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5月工業利潤急轉跌9.1% 有效需求不足

國家統計局公布,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短期因素波動影響,今年首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1.1%,差過市場預期的升1%。單計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降9.1%。

首5個月,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8709.5億元,按年下降7.4%;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2.02萬億元,下降1.5%;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實現利潤6856.8億元,增長0.3%;私營企業實現利潤7592.5億元,增長3.4%。

期內,採礦業實現利潤3580.4億元,按年下降29%;製造業實現利潤2.02萬億元,增長5.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實現利潤3422.5億元,增長3.7%。

首5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4.76萬億元,按年增長2.7%;營業收入利潤率爲4.97%,按年下降0.19個百分點。

5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産總計182.36萬億元,按年增長5.1%;負債合計105.26萬億元,增長5.3%;資産負債率爲57.7%,按年上升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表示,多重因素影響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從利潤構成看,投資收益等短期因素的上年同期基數較高,拖累首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速1.7個百分點。

于衛寧亦指,「兩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首5月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行業利潤分別按年增長10.6%、7.1%,合計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長0.6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效果明顯,智能消費設備製造、其他家用電力器具製造、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01.5%、31.2%、20.7%。

于衛寧表示,下階段要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做強國內大循環,強化創新驅動,扎實推進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工業企業效益恢復打下穩固基礎。

「兩新」政策繼續發力 內地前兩月工業利潤按年降幅收窄

國家統計局公佈,1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繼續改善,利潤降幅收窄至0.3%,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呈現穩定恢復態勢。「兩新」政策(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果繼續顯現。

部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 仍面臨較多困難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解讀稱,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按年下降0.3%,降幅較2024年全年收窄3.0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改善明顯,1至2月份按年增長4.8%,拉動全部規上工業利潤增長3.2個百分點。從營業收入扣減營業成本計算的毛利潤角度看,1至2月份規上工業企業毛利潤由2024年全年的按年下降0.3%轉為增長2.0%。

同時,1至2月份,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顯效。在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帶動下,通用設備、專用設備行業利潤按年分別增長6.0%、5.9%。隨著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多元化消費場景不斷創新,帶動相關產品所在行業及鏈條行業效益向好。

其中,在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政策帶動下,汽車製造業利潤按年增長11.7%;在電子、家電產品以舊換新政策惠及面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智能消費設備製造、家用廚房電器具製造、家用製冷電器具製造等行業利潤分別增長125.5%、19.9%、19.2%。

于衛寧稱,總體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有所改善。但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部分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仍面臨較多困難。下階段,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強化創新驅動,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工業企業效益穩定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