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學校、醫院等特殊場所外 不再查核酸和健康碼

內地今日公佈防疫新10條,在核酸部分的措施包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查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對於跨地區流動人員,不查核酸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

在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方面,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新公佈的措施提到:

  • 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減少頻次。
  • 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
  • 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其他人員願檢盡檢。
  • 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
  • 重要機關、大型企業及一些特定場所可由屬地自行確定防控措施。
  • 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

內地防疫新10條:無症狀和輕症可居家隔離 不進行全員核酸檢測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公佈防疫新十條措施,提到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可開展抗原檢測。此外,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日15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主題為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相關負責同志和有關專家將出席發布會,並回答媒體提問。

防疫新十條重點:

1、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

2、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除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

3、優化調整隔離方式。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

4、落實高風險區「快封快解」。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及時解封。

5、保障群眾基本購藥需求。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

6、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

7、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

8、保障社會正常運轉和基本醫療服務。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

9、強化涉疫安全保障。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

10、進一步優化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有疫情的學校要精準劃定風險區域。

附全文:

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各成員單位:

近期,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持續整治層層加碼問題,取得積極成效。根據當前疫情形勢和病毒變異情況,為更加科學精準防控,切實解決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現就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是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按樓棟、單元、樓層、住戶劃定高風險區,不得隨意擴大到小區、社區和街道(鄉鎮)等區域。不得採取各種形式的臨時封控。

二是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進一步縮小核酸檢測範圍、減少頻次。根據防疫工作需要,可開展抗原檢測。對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和高風險區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其他人員願檢盡檢。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幼機構、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健康碼。重要機關、大型企業及一些特定場所可由屬地自行確定防控措施。不再對跨地區流動人員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不再開展落地檢。

三是優化調整隔離方式。感染者要科學分類收治,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一般採取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收治。居家隔離期間加強健康監測,隔離第6、7天連續2次核酸檢測Ct值≧35解除隔離,病情加重的及時轉定點醫院治療。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密切接觸者采取5天居家隔離,也可自願選擇集中隔離,第5天核酸檢測陰性後解除隔離。

四是落實高風險區「快封快解」。連續5天沒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風險區,要及時解封。

五是保障群眾基本購藥需求。各地藥店要正常運營,不得隨意關停。不得限制群眾線上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處方藥物。

六是加快推進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各地要堅持應接盡接原則,聚焦提高60-79歲人群接種率、加快提升80歲及以上人群接種率,作出專項安排。通過設立老年人綠色通道、臨時接種點、流動接種車等措施,優化接種服務。要逐級開展接種禁忌判定的培訓,指導醫務人員科學判定接種禁忌。細化科普宣傳,發動全社會力量參與動員老年人接種,各地可采取激勵措施,調動老年人接種疫苗的積極性。

七是加強重點人群健康情況摸底及分類管理。發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網底」和家庭醫生健康守門人的作用,摸清轄區內患有心腦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腎病、腫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情況,推進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八是保障社會正常運轉和基本醫療服務。非高風險區不得限制人員流動,不得停工、停產、停業。將醫務人員、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電氣暖等保障基本醫療服務和社會正常運轉人員納入白名單管理,相關人員做好個人防護、疫苗接種和健康監測,保障正常醫療服務和基本生活物資、水電氣暖等供給,盡力維護正常生產工作秩序,及時解決群眾提出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滿足疫情處置期間群眾基本生活需求。

九是強化涉疫安全保障。嚴禁以各種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單元門、小區門,確保群眾看病就醫、緊急避險等外出渠道通暢。推動建立社區與專門醫療機構的對接機制,為獨居老人、未成年人、孕產婦、殘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醫便利。強化對封控人員、患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等的關心關愛和心理疏導。

十是進一步優化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堅決落實科學精准防控要求,沒有疫情的學校要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校園內超市、食堂、體育場館、圖書館等要正常開放。有疫情的學校要精准劃定風險區域,風險區域外仍要保證正常的教學、生活等秩序。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堅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實二十條優化措施、執行本通知要求,堅決糾正簡單化、“一刀切”、層層加碼等做法,反對和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抓嚴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

多地優化防控 官方傳定短期目標:80歲以上九成接種首針

內地多個城市優化調整防控措施,落實「快封快解」,允許符合居家隔離條件的密接者居家隔離,提出沒有外出需求者可不做核酸等。另據報,內地計劃全力提升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要求下月底前80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接種率達90%。

連日來,廣州、石家莊、鄭州等多地按照科學、精準原則劃定高風險區,積極落實「快封快解、應解盡解」,減少疫情防控為群眾帶來的不便,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重慶提出,對於老年人、孕產婦等密切接觸者,家裏有條件的可以居家隔離。

北京、鄭州也提出,對長期居家老人、每日上網課的學生,如無外出需求,可以不參加社區核酸篩查。成都方面,今日起,乘搭地鐵不用出示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可憑健康碼綠碼通行。

另外,財新網引述消息指,內地當局計劃全力補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種短板,並下達工作指標,要求在下月底前,80歲以上人群第一劑接種率達90%,符合條件的目標人群全程接種率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均達90%;60至79歲符合條件的目標人群全程接種率和加強免疫接種率則要達95%。

張文宏團隊:疫苗對脆弱人群保護 是戰勝疫情關鍵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團隊發文稱,走出疫情的前景愈來愈清晰。全球所有走出疫情的國家,在老齡化人群的保護方面都達成了共識,高齡與有基礎疾病者需接種疫苗以應對可能的流行。

