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澤平:全球新一輪衰退來襲

當前美國經濟開始放緩,歐洲經濟步入衰退,包括中國、韓國、越南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出口已經開始大幅下降。
2023年要對外部形勢的嚴峻性有充分估計,近期歐美PMI指數持續大幅下滑,11月中國出口同比-8.7%,比10月降幅擴大8.4個百分點,增速創2020年3月以來新低。

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宣佈加息50個bp,聯邦利率區間抬升至4.25%-4.5%,是連續四個月加息75bp後的首次放緩。
未來美聯儲加息節奏或繼續放緩,但將維持一定的高利率水準。點陣圖顯示2023年的加息峰值在5.1%;鮑威爾發言也表示,需要將利率保持在高水準,在對通脹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聯儲不會降息。
美聯儲猛烈加息已是強弩之末,美國經濟正遭到美聯儲猛烈加息的反噬。在本月公佈的經濟預測摘要(SEP)中,美聯儲下調2023年和2024年的經濟增速預期,分別至0.5%和1.6%,反映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形勢預期更加悲觀。

降準打響第一槍 任澤平5招振興內地經濟

房地產政策拐點已經出現。
近期內地穩樓市「三箭齊發」,形成了信貸、債券、股權等三大融資政策支持體系。

東吳證券特邀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發表最新觀點,解讀重要信號:
(1)他認為部分房企上岸了「增信、展期、續貸、股權融資,這些工具都來了」

(2)上岸的房企重組整個行業、收穫未來城鎮化15個百分點。

(3)他認為「剩者為王,沒上岸的房企被重組、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大洗牌,大出清,大變局,類似早前的供給側改革後的鋼鐵煤炭。

(4)惟不是所有房企都能上岸,保的是較好現金流房企,而非資不抵債的房企。

他認為未來兩大拐點 1. 政策拐點、2.市場拐點。

任澤平表示:

「暫時拿到了救命錢和上岸的船票,意味著房地產的政策拐點或已出現。」

但是,他強調市場拐點未現,短期居民購房信心和能力還未明顯恢復,房企還將面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時間考驗,以及「正心」和「正念」保交樓的良心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