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通關前夕 天水圍居屋買家突撻訂 料損失約13萬訂金

中港即將通關,市場憧憬樓價有望止跌回升之際,有居屋買家卻突撻訂離場,料損失約12.6萬元訂金。據消息指出,天水圍居屋天富苑F座榮富閣中層2室,實用面積650平方呎,可作3房間隔,原於本月11日以未補地價420萬元售出,呎價僅6,462元。

不過,代理指,上述買家日前已撻訂離場,按一般臨約支付樓價3%訂金計算,料損失約12.6萬元。

據了解,上址業主已重新以未補地價438萬元放售單位,叫價對比撻訂前的放盤價450萬元,低12萬元或2.7%。

中港通關 樓市有望一洗頹風

疫情及加息夾擊下,本港樓市氣氛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轉差,官方樓價於今年首11個月累跌13.84%,蝕讓個案亦增加,但隨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中港兩地通觀在望,失業率下跌等利好因素浮現,相信樓價可望在明年首季末起逐步回升,迎來生機。

根據差估署公布的數字,今年11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39.4點,較10月的351.1點持續下跌3.33%,連跌6個月,並創自2008年12月以來的168個月、14年來最大單月跌幅。若與去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更累跌14.75%。至於今年首11個月樓價累積下跌13.84%。

事實上,近期樓市蝕讓個案急增,主要代理行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港1,525宗已知上手購入價的二手私宅買賣登記中,帳面獲利個案錄得共1,252宗,佔比82.1%,較10月數字再下跌5.5個百分點,除了已經連跌7個月,亦創下2009年8月以來的160個月(即逾13年)新低紀錄。而11月蝕讓賣樓的個案高達257宗,為過去12年多(147個月)以來,首次按月衝破200宗蝕讓個案水平。

從上述數字可見,今年至今樓價大幅下挫。值得留意的是,前述數字尚未反映12月市況,而適逢聖誕傳統樓市淡季,發展商一般會減慢新盤銷售步伐,令新盤銷售在該月將在低位徘徊,而二手表現暫亦未見好轉,預計12月官方樓價指數將繼續尋底,全年樓價跌幅或下試一成半水平。

不過,本港經濟已有逐步復甦的跡象,最新失業率已經連續下跌至9月至11月的3.7%,屬近3年以來最低,意味基層以致一眾供樓人士的財政狀況趨向穩定。同時,政府亦強調要「搶人才」,預測此將可帶動本地住宅需求及租金。

更重要的是,內地近日已經宣布明年1月8日起大幅放寬檢疫限制,估計距離香港與內地實現通關的日子不遠,再不是「只聞樓梯響」。而政府早前已經透露,兩地有望在1月中前落實通關。若然此事屬實,相信內地客的購買力可望釋放,帶動本地住宅交投,及零售業的租金,從而刺激本地樓市交投。上述的利好因素相信可為樓市提供良好的基礎,及上升動力,故初步預計樓價最快可在明年首季末漸漸回氣,逐步重拾升軌。

李家超:明年與內地有可能實現通關 高鐵據報1月初恢復服務

市場盛傳中港最快可於明年1月上旬實施中港通關,行政長官李家超昨(15日)晚分別在個人社交媒體Facebook和微博發文指,明年與內地有可能實現通關,但在正式通關前,政府希望透過增加入境深圳的「健康驛站」配額和早前調整跨境貨車「點對點」運輸模式等安排,按部就班地恢復兩地往來。

本地傳媒今日再引消息指,香港與內地預計將於下月全面通關,數千名海關、入境處及警察等將被派往陸路檢查站,以應對激增的交通流量。另外,停駛近3年的廣深港高鐵,據報最快下月初恢復來往廣東服務,相關部門正測試各入境口岸的所有通關系統,預計需要數周時間做準備。

李家超:增加「健康驛站」每日名額至2500個
李家超表示,早前他已在官方會議中向深圳市政府表達希望增加「健康驛站」名額的要求,而有關名額繼上周增加1,000個後,昨天已再增加500個至每日2,500個。

