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反對被美國列入中國軍事企業名單 股價突跌4%

  • 商湯被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 商湯:不能成為美國國防部的供應商,無實質影響

美國拜登政府換屆前再簽下多份行政命令,包括將多家中資企業列入為「中國軍事企業清單」,商湯科技 (00020) 周二(7日)發表聲明稱,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1月6日,美國國防部將商湯加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認為此舉毫無事實依據,對此強烈反對。

商湯表示,該清單的主要影響是名單上實體公司不能成為美國國防部的供應商,對商湯業務沒有實質影響。商湯將盡快就此事與各方積極溝通,以確保獲得公正的對待,並最大限度保護公司和股東的利益。

投資界原先集中關注騰訊 (00700) 被列入最新中國軍事企業清單,商湯早市股價輕微下跌,聲明發布後,股價跌幅擴大至4%,暫報1.28元,創逾3個月以來低位。

商湯制裁風險退、午後發力升近兩成 富時羅素:獲確認商湯不受美國禁投令影響

商湯 (00020) 美國禁投令制裁風險消退,股價愈升愈有。商湯由今早股價最多升16%,午後升幅擴大至近兩成,最新升19%,報2.68元,成交逾21億元。商湯不止為表現最佳恒生科指成份股,成交金額更僅次於「ATM」三大重磅股。

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FTSE Russell)公布,收到美國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確認,商湯目前不受限於美國禁止該國投資者持有其股份的制裁。因此,商湯會今年3月進行的富時全球股票指數系列(GEIS)半年度資格評估中,符合資格成為候選納入股份。

商湯上市前遭美國列入「黑名單」 一度推遲上市
商湯於2021年在香港招股上市,當時被美國當局批評協助中國政府發能識別種族的人臉辨識系統,特別是針對維吾爾人種族。OFAC當時列商湯為「非SDN中國軍工複合體公司名單」,從而令美國投資者可能不可參股商湯。商湯一度因為事件而推遲上市。

基本面方面,參考上月商湯投資者交流日後,部分中資券商報告指出商湯正走向AIaaS(人工智能即服務)商業化。招銀國際指,商湯會上管理層重點介紹了智能汽車、智慧生活以及AIDC 業務的商業化進展,同時對於美國禁止高端GPU 出口新規,管理層表示短期內對產業影響可控,因限制的算力精度標稱值高於現有的商用化AI 應用。招銀國際維持商湯科技目標價2.1元及買入評級。

如何確保元宇宙符合倫理?  商湯倡「以實為本」數字世界發展觀

隨著人工智能、5G、XR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加速向傳統行業滲透,「元宇宙」的概念也由此而生。雖然透過「人、物、場」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實時交互、融合共生,為產業數字化帶來新的想象空間,但元宇宙的可持續發展亦需確保符合倫理要求。

為確保元宇宙符合倫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商湯科技在最近發布的《「以實為本」的數字世界發展觀——元宇宙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提出,數字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應當遵循「以實為本」的發展觀,包括以「滿足現實需求」為根本定位、以「遵循現實規則」為基本原則、以「符合現實利益」為最終目標。

遵循「以實為本」的發展觀有助解決元宇宙中的多項倫理挑戰,例如,「人」通過XR設備進入元宇宙過程中所產生的敏感個人身份數據的保護;「物」在轉為數字資產後的產權及數據保護;「場」在數字孿生(digital twins)城市的形態下,防止被入侵干擾而帶來私隱安全、經濟安全等風險等。

以商湯為例,為「滿足現實需求」,開發了敏感信息脫敏技術工具,不僅可對生物特徵數據、自動駕駛等各類業務的敏感數據進行脫敏,還備有敏感信息檢測、可還原脫敏等功能,確保產品和服務達到嚴格的私隱安全保護水平。圍繞「遵循現實規則」的目標,商湯則開發了一系列技術工具協助創作版權、風格、特定信息內容審查等不同類型的數字內容審查需求,保障數字內容創作合法合規。

另外,商湯已開發多種AI應用來體現「符合現實利益」的目標,包括前幾篇所提及的漸凍症AI智能看護系統,以及一系列智慧醫療防疫方案等,讓技術的發展符合包括人類、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利益。

