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5月經濟數據喜憂參半,消費按年增速創近一年半新高,大超市場預期,分析認為中國經濟實現5%左右年度增長目標的可能性在提升,短期出台額外刺激措施的概率較低。
國家統計局公布,內地5月工業增加值按年增5.8%,略遜預期且增幅創半年低點,固投亦放緩,不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6.4%,創2023年12月以來最高增速。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表示,數據面喜憂參半,工業和投資增速放緩,但消費大增,令人意外,因市場原本預期消費增速會略有放緩,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激勵效應是一大支撐;與此同時,房價持續走弱,未來可能進一步抑制消費者信心。
他又指,年初至今,工業活動主要受搶出口支撐,目前尚不清楚下半年出口動態還能維持多久。年內餘下時間,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經濟學人中國高級經濟學家徐天辰表示,截至目前,中國經濟表現良好,既得益於抵禦貿易衝擊的韌性,也離不開政府的積極財政支持。中國2025年實現5%經濟增長目標的可能性增加,不過未來需保持更多謹慎。下半年,確保刺激政策的延續性對中國經濟至關重要。
澳新銀行中國市場經濟學家邢兆鵬指出,日曆效應下,中國經濟總體表現依然超預期,預計折合國內經濟生產總值(GDP)增速仍在5%以上;短期出台額外刺激措施的可能性較低。但下半年增速放緩假定不變,新一輪降息降準預計推遲但最終會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