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增投資期創自家OpenAI 望帶來逾4.4萬億經濟增長

英國首相施紀賢(Keir Starmer)將在周一宣布,大幅增加英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希望打造英製自家生成式AI工具,並期望未來10年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增長(約4.4萬億港元)。

施紀賢將宣布,計劃在2030年前將公眾持有的AI算力提高20倍,並擴大AI的應用範疇,如偵測馬路凹洞及用於教學等。施紀賢曾表明,希望英國未來能成為全球AI的領袖。

英國將尋求擴大全英數據中心的能力,希望吸引依賴高電腦運算表現運行及訓練的強大AI模型發展商。為滿足目標及刺激AI行業增長,英國政府將開放存取AI研究資源計劃。

不過,此舉被指可能有爭議,因為允許研究及創新人員訓練AI模型的數據包括匿名的國民保健服務(NHS)數據。政府指將設立強大私隱權限保護措施,相關數據將永不會被私人公司持有。

英國政府相信,AI有助解決當地經濟增長乏力問題,按預測未來10年可以為英國經濟帶來4,700億英鎊的增長。

同時,英國計劃利用AI增長配合新成立的「國家數據圖書館」(National Data Library),連接各官方機構,增加英國創建「主權」AI模型的可能。英國希望打造自家生成式AI工具,能力希望媲美OpenAI的ChatGPT。

微軟(Microsoft)﹑AI新創公司Anthropic及OpenAI等科企樂見英國加大AI投資,施紀賢將稱AI行業需要政府支持。監管機構被指獲知會需積極支持AI創新,與大眾認為監管部門原有職責相違背。

關注AI對社會﹑就業及環境影響的專家呼籲政府謹慎,英國政府最新報告則指出,大眾對AI關聯最高的3個詞語分別為「機械人」(robot)﹑「可怕」(scary)及「擔憂」(worried)。

另外,施紀賢亦打算增加投資微型核反應堆,希望滿足極需大量電力供應的AI行業需求。他亦下令內閣所有官員,需把AI應用列為最優先事項,強調AI將驅動英國轉變,將改變工人階層生活。

美國史丹福大學最新排名指出,美國在AI領域稍為領先中國,英國以明顯差距落後於中美。

拜登據報進一步收緊限制英偉達等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 最快周五公布三級制貿易方案

  • 拜登計劃在卸任前進一步收緊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 旨在將AI研發集中於美國盟友
  • 收緊AI芯片出口的限制會擴大至世界大部分地區

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卸任前進一步收緊出口人工智能(AI)芯片的限制,並英偉達Nvidia(美:NVDA)等AI芯片實施新一輪出口限制,以防止先進技術落入中國及俄羅斯手中,預期新規定最快星期五公布,並對芯片貿易實三級限制。

收緊AI芯片出口的限制會擴大至世界大部分地區
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政府希望在國家及公司層面,限制數據中心所採用的AI芯片的銷售,旨在將AI研發集中於美國盟友,並讓全球各地企業採納美國標準。

報道指,收緊AI芯片出口的限制會擴大至世界大部分地區,冀在需求飇升的環境下,控制AI技術的傳播,故會以三級制來限制芯片貿易。

英偉達反對 限制芯片出口將威脅美國經濟成長
三級制中,頂層的少數美國盟友可繼續基本上不受限制地獲取美國芯片,但中層的大部分國家將面臨出口限制,至於底層國家的企業若同意遵守美國政府的安全及人權要求,則可以繞過國家的限額,獲取芯片。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不予置評。

英偉達發表聲明反對拜登政府的計劃,因限制對全球大多數國家出口芯片將是政策重大轉變,不僅不會降低濫用風險,反而會威脅到美國的經濟成長和領導地位。

人工智能崛起 金融業的網絡安全有新挑戰

銀行和金融業陸續應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以提升生產效率,但同時也增加詐騙的風險。這促使企業投資於人工智能技術以進行詐騙檢測。

德勤發佈關於金融服務業生成式AI增加深度偽造(Deepfake)欺詐風險的報告,在美國與深度偽造相關的網路攻擊損失預計將從2023年的123億美元飆升至2027年的400億美元。

深度偽造技術是一種偽造手法,利用人工智能創造逼真的圖像和影片。最近,一個 GitHub 上的項目Deep-Live-Cam突然爆紅,它可以用一張照片,就能在直播中即時換臉,而且效果不錯。這顯示深度偽造技術既有趣同時具危險性。

金融詐騙的新威脅

人工智能深度偽造已成為一種越趨複雜的詐騙方法,特別是在身份驗證方面:

