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形機械人IRON廣洲實訓 目標2026年量產 家用機械人幾時有?

跟電動車相比,AI人形機械人的研發難度更高。何小鵬指,要達到與自動駕駛L3級別才能量產,而500億元的研發投入只是入場券。

小鵬機器人產品總監施曉鑫在昨日的分享會中解釋,L3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只需中度人工控制,機械人在大量場景中,能布經訓練後獨立運行,但在部份情況下仍需尋人工的監管。他指現時業界大多處於L1及L2階段,只有兩間廠商達L3,而小鵬汽車是其中一間。

事實上,研發人形機械人的投入相當大, 最近就有傳聞指人形機械人獨角獸達闥科技陷財務危機。小鵬人形機械人與其AI汽車,採用「科技同源」的策略發展,其大腦都是做用圖靈AI芯片及天璣AIOS,研究成本效益更高。

人形機械人由大腦的LLM,手腳的關節也是由自行研發。

現時已有人形機械人在小鵬汽車的廣州工廠內「實習」,但施曉鑫強調不是取代人類,目標是未來能負擔起現時工人約50%的工人,但不是要取代任何一個工人。

未來,會繼續拓展服務場景,如在總部做保安、在門市做客服。施曉鑫指出,機械人只要經過培訓,是可以做不同的工作,如在生產線上不同崗位工作,但未能如人類般靈活,如這一刻做保安,下一刻做客服。

現時只有三、四個應用場景,很快可以有10個甚至100個。

被問到人形機械人何時才能由工廠走入尋常百姓家,施曉鑫坦言

不知甚麼時候可真正進入家庭環境工作,但其成長快速。然而,當我們考慮家用機械人時,安全性是非常敏感,因此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如 5 年或 10 年後。

售價方面,他相信在中國可以輕鬆地製造出便宜的產品,皆因中國的工業供應鏈已發展成熟,

產品本身的體積很大,最終情我認為一個可以進入家中的人形機械人的售價,可能比汽車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