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文章稱長期封控易致焦慮 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內地疫情總體呈較快發展態勢,波及面廣,部分地方出現規模性反彈的風險。人民網就當前防控形勢發表文章,指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長期封控容易造成焦慮情緒,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

文章指出,近期群眾反映的問題主要不是針對疫情防控本身,而是集中在防控措施簡單化、層層加碼、「一刀切」、忽視群眾訴求等方面。今後,各地要根據檢測、流調結果做好風險研判,精準判定風險區域。封控管理要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要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及時回應和解決。

孫春蘭昨日國家衛健委座談會 未提及動態清零

文章又指,長期封控不僅影響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還容易造成焦慮情緒,這種情況必須予以糾偏和避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高低風險區劃分標準的培訓,組織做好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對風險人員的判定要以現場流調為依據,不得通過時空伴隨擴大範圍,造成大面積的「誤傷」。

對高風險區既要嚴格管控,做到「足不出戶」,也要全力做好服務保障工作,滿足群眾基本生活和就醫用藥需求。同時,做好封控隔離人員的心理疏導,加大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關心幫助力度,解決好人民群眾實際困難。

人民網刊評論文章:遊戲產業價值機不可失 值得深度挖掘潛在價值

內地去年起收緊網絡遊戲監管,包括發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故市場十分關注內地當局最新取態,官媒《人民日報》旗下人民網刊出評論文章,提到深度挖掘電子遊戲產業價值機不可失。

文章提到,從日韓加澳等多個國家紛紛加快佈局電子遊戲產業,到歐洲議會最新通過重視發展電子遊戲產業的決議,證明電子遊戲早已擺脫娛樂產品的單一屬性,已成為對一個「國家產業佈局、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的行業,形容值得重視和深度挖掘其潛在的價值。

遊戲與前沿科技密不可分 應加強戰略謀劃
文章提到,在中國長期以來,電子遊戲的娛樂屬性總會使人忽視其背後的科技意義,遊戲從誕生起就與前沿科技密不可分,遊戲科技在助力5G、芯片產業、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產業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章稱,遊戲可以成為中國文化傳承和交流創新的網絡工具。

評論文章特別提到,隨著防沉迷規定的完善和落地,中國遊戲產業逐步告別「野蠻生長」,在其他國家及國際科技巨頭抓緊搶佔先機佈局的背景下,對於電子遊戲產業,中國應予以更為客觀、多元的認知。加強戰略謀劃,注重長遠佈局,「在推進電子遊戲產業健康發展的同時,監管和發展並重,促進其不斷釋放經濟、文化與科技新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