  • 繞過面部驗證系統:網絡罪犯利用實時換臉操縱網絡銀行驗證系統,使他們能夠在不被檢測的情況下進行詐騙活動。
  • 在通話和影片中冒充他人:騙徒使用個人圖像,在視像通話中令人信服地冒充他人,導致受害者被騙而轉移資金。

檢測技術的進步

近年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造假激增,嚴重威脅業務安全。隨著詐騙工具威脅的增長,各種檢測方法相繼出現。早期的檢測技術集中於單一模態,例如驗證圖像或音頻的真實性。雖然這些單模態方法能快速完成檢測,但在不同媒體類型之間缺乏有效的泛化能力。

為了解決這些限制,金融科技解決方案供應商開發出多模態鑒偽方法。然而,現有的多模態技術往往在小數據集上進行訓練,並忽略身份信息,限制了其泛化能力。為了增強檢測模型的穩健性,本公司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參照輔助的多模態鑒偽方法(Reference-assisted Multimodal Forgery Detection Network, R-MFDN),並在ACM Multimedia 2024會議上獲得認可。

核心技術見解

多模態鑒偽中的R-MFDN方法創新性地利用豐富的身份信息,通過探索跨模態不一致性來檢測防偽。R-MFDN方法由三個模塊組成:多模態特徵提取、特徵信息融合和偽造辨識。視頻幀編碼組件使用圖像特徵提取器Resnet以及時序特徵提取器Vision Transformer進行圖像級特徵以及時序級特徵的提取,而音頻編碼組件則使用音頻頻譜變壓器,融合模塊使用自注意力機制以及交叉注意力機制逐步對多模態特徵進行融合,鑒偽模塊基於融合後的多模態特徵進行資料真偽判斷及偽造方法類別判斷。

基於R-MFDN技術研發的多模態智能鑒偽大模型,通過對偽造影片的視頻幀、音訊、話文本分別進行特徵提取,並運用基於身份的對比學習和跨模態對比學習進行訓練,提取出對身份和模態間不一致的敏感特徵來鑒別真偽。該模型可廣泛應用在金融身份認證、視訊會議核身認證、網絡視像電話防欺詐等場景。目前,雙模態篡改檢出率已達到99.9%以上,單模態篡改檢出率達到96%以上。

隨著深度偽造技術的不斷演進,騙徒所使用的詐騙方法也在不斷變化。金融行業必須保持警覺,並採取先進的檢測策略以減低風險。在這個新環境中,研究人員、行業專業人士和監管機構之間的合作對於促進更安全的數碼環境至關重要。

人工智能初企xAI完成C輪60億美元、估值升至400億美元 投資者名單曝光

  • xAI完成C輪60億美元融資
  • 投資者包括歐美機構及中東資金
  • xAI估值據報升至400億美元

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人工智能初企xAI時隔半年,再完成新一輪融資。xAI宣布,已完成C輪60億美元(約468億港元)融資,集資所得將用於加強AI產品及基礎設施。有外電估算,xAI融資後估值升至400億美元。

xAI今次的投資者背景強勁,包括歐美機構如a16z、貝萊德、富達、紅杉資本、大摩(美:BLK),以及中東資金如阿曼投資局(OIA)、卡塔爾投資局(QIA),以及有「中東股神」之稱的沙特親王Alwaleed Bin Talal旗下的控股公司Kingdom Holdings。

當中,Kingdom Holdings、Vy Capital及Valor Equity Partners更在5月已參投xAI的B輪融資。

另外,戰略投資者英偉達(美:NVDA)及超微半導體(美:AMD)亦有參與融資,承諾會繼續支持xAI迅速擴展基礎設施。

xAI說,目前正在訓練AI模型Grok 3,現階段聚焦創新型的個人和企業產品,這些產品將充分利用Grok、Colossus和X的強大能力,徹底改變生活、工作和娛樂方式。Grok 3原定於2024年底發布,但目前尚未推出。

Nvidia推生成式AI超級電腦 不到2,000港元即可入手?

