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政府11月財政缺口創新高 破2000億元

英國財相侯俊偉早前宣布秋季預算時已表明,政府有巨大財政空缺需要填補。官方最新數據卻指出,政府11月財政缺口再創新高,達220億英鎊水平。受通脹高企影響,使政府開支大幅上升,使借貸數字寫下新歷史。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三(21日)最新數據指出,政府11月的開支超過稅收220億英鎊(約2,084億港元),遠超去年同期的139億英鎊(約1,827億港元),創下1993年有紀錄以來新高。單計借貸利息,今年11月支出亦上升至高達73億英鎊(約692億港元),為1997年後新高。

ONS表示,自2021年中開始,英國公共服務的成本顯著提升。首席經濟學家菲茨納(Grant Fitzner)指出,通脹持續上升為11月財政缺口大幅增長的最大原因。菲茨納指通脹加大政府支援家庭及企業的能源資助開支,每月額外增加65億英鎊(約616億港元)。

同時,通脹使政府的借貸利息支出更高,亦使退休金與社會福利支出上升。公共部門在11月的總開支多達989億英鎊(約9,367億港元),單月政府每日營運開支按年上升135億英鎊,至820億英鎊(約7,765億港元)。

侯俊偉(Jeremy Hunt)表示,在兩大全球危機-新冠肺炎疫情及俄烏戰爭夾擊下,英國政府需要採取重要行動,支援數以百萬計英國企業及家庭。侯俊偉指政府有明確計劃,於明年降低一半通脹,但需要作出困難決定才能把公共財政恢復至可持續發展水平。

英國10月財政赤字錄1250億 分析料預算赤字激增

英國財相侯俊偉早前在秋季預算中表明,需要填補政府的巨大財政空缺。官方最新數據顯示,英國10月財政赤字錄得增長,為史上同期第4高,但遠低於市場預期。有分析指,隨著英國延長能源費上限補貼及經濟放緩,未來幾個月預算赤字可能激增。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周二(22日)公布數據,顯示英國10月份赤字按月增44億英鎊(約405億港元)、達到135億英鎊(約1,252億港元)。ONS指,政府向每戶家庭給予400英鎊(3,708港元)能源補貼,10月份開支為19億英鎊(176億港元)、凍結能源價格上限耗費11億英鎊(102億港元),成為上月公共開支增加的原因之一。

此外,由於通脹導致債息上升,加上財政部向央行撥款彌補債券損失,導致上月赤字增加,但仍遠低於市場所預期的215億英鎊(1,993億港元)水平。

經濟研究諮詢公司Pantheon Macroeconomics首席英國經濟學家Samuel Tombs表示,相關開支的總體成本在未來數月內才會完整呈現,加上經濟低迷開始打擊稅收增長,本財政年度完結前英國政府福利支出仍有上升壓力,預算赤字估計會繼續增加。

英國2022年至2023年財政年度首7個月的借貸額為844億英鎊(7,824億港元),較上個財年同期減少217億英鎊(2,012億港元)借貸。

Capital Economics 英國經濟學家Ruth Gregory表示,英國10月稅收為702億英鎊(6,508億港元),較去年新冠疫情爆發同期減少7億英鎊(83億港元)。Gregory指有越來越多跡象表明,經濟放緩正打擊英國財政狀況。

侯俊偉 (Jeremy Hunt)指出,在新冠疫情、以及俄烏戰爭陰霾下,政府增加借貸支持數百萬企業及家庭做法正確。為了應對通脹及確保長期經濟增長穩定,必須讓公共財政回到可持續的道路上。

英國樓價料兩年内跌9% 高按揭利率打擊樓市

英國財相侯俊偉宣布,印花稅減免措施僅保留至2025年3月。與此同時,政府看淡樓市前景,發表數據預測英國樓價兩年内會下跌9%,估計經濟下行及高按揭利率等因素均打擊樓市。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周四(17日)公布數據,估計英國平均樓價到2024年夏季會下跌約2.65萬英鎊(約24.7萬港元)。

由於高按揭利率及經濟下行因素影響,平均樓價到了2024年第3季會下跌9%。平均樓價屆時將跌至約26.8萬英鎊(約249.3萬港元)的水平,抵消了過去一年的樓價升幅。