另外除了「健康驛站」,為照顧部分急需返回内地的人士,深圳市政府早前特別增設人文關懷通關名額,當中包括70歲或以上長者、在港無監護人的14歲或以下兒童、孕婦及其陪護人員等八類特殊人士。

他十分歡迎及感謝廣東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安排,期待兩地繼續增加經濟活動和人文交流,逐步邁向通關。

三大先兆顯現 復常通關有盼

隨着內地防疫「新十條」出爐,疫情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香港與內地何時恢復正常通關備受關注。困守香港三年,無數市民的新年願望就是北上與家人團圓過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明白市民關於盡早恢復正常通關的訴求,香港明年與內地通關有現實可能性;特區政府已和深圳以及廣東方面就兩地往來溝通,有很多空間可以商討。近日,深圳口岸亮燈,往港高鐵聖誕測試運行,跨境貨物運輸恢復直接「點對點」提貨或交貨……種種徵兆預示兩地恢復正常通關新曙光。

有在深圳生活的港人驚喜地發現,福田口岸最近時常在晚上亮燈。有3年未回家的港人表示,近日多方資訊讓他再次對深港通關充滿期待,希望像內地疫情管控一樣,逐步放開兩地通關,他最終可以恢復正常深港雙城生活。

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晚7點半在福田口岸採訪時看到,福田口岸前往香港方向的二樓和三樓燈火通明。記者採訪口岸保安和地鐵安保人員等均表示,目前口岸在做外牆和室內清潔,以及燈光測試、設備調試,籌備迎接兩地重新恢復通關。

內外清潔 設備調試

福田口岸地鐵站一保安表示,看到福田口岸地鐵有關工作人員在口岸做籌備工作。一位在福田口岸從事保潔的李先生表示,現在內地疫情放開管控,口岸裏面在打掃衞生和做一些設備整理,為通關做好準備。他說,福田口岸最近經常在晚上7點多開始亮燈,時間持續到近9點多。

記者在福田口岸對面一天橋上看到,該口岸前往香港的二樓和三樓均已亮燈,「中國海關」四個字十分清晰,還可以看到三樓自助查驗通道六個字。

關口店舖盼盡快復常

記者來到福田口岸對面一些商舖。美聯一售樓員蘇先生表示,最近經常看到口岸外觀在搞衞生。順豐店一工作人員稱,口岸重開無疑會對附近商家有非常大的利好。在臨街舖位中,也有一間店舖正準備開業。記者看到,東亞銀行網點的招牌則在紅布下面亮燈,預計也是為通關後服務港人做準備,如買樓按揭貸款和公司貸款等。

在口岸從事外幣兌換業務的王先生說,他近日從國外經香港回到深圳,為重開業務做準備。他坦言近三年來因為疫情店舖一直在虧損,卻沒有一分錢的收入,期待通關後可以重新開業。

有接近口岸方面人士表示,近日,有關部門的確在對福田口岸測試燈光,口岸也一直在為通關做準備,疫情期間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開燈消殺。也有分析人士指,近期通關需要考慮綜合因素。內地疫情逐步放開後,正經歷嚴峻考驗,兩地政府需要專門就通關展開會議磋商。而且,從開放通關的條件來看,東西兩翼(指羅湖口岸、機場口岸)條件更為成熟,率先開放更為可行。

深圳港人盼正常往返:祖父從未見過2歲孫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在深圳從事文化創意業的資深專業人士Raymond昨日對香港文匯報表示,「望穿秋水足足3年,當然希望兩地盡快恢復正常通關。我的父親快90歲了,他在香港,我和他已經3年沒見過。」他說,女兒剛剛兩歲,不敢冒險帶孩子恐隔離增加感染風險,種種原因確實沒辦法回香港。

他提出兩點「希望」:作為土生土長香港人,還沒有這麼久沒有回過香港,他的老父親還沒見過孫女一面,希望早日祖孫三代團圓;作為在深圳工作的港人,希望能盡快恢復正常的深港雙城生活。

「長期不見 關係疏離」

從事國際航空貨運的東捷運通集團董事長黃鵬表示,疫情之下很多業務無法親往香港處理,因此失去了很多機會,帶來諸多不便。他與香港親友亦是長期無法見面,關係有些疏離。所以早日恢復正常通關是他的最大期盼,而且業務成本也會隨着復常通關而降低,物流行業均看好復常通關帶來的機遇與發展。