輝達(Nvidia)又再擴大人工智能(AI)領域的佈局。該企最新宣布,推出一部超小型、只需要249美元(約1,934港元)的生成式AI超級電腦開發者套件「Jetson Orin Nano Super 」。Nvidia 行政總裁黃仁勳亦特別錄製了一段趣味影片,將該開發者套件從焗爐拿出來。

Nvidia表示,Jetson Orin Nano Super透過軟件升級實現更高性能和更低價格,以249美元即可入手,適合商業AI開發者、AI愛好者和學生。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但與上一代產品相比,此代產品的生成式AI推理性能依然提升了1.7倍,性能提高70%,每秒可執行高達67兆次的INT8 運算 (67 INT8 TOPS),記憶體頻寬也提升了50%,達到了102GB/s。

黃仁勳在錄製的影片也中提到,無論是創建基於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的大型語言模型聊天機械人、構建視覺AI代理、還是部署基於AI的機械人,Jetson Orin Nano Super都是理想的選擇。

最值得一提的是,今次黃仁勳在錄製的影片中,就像2021年從焗爐拿出超大繪圖卡Hopper H100 系統一樣,這次則是從焗爐拿出新鮮出爐的超級電腦,展現Nvidia對此產品的重視。

美國將36中企列黑名單 近2/3從事芯片業

美國商務部周四(15日)宣布將36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近2/3從事芯片行業,包括長江存儲、寒武紀等。駐美使館批美方公然進行經濟脅迫。

商務部轄下工業和安全局(BIS)指,中國致力取得美國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以進行軍事現代化和侵犯人權等行為,最新行動旨在限制上述作為。其中包括21家芯片企業,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2家企業試圖獲取美國技術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7家企業與解放軍直接關連,涉從事高超音速武器開發設計等。

當局又指,與中國政府合作完成對26家中企的檢查後,將把這些公司剔出「未經核實清單」,包括在本港上市的藥明生物。

中國駐美大使館批評,美國在技術領域,公然進行經濟脅迫和欺凌,削弱中美企業之間的正常商業活動,威脅全球芯片供應鏈的穩定,中方將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世界貿易組織(WTO)則指,已經收到中國就美國的芯片出口限制提出申訴。

中國法院3年內加入AI系統 稱有效提高司法管理水平

人工智能(AI)已滲透生活的不同領域,例如企業會把一部分的工作流程加入AI元素,以協助提升營運效率,這在法律部門亦不例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指令,要求所有法院必在2025年前,必須加入AI系統,推動AI與司法工作的深度整合。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規範和加強人工智能司法應用的意見》,提出AI司法應用需要遵循的5項基本原則,分別為:安全合法原則、公平公正原則、輔助審判原則、透明可信原則,以及公序良俗原則。

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

同時,明確表明AI司法應用的主要應用範圍,包括透過AI為司法工作提供全方位智能輔助支持、減輕法官事務性工作負擔、有效保障廉潔司法、提高司法管理水平,以及創新服務社會治理等。

雖然不少司法程序將由AI協助,但該指令提到,仍將由法官作出最後裁決,而AI主要是用作參考和輔助工具,以提高法官的效率。最高人民法院表示,AI系統將為公眾提供更多的法律服務,並幫助更有效地解決問題。

Adobe Stock更改使用指引 允許創作者採用AI生成藝術品

應否允許人工智能(AI)製作的藝術品在市場銷售,一直惹來不少藝術家爭議。但繼圖片素材平台Shutterstock提供AI製圖服務後,Adobe宣布旗下素材庫Adobe Stock已更改使用指引,允許創作者採用AI生成藝術品於該平台銷售。

Adobe表示,只要創作者的AI圖片符合新標準,就允許他在Adobe Stock平台上進行銷售,這些標準包括:創作者必須對任何AI製作的內容進行標記,並需要獲得任何參考圖像或文字的原創人許可;此外,如果該作品涉及描繪知名人士的成份,則需要該對方授權才可發布。

新指引還警告創作者不可濫用AI,例如不能根據同一參考內容提交多幅圖像。再者,他們也不能使用誤導性的、重覆的或模糊的描述,並且必須將他們的作品作為插圖(而不是圖片)提交的。與普通圖片一樣,Adobe亦承諾當出現知識產權糾紛時會給予賠償。

逾半中電客戶已裝智能電錶 學者︰結合AI節能助降用電高峰

全球受熱浪侵襲,頻現破紀錄高溫,各國積極出招節能。香港亦不例外,隨着智能電錶應用漸趨普及,中電引入人工智能(AI)冷氣遙控技術,推動已接駁智能電錶的家庭,在炎夏用電高峰時段節約用電。有學者預料未來極端天氣加劇,應用創新科技有助提高節能成效。

為幫助市民管理用電,中電分階段為住宅客戶安裝智能電錶,至今已為超過一半客戶安裝逾163萬個智能電錶。中電客戶成功及銷售總監盧志華指,智能電錶客戶可透過流動應用程式,查閱4小時前的每小時用電量,兼可預設用電量及異常用電等提示功能,「客戶對自己的用電模式較以往更瞭如指掌,方便他們在不同時段調整用電習慣。」