到了2024年下半年,所有未償還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將會飆升至5厘,將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利率,也較3月時的預測高出1.8個百分點

買家在高利率環境下的可負擔貸款額將會減少,也會因此削減置業預算,需求也會下跌。

OBR預測英國2023年的樓市交投量將較今年同期下跌15%,減少近20萬宗交易,也較2019年新冠疫情前的交投量下跌11%。

侯俊偉(Jeremy Hunt)周四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時,表示OBR預測樓市活動未來兩年將放緩,因此決定維持迷你預算案宣布的印花稅減免措施,但僅實施至2025年3月底。

英鎊兌港元跌至9.24算 侯俊偉公布中期財政計劃 提高能源暴利稅至35%

英國的財政預算歷經多番曲折,財相侯俊偉(Jeremy Hunt)今日終公布中期財政計劃,除一如市場預期調整薪俸稅稅階外,與能源企業相關的能源暴利稅亦由25%提升至35%,並持續至2028年,當局更會對發電廠征收45%的臨時稅。英鎊滙價在財政計劃公布後轉弱,兌美元跌0.9%,報1.1814,兌港元9.24算。

更多人需繳付45%個人所得稅
中期財政計劃將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起點,由現時15萬英鎊,下降至12.514萬英鎊,意味更多人將需要承受所得稅的45%最高稅率。除向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及發電廠征重稅外,侯俊偉亦表明將對低碳能源生產商的超額收益征收45%稅項。

此外,從2023年4月起,銀行若錄得多於1億英鎊利潤,將需要額外徵收3%稅率,意味銀行會繼續較其他企業繳付更多稅額。

至於在關浩霆(Kwasi Kwarteng)的小型預算案中提出的印花稅削減則得到保留,但只持續至2025年3月31日

明年通脹預期仍會高企
侯俊偉表示,今次財政計劃550億英鎊的整合資金當中,略低於一半來自稅收,略高於一半來自支出,預計英國淨債務將於2025至2026年年度觸頂,佔GDP的97.6%。

侯俊偉指,英國預算案辦公室(OBR)預測明年通脹為7.4%,遠高於3月預測的4%,他坦言必須繼續為壓低通脹而努力,包括作出重建公共財政的重要承諾。他預計明年英國經濟將出現1.4%的萎縮,到2024年才重回1.3%正增長,兩項數字都較早前預測為低。

英最低工資料加近1成 800萬戶或收逾萬援助

隨著通脹導致物價飆升,英國已有多個工會決定罷工要求加薪。財相侯俊偉妁在周四(17日)公布苞相辛偉誠的首份財政預算,據悉兩人有意提高最低工資,由現時的9.5英鎊(約88港元)提升至約10.4英鎊(約96港元)。辛偉誠亦估計會推出政策協助民眾應對生活成本壓力,援助金額合計最多1,100英鎊(約1.02萬港元)。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周一(15日)報道,辛偉誠(Rishi Sunak)與侯俊偉(Jeremy Hunt)將接受官方建議,將最低工資從9.5英鎊提升至約10.4英鎊,升幅接近一成。報道亦指,料將有250萬人受惠。《天空新聞網》(Sky News)則指,政府料將在本周正式公布。

據報辛偉誠亦正考慮推出其他措施,協助800萬個家庭應對生活成本開支上升。當中包括向領取如救濟金(universal credit)等入息審查福利金(means-tested benefits)人士,提供650英鎊(約6,013.5港元),向領取傷殘津貼人士提供150英鎊(約1,387.7港元),及向領取養老金的家庭提供300英鎊(約2,775.5港元)。

其他措施亦包括凍結入息稅(Income Tax)、國民保險(National Insurance, NIC) 、增值稅(VAT)、遺產稅(Inheritance Tax) 及退休金供款免稅額。

當局亦或會宣布放寬地區政府加稅前的的公投要求,讓地方政府可把市政稅率提升超逾2.99%,能夠籌集更多資金。《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指,門檻或將提高至5%。

