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將在周一宣布,大幅增加英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希望打造英製自家生成式AI工具,並期望未來10年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增長(約4.4萬億港元)。
施紀賢將宣布,計劃在2030年前將公眾持有的AI算力提高20倍,並擴大AI的應用範疇,如偵測馬路凹洞及用於教學等。施紀賢曾表明,希望英國未來能成為全球AI的領袖。
英國將尋求擴大全英數據中心的能力,希望吸引依賴高電腦運算表現運行及訓練的強大AI模型發展商。為滿足目標及刺激AI行業增長,英國政府將開放存取AI研究資源計劃。
不過,此舉被指可能有爭議,因為允許研究及創新人員訓練AI模型的數據包括匿名的國民保健服務(NHS)數據。政府指將設立強大私隱權限保護措施,相關數據將永不會被私人公司持有。
英國政府相信,AI有助解決當地經濟增長乏力問題,按預測未來10年可以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的增長。
同時,英國計劃利用AI增長配合新成立的「國家數據圖書館」(National Data Library),連接各官方機構,增加英國創建「主權」AI模型的可能。英國希望打造自家生成式AI工具,能力希望媲美OpenAI的ChatGPT。
微軟(Microsoft)﹑AI新創公司Anthropic及OpenAI等科企樂見英國加大AI投資,施紀賢將稱AI行業需要政府支持。監管機構被指獲知會需積極支持AI創新,與大眾認為監管部門原有職責相違背。
關注AI對社會﹑就業及環境影響的專家呼籲政府謹慎,英國政府最新報告則指出,大眾對AI關聯最高的3個詞語分別為「機械人」(robot)﹑「可怕」(scary)及「擔憂」(worried)。
另外,施紀賢亦打算增加投資微型核反應堆,希望滿足極需大量電力供應的AI行業需求。他亦下令內閣所有官員,需把AI應用列為最優先事項,強調AI將驅動英國轉變,將改變工人階層生活。
美國史丹福大學最新排名指出,美國在AI領域稍為領先中國,英國以明顯差距落後於中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