據報中港可於1月上旬通關、1月9日為其中一個「吉日」 僅需3天家居監察

內地逐步放寬對防疫限制,市場關注中港何時通關及取消使用「安心出行」程式。據本地媒體《香港01》報道,中港最快可於明年1月上旬實施中港通關,當中已選定的其中一個「吉日」為1月9日,屆時預期會採用「0+3」模式,即入境者只需3天家居監察。

不過,中港通關最終日子定在何時,仍要視乎中港疫情發展。

「0+3」入境措施+中港有望通關 利好港甲廈市場

甲廈租務市場尚未完全復甦,而在租金大幅調低下,吸引機構作出升級決定,故新式大廈,特別全新落成項目,叫租上有所調整,能夠在租務市場上取得優勢。

  • 甲廈租務繼續調整
  • 累積逾千萬平方呎樓面待租
  • 中區商廈搬至同區超甲廈,最優質甲廈優勢大

由於不少新商廈落成,推高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上升,仲量聯行資料顯示,本港甲廈空置率,由9月底的10.5%升至10月底的11%。10月份整體商廈的平均呎租為55.9元,按月下跌0.6%。

疫情衝擊甲廈租務,而隨着本港早前推出「0+3」入境措施,再加上憧憬日後中港通關,租務活動可望改善。不過,本港甲廈面對高空置率,市場上累積逾千萬平方呎樓面待租,而今明兩年為甲廈供應高峰期,要消化樓面並不容易,故相信商業氣氛明年有望改善,空置率亦有望紓緩,但租金要反彈較難。

甲廈租務上,現時可算是租客主導市場,因市場空置樓面多,業主為增加競爭力,願意降低叫租,租客選擇甚多。在租金上,因普遍優質甲廈租金,已較高峰期下跌近3成,故機構的租金成本不變,可以選擇提升級數,搬至優質甲廈,例如從中區商廈,搬至同區超甲廈,故最優質甲廈,優勢上較大。

此外,全新落成的甲廈項目,同樣具優勢,因項目設備屬最高規格,而業主因應市況,已作明顯降價,故近月不少大型租務個案,來自機構搬遷至新甲廈。事實上,現時大型企業看重ESG元素,而新甲廈多在建築上、環保理念上等符合要求,對租客更有吸引力,故相信新甲廈租務個案持續向好。

傳中港農曆新年前通關 港人或被允許免隔離前往內地

內地放寬防疫政策後,社會近日對入境人士會否進一步縮短隔離日數有多個猜測,惟官方一直未有回應。但有報道指,中港兩地或可於農曆新年通關。

報道指,兩名內地官方的消息人士表示,農曆新年前「很有可能」啟動大規模免隔離旅行試點計劃。目前,這項試點計劃正在考慮之中,若獲得批准,本港居民可能會被允許免隔離前往內地。

有北京官員亦指許多港人過去幾年未能與在內地的家人團聚,希望今年能有所不同。談及通關配額時,他表示通關配額或會遠高於兩地去年達成的2000至3000人目標。

但該名官員坦言全面重新開放仍要取決於中央政府是否對內地醫院能夠應對大量輸入個案有信心,他指中央需要謹慎對待重啟,因為這可能導致廣東和其他鄰近省份的感染個案飆升,對當地醫療系統帶來壓力。

余偉文:中港就通關作密集討論 冀中國迅速重開

本港銀行結餘跌破千億港元,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接受路透社訪問指,並無脫鉤打算。金管局如各國中央銀行般,已作風險評估及準備的「最壞打算」;在平日對銀行作壓力測試同時,金管局對自己亦作壓力測試,強調香港具連接世界及內地的「獨特」角色,只屬於香港。

余偉文指出,如上周金融峰會指出,內地監管當局已明確表明重視香港為內地的跳板,一直致力支援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有內地人行高管指出,環球高管均願見港府放寬防疫政策,關乎內地通關,以致金融中心恢復與內地互通;余偉文認為港府已於內地當局就通關作密集討論,個人亦希望中國「迅速」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