AI股商湯管理層再自願延長股份禁售期2年 即至2024年底

AI股商湯 (00020) 宣布,早前就公司管理層自願承諾股份禁售期將再延長2年,即至2024年12月30日。

公司宣布,湯曉鷗教授、徐立博士、王曉剛博士、徐冰先生及由彼等控制的實體(即分別為AmindInc.、XWORLDEnterpriseInc.、InfinityVisionEnterpriseInc.及VisionWorldwideEnterpriseInc.)已自願承諾,自2022年12月30日開始起計的兩年期間內,不會出售任何A類股份及╱或B類股份。

自公司上市以來,湯曉鷗、徐立、王曉剛及徐冰均未出售其各自實益擁有的公司任何股份。四人已知會公司,該等自願禁售承諾乃以公司為受益人,以表達彼等對公司長期價值及前景的信心。

早前,商湯於6月底解禁限售股份,公司管理層旋即表示自願延長B類股份禁售期至12月29日,然而,這卻未能阻止其他投資者沽貨,當日股價似乎「腰斬」大跌46.7%,而今年累跌66.7%。

商湯曾爆升3成、近期淡倉大增 國務院發布白皮書: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商湯 (00020) 開市輕微高開後,升幅急擴大,最多升29%,高見1.72元,為今年1月初以來日內最大升幅。商湯半日收報1.66元,升25%,成交增至7.88億元。

據最新淡倉申報,商湯至10月21日淡倉倉位達3.88億股,較8月底大增3.2倍。雖然相關股份只佔商湯已發行股本1.493%,但IHS Markit估算,撇除大股東等受限制股份,商湯淡倉規模相當於自由流通股本的22%。

國務院白皮書: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消息層面,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日發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提及中國去年數字經濟規模達45.5萬億元(人民幣),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白皮書除了提及中國5G網絡、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等成果,也提及:

中國大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從數字化、網絡化向智能化加速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際合作局局長祁小夏提及,個別國家以「國家安全」濫用出口管制,重申中國政府反對將技術問題政治化,反對部分國家違反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不擇手段打壓遏制他國企業,「脫鉤斷鍊」會製造分裂對抗,只會傷人傷己,合作共贏才是唯一正道。

商湯積極設計倫理觀系統 AI發展重視人工智能治理

人工智能(AI)迅速發展,深刻地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世界各地正加強人工智能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今年以來,新加坡、歐盟、美國、中國等國家的監管機構和第三方機構紛紛發布人工智能治理測試工具箱、技術監管沙箱,推進人工智能治理的落地實施。

作為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一直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治理。繼去年正式提出了「平衡發展」的人工智能倫理觀,推動「以人為本、技術可控、可持續發展」的倫理原則後,商湯在最新發布的《「平衡發展」的人工智能治理白皮書——商湯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年度報告(2022年)》中,更提出了發展「負責任且可評估」的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根據報告,當前人工智能治理已經進入了以技術驗證為主的落地實踐階段, 而實現人工智能治理可分為可用、可靠、可控、可信四個層次。「可用」是指人工智能系統在功能、性能層面應當能夠滿足應用場景需求;「可靠」是指人工智能系統在安全性、魯棒性(Robustness)層面應當能夠滿足部署環境和可持續營運要求;「可控」是指人工智能系統在功能層面應當能夠充分保護人類的自主意志和權利、保障人類對系統的控制權;「可信」是指人工智能系統的設計和應用應當符合人類的價值理念和倫理道德。 因此,人工智能治理體系建構的目標,就是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需要做到有跡可循、有據可查。

推動發展「負責任且可評估」的人工智能

以商湯為例,除了將倫理原則嵌入到產品設計、開發、部署的全生命周期外,為保障人工智能治理體系的有效落實、推動形成倫理治理「人人有責」的企業文化,還建立了倫理風險目標管理機制、倫理風險事件處置機制和倫理治理質量控制機制。此外,為推動發展「負責任且可評估」的人工智能,商湯還在內部開發了一系列覆蓋數據治理、算法測評、模型體檢、倫理審查的流程工具和技術平台。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深入產業應用,AI的發展與治理之間的關係正如汽車的「發動機」和「方向盤」一樣,相輔相成、缺一不可。AI業界應該攜手持續推動發展負責任且可評估的人工智能,為AI治理實踐不斷貢獻完善、可行的落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