張文宏團隊表示,病毒突變雖然沒有明確方向,但疫苗接種與群體免疫所帶來的免疫壓力,卻能逼迫病毒朝更低毒力的方向變異,以維持基因傳播。在此情況下,普遍的疫苗接種與加強針接種,加上及時有效的重症患者救治,將是下階段的工作重點與挑戰,特別是疫苗對脆弱人群的保護,是降低醫療資源擠兌、戰勝疫情的關鍵。

疫情攀升上海防疫升級 抵滬五天內不得進入餐飲等公共場所

上海進一步加強來滬返滬人員健康管理,周四(24日)起抵滬不滿5天者,不得進入餐飲服務等公共場所。

據上海官方發布消息,所有來滬返滬人員抵滬不滿5天者,不得進入餐飲服務(含酒吧)、購物中心(含百貨店)、超市賣場、菜市場、美容美髮、洗(足)浴、室內健身、歌舞娛樂、遊藝廳、網吧、密室劇本殺、棋牌室等公共場所。

對所有來滬返滬人員,抵滬後在落實現有「落地檢」「三天三檢」等要求的基礎上,第5天進行1次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隨申碼」「場所碼」展示頁面取消標記提示。

上述措施自周四零時起實施。後續根據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動態調整。

內地周一新增本土陽性27,899宗,較前一日升約4%,續創逾7個月新高。

蘇沛豐:內地防疫放寬程度不大但令人憧憬未來數月繼續放寬 料恒指整固後才反覆向上

美國通脹有回落跡象,加上內地放寬防疫措施,港股周五曾急彈逾千點。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認為,美元及美債息均跌穿今年初以來的上升軌,避險情緒回落,雖然防疫的放寬程度暫時對經濟或消費的實際幫助不大,但令人憧憬未來幾個月會繼續逐步放寬,有利相關行業之估值和大市氣氛,但仍估計恒指於50天線有阻力,整固後才反覆向上。

他稱,大市已從低位反彈約2000點,後市可留意下周公布的大型科網股業績,籲投資者逢低吸納。

「港股已見底,預期會反覆向上,但向上空間暫時不多,突破關鍵仍是內地大手放寬防疫政策,惟目前市場共識是明年3月後才開關,故投資者逢低吸納,會較高追升勢更好。」

蘇沛豐指,大市目前呈一個小型頭肩底,而50天線一直是阻力,今早一度升穿50天線,但升勢未能確認,建議留意下周公布的騰訊業績 (00700) 及阿里巴巴 (09988) 業績,雖然市場已預期第三季業績仍疲弱,但可關注管理層對前景的看法有否轉趨樂觀。

中概股審計報告未出、利率前景未明
「單憑一個CPI數據仍未足以確認未來聯儲局的加息步伐,故利率前景仍未明朗,加上中概股審計報告未出,中概股仍有退市風險。」

蘇沛豐指,科網股走勢已漸趨樂觀,但走勢料持續波動,受審計風波影響,阿里巴巴並非首選,建議可考慮盈利能見度較高的騰訊,或受惠內地復常的美團 (03690) ,兩者的反彈空間較大。

放寬訊號?福州不再收集無症狀感染者行蹤 官方這樣解釋

內地防疫措施據報有望放寬之際,一些地方政府微妙地調整了做法。福建省福州市近日民眾發現,當局沒有再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流調(流行病學調查,即病毒溯源、追蹤患者接觸史和活動軌跡等)。福州疾控證實,福建省級要求,不再收集和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流調,原因是讓流調人員「全力投入流調溯源工作」。

福建周六(5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4例,其中無症狀感染者轉確診40例;無症狀感染者56例,所有新增病例均在福州市。

福州近日沒有再公佈無症狀感染者流調,引起廣泛關注。有民眾在網上表示:「好像兩天沒看到新的流調了。」

福州疾控在其公眾號回覆稱:「目前,福州疫情防控形勢嚴峻,高效流暢的風險點信息流轉系統正在運行。省級要求,不再收集和公布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活動軌跡通告,讓流調隊員全力投入流調溯源工作中。感謝您對疫情防控的支持與配合,同時倡議非必要不外出,及時參加區域核酸檢測,不紮堆不聚集,謝謝。」

有輿論認為,停止做無症狀感染者流調,做法值得提倡。這可集中力量,用於有症狀確診病者的流調,針對性地解決傳染性可能大的,影響可能壞的事情,而毋須再把資源用於影響較小的無症狀感染者身上,更符合動態清零科學防疫,精準防疫的精神。

內地防疫政策近期會否調整?國家疾控局這樣答

內地有專家、傳媒近日提倡放寬防疫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做法亦顯出鬆動,例如不再追蹤無症狀感染者,並強調要杜絕緊急電話打不通、無綠碼難看病等現象,備受關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周六(5日)下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就防疫政策是否可望調整,回答了記者問題。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記者提問:「近期,一些地方調整了防控措施,比如有的鐵路段已經不再查驗旅客的核酸證明,還有的省只要綠碼就可以全省通行,還有些地方明確了核酸檢測即將自費,這些是否意味著我們國家的防控政策近期要有所調整?」

國家疾控局傳防司二級巡視員胡翔回答:「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我們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按照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根據病毒變異特點和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動態優化調整防控策略措施,有效維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取得重大積極成果。實踐證明,我們關於疫情防控策略和一系列戰略舉措是完全正確的,也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

胡翔續稱:「當前,國際疫情迎來新的冬季疫情流行季,國內局部地區疫情反彈趨勢明顯,疊加流感等其他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疫情形勢更加嚴峻複雜。我們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在總結各地疫情防控實踐和政策實施效果的基礎上,組織專家根據病毒潛伏期、傳播力、致病力的變化,不斷優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水平,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