辛偉誠將於當地時間周四(17日)公布新一份秋季預算案,外界有指他或將以通脹率調整福利及養老金,措施或將耗資110億英鎊(約1,017.7億港元)。由於現時政府財政空缺巨大,秋季預算案料削減330億英鎊(約3,053億港元)公共開支,及增加220億英鎊(約2,035億港元)庫房收入填補空缺。

OBR警告英債務未來或逾9000億 民眾料交更多稅

英國財相侯俊偉將在周四(17日),公布首相辛偉誠任內首份財政預算。消息人士近日透露,預算責任辦公室最新估算指出,英國經濟最惡劣情況,政府債務在2026年達1000億英鎊。侯俊偉預期,民眾稅務負擔勢加重。

侯俊偉(Jeremy Hunt)一名盟友透露,預算責任辦公室(Office for Budget Responsibility, OBR)的最新經濟預測中提出,若英國經濟面臨最差狀況,政府債務在2026至27年度將接近1,000億英鎊(約9,223億港元)。

侯俊偉周日(13日)接受英國廣播電台訪問時表示,收到OBR驚人的預測後,承認政府需要採取行動。侯俊偉指民眾將需繳納更多稅款,公共開支亦將削減。侯俊偉亦透露,周四會有新方案協助民眾應對高昂能源開支。

根據OBR預測,如果英國每年加稅及削減公共開支,政府未來5年收益可達550億至600億英鎊(約5,071億至5,532億港元)。至2027至28年度,英國政府的債務才有可能減輕。

受制於OBR的預測,盟友指侯俊偉周四的預算將集中在解決巨大的財政空缺,但堅稱財政部不打算使讓加稅及削減開支加劇英國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據悉,侯俊偉有意在政府部門現行財政計劃於2025年屆滿後,限制各部門的支出增長,英媒估計此舉可為政府在2027至28年度節省約270億英鎊(約2492億港元)。

此外,侯俊偉被指打算凍結稅制內眾多年度免稅額,確保政府能夠收取更多稅款。有指侯俊偉將向富人階層加稅,希望有能力者負起更多稅務責任。入息稅的免稅額相信會由15萬英鎊降至12.5萬英鎊,資本收益免稅額亦可能減半。

英國擬加能源企業暴利稅率1成 周四公布新財政預算案

英國財相侯俊偉周四(17日)料會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需設法填補公共財政缺口。侯俊偉據報考慮大幅上調向能源企業徵收的暴利稅率1成,並將暴利稅徵收範圍擴大至發電公司。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政府消息人士指,侯俊偉(Jeremy Hunt)考慮將能源企業的暴利稅率由現時的25%大幅上調至35%,加幅達到10個百分點。能源行業的整體稅率將會升至75%。

根據新計劃,發電廠由2025年起也會納入徵收暴利稅的範圍。而且當局計劃延長徵收暴利稅的期限至2028年,而非原定計劃的2025年。

英媒引述獨立預測,指英國的公共財政缺口約為550億英鎊(約5,094億港元)。政府大幅上調暴利稅率,在未來五年內料為庫房總共增加450億英鎊(約4,168億港元)收入。

新上市的北海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商Ithaca Energy上周警告,取消投資石油及天然氣的鼓勵措施將導致英國海上工業無法牟利。

另外,政府9月推出能源價格保障措施,斥資600億英鎊(約5,557億港元)將英國每戶平均能源成本限制在2500英鎊,措施維持兩年。

不過政府據報僅會斥資200億英鎊(約1,852億港元),由明年4月起再將能源價格保障措施延長半年。

侯俊偉坦言政府必須對民眾誠實,事實是政府不可能無限期補貼民眾的能源賬單。

英國推遲至11月17日公布預算 傳設法填補3640億財政缺口

英國政府原定下周一(31日)公布中期財政預算案,但政府周三(26日)上午公布延期至11月17日公布,留任財相的侯俊偉表示,原有的中期預算案,將會升級為全面的秋季預算案,務求慎重地加入更準確的經濟預測。

侯俊偉(Jeremy Hunt)周三與新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會面後公布,推遲半個月公布預算案,屆時亦會是一份完整的預算案,當中包括降低債務水平的中期措施。他表示,推遲公布可給予各位內閣成員,有更多時間作出艱難決定。