今年7月本港天氣酷熱難擋,不少市民靠開冷氣降溫。由於用電需求大增,令夏季的整體用電量不時達至全年的高峰。中電便在7月舉行兩次「慳電任務」,邀請60萬已接駁智能電錶的家庭於晚上指定兩個小時內減少用電。當中有7成參與家庭在短短4小時,成功節省約30萬度電,減逾110噸碳排放量,節能成績理想。

7月熱夜4小時慳30萬度電

盧志華指,希望透過「慳電任務」,長遠推動住宅客戶改變用電習慣,減低社會整體的高峰用電需求及碳排放。「中電住宅客戶超過200萬,佔本地總售電量近3成,若每人能慳一度電,一人一小步就是節能減碳的一大步。」

同時中電率先引入AI冷氣遙控幫客戶輕鬆節能。盧志華稱,AI冷氣遙控定時收集用戶於不同環境下的反應,經分析及演算後,在活動期間為用戶自動調控冷氣,「使用AI冷氣遙控的參與客戶比其他參與客戶多慳電3成。」中電引入AI冷氣遙控的節能成效顯著,更獲美國能源工程師協會頒發亞太區「年度創新能源項目」大獎。

未來恐更熱 專家促推智能管理用電

城市大學能源及環境學院教授梁國熙直言,中電藉AI技術提高節能成效的做法可取,結合智能電錶的功能,在節能和用電管理上有很大發展潛力,「希望將來AI遙控技術可同時調控多部電器,加強用電管理成效,做到慳電智能家居。」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亦指,中電利用不同活動和創新科技作為推動力,有效提高市民的慳電和環保意識,「受全球暖化影響,酷熱天氣將會增多,香港難以獨善其身,市民要採取更積極的行動節能減碳。」

盧志華表示,中電未來會繼續透過不同的能源管理方案及資助計劃(見表),協助客戶節能減碳。

Adobe Photoshop團隊 解構AI執相秘密

人工智能(AI)與機器學習(ML)的能力愈來愈成熟,應用在圖像編輯上,「執相」成果愈來愈難辨真假,而設計師則可省去重覆無數次的動作。Adobe數碼影像副總裁Maria Yap在專訪中分享該軟件的AI發展,團隊致力推出新AI,最新發布的填充與協調等功能,便讓執相工作更加自動化。

以前的圖像設計工序中,「退地」讓設計師叫苦連天,有AI幫助,現時Photoshop或其他圖像軟件,一鍵已可完成頗為精確的退地。相關技術已進步得很快,Yep表示,Photoshop最新的AI功能可總結為「選擇、填充、協調」,即自動精確選取圖像中的指定物件,填補圖像中的空白、以及調整光源等項目,讓不同來源的物件在同一畫面和諧呈現。

她續以填充功能作說明,功能雛型在數年前已出現,早期版本以簡單演算法進行,但隨AI與ML技術發展,運用內容感知已可自動為複雜背景填充。原理是透過分析目標影像的整體畫面,找出重覆出現的物件並分類,再由生成式AI(Generative AI)「創作」應出現的物件以填補空位。當用戶選用這功能,要移走如途人等不需要的物件時,一鍵便可完成填補。她解釋,該功能涉及ML模型,經數年發展才成熟至可正式推出,現在功能能自動填補建築物、風景等複雜元素。

協調(Harmonization)功能刪涉及整合不同的物件,例如設計海報時,設計師常會使用不同來源的素材,在光源的效果上不會統一,放在同一海報上會有違和感。以前設計師要逐一調整,新功能透過ML分析物件的光源,一鍵調整全張海報所有物件的光線方向與強度,非常方便。

作為其中一款最知名的圖像軟件,Photoshop的歷史已超過30年。已在Adobe任職廿多年的Yap表示:

用戶對設計應用的核心需求一直不變:更強、更快、更穩定的運作表現,即使在較低檔的電腦仍可運作。

她續指,Photoshop近年一個方向是多平台整合,近年陸續推出iPad版與網頁版,各平台的介面設計亦經調整,讓用戶能在不同場合都可進行編輯工作。至於新功能,無論Adobe或用戶都期望項目應要準備就緒才推出,但亦有不少AI功能先以Beta版的形式公開,獲得用戶反饋。就如填充功能,如果用戶對效果不滿意,她亦希望用戶提供原圖以讓她們改善A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