和「穗蒙俄」「穗新哈」等兩條進口線路。目前,廣州海關監管的中歐班列線路已達到「11出4進」15條常規固定線路,直通西歐、東歐、西亞、中亞、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個城市。

今年11月,廣州中歐班列開行「華為專列」,出口路由器、LTE移動基站等3G、4G設備用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用通訊設施工程,支持沿線國家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讓沿線國家民眾生活更便利。今年以來,廣州中歐班列還陸續開通了長虹「液晶電視專列」、美的「微波爐專列」、大運「摩托車專列」、長城「汽車專列」等出口專列和糧食進口回程專列。

據統計,今年1-11月,廣州海關共監管開行進出口班列302列、發運標箱26894個、貨重15.97萬噸、貨值68.92億元人民幣,同比分別增長153.78%、126.61%、157.45%、93.89%,共為2000餘家外貿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國際物流通道,服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