英媒較早時間已引述消息指,辛偉誠有意推遲公布預算案,以爭取更多時間與侯俊偉設法填補400億英鎊(約3,640億港元)的公共財政缺口。

《泰晤士報》報道,辛偉誠其中一個選項是推遲數日公布,趕及於英倫銀行下月3日料宣布進一步加息前提交中期預算。惟他也可以再推遲一段時間,然後公布一份完整預算。結果,新政府選擇推遲半個月,並公布完整的秋季預算好。

前財相關浩霆(Kwasi Kwarteng)原定下月23日公布中期預算,但因迷你預算案引發金融市場動盪而被迫下台。時任首相卓慧思(Liz Truss)本月中任命侯俊偉接任財相後,並宣布提早至下周一公布中期預算。

留任外交大臣的祁湛明(James Cleverly)周三早上亦暗示或有延誤,指政府當初是在首相未換人的情況下,制定中期預算公布日期。他稱現在剛換首相,辛偉誠正籌組新政府,也需要時間與財相確保預算符合其執政優先事項。

他表示不清楚辛偉誠會否推遲日期,但距離原定公布日期只有數天,他認為政府為了確保施政方針正確,短暫延遲根本不是一件壞事。

辛偉誠組英新内閣 侯俊偉留任財相柏斐文官復原職

辛偉誠周二(25日)正式成為史上首位非白人英國首相,同日公布新内閣名單。多名原有内閣成員留任,包括財相侯俊偉。另外,早前因電郵風波要下台的内政大臣柏斐文亦官復原職。

辛偉誠(Rishi Sunak)的新内閣成員名單上,有多人為前首相卓慧思(Liz Truss)的舊班底。侯俊偉(Jeremy Hunt)留任財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留任外相;華禮仕(Ben Wallace)留任國防大臣;高翠玲(Thérèse Coffey)由衛生大臣轉任環境、食物及鄉郊事務大臣;莫佩琳(Penny Mordaunt)留任保守黨下議院領袖。

柏斐文(Suella Braverman)早前承認違規使用私人電郵處理政府公務而下台,但今次官復原職重新擔任内政大臣。至於藍韜文(Dominic Raab)重返内閣擔任副首相兼司法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也返回内閣出任城鎮升級與房屋社區大臣。

英媒引述首相府消息指,保守黨内人才都聚集於新内閣,反映保守黨是團結的政黨及能籌組一個經驗豐富的内閣,確保政府核心在不確定時期仍能維持連貫性。

保守黨國會議員霍爾登(Richard Holden)表示,辛偉誠將會修復前任卓慧思政府造成的傷害,及結束最近幾周的政治動盪。

侯俊偉計劃向銀行業徵稅 以填補財政計劃資金缺口

英國新任財相侯俊偉(Jeremy Hunt)上周公布部分中期財政計劃後,市場繼續關心政府如何籌集資金填補財政缺口,最新消息指,侯俊偉有意向銀行業及能源公司加大徵稅,希望通過加稅及削減公共開支以填補 400 億英鎊財政缺口。

明年銀行稅率或升至 33%

侯俊偉將於 10 月 31 日公布中期財政計劃,他曾表示原則上不反對徵收暴利稅,並正在權衡應否對銀行徵收。目前銀行業在英國的稅率為 27%,包括 19%的企業稅及 8% 的銀行附加稅率。英國明年 4 月的企業稅率將升至 25%,若保留 8% 銀行附加稅率,銀行業的稅率將達到 33%。

市場消息指,銀行業之後所被納入與能源公司同級徽稅的行列,全因為利率上升令銀行賺取了額外利潤。

市場估計附加稅將對銀行盈利構成影響

財政部官員表示,政府希望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即使侯俊偉最終將附加稅率降至 5%,銀行業仍將面臨 30% 的稅率,意味著財政部有望每年從銀行業中額外取得約 5 億英鎊收入。

摩根士丹利估計,銀行附加稅的增加將對英國國內銀行產生 3% 的盈利影響,對巴克萊(Barclays)盈利影響則接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