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今日(19日)舉行記者會,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藍圖中提出五項重點,包括建立以地區康健中心為基礎的社區基層醫療系統,推廣「一人一家庭醫生」,加強慢性疾病治理;成立基層醫療署,推出《基層醫療名冊》制度,完善家庭醫生與專科及醫院轉介流程等。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基層醫療健康發展是重大醫療改革,影響整個醫療體系未來幾十年發展和市民的健康,目的是減少醫療支出,減少嚴重及死亡個案。「藍圖」公布後會收集持分者意見,並細化政策和措施。他指,整個計劃分短中長期,「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將會在2023年第二、三季度推出。市民可以透過「一人一家庭醫生」和跨專業公私營協作模式,在《基層醫療名冊》尋找家庭醫生,便可取得政府資助治理慢性病,政府會先針對高血壓和糖尿病推出試行計劃。
醫務衞生局副局長李夏茵表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的收費仍在計劃階段,會參考過往經驗及與業界商討。她提到,現時香港約有15000位家庭醫生,其中有約2600位醫生錄入《基層醫療醫生名冊》,「共同治理計劃」給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市民可選擇家庭醫生並獲得政府資助。另外,市民可在社區中獲得一站式專業服務,不止有醫生,同時還有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護士等跟進。她說:「計劃能幫助病人及早發現與治療疾病,望通過計劃提高市民健康意識。」
醫務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呼籲市民開通「醫健通」戶口,他表示,醫健通能做到公私營醫療系統數據互通,基層醫療和醫院信息互通,令醫療具有持續性和連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