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通報7179宗確診 張文宏料春節前大城市感染率達80%

內地通報新增7179宗確診,廣東2766宗最多,其次北京1235宗,死亡個案僅增1宗。專家指,當前多個大城市感染率已過半,料春節期間將達到80%。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指,春節馬上到來,本波疫情感染率已經非常高,「很多大城市感染率已超過50%,到春節的時候都已經到60%、70%、80%了」。許多農村與小城市還未出現大面積感染,如果家庭成員都沒感染過,當地還沒出現大疫情,因為春節人員聚集活動,肯定會增加染疫風險。

張文宏又指,中國現在放寬防控符合全球疫情大趨勢,放開後會出現感染高峰,但目前疫情正在或已經從全球大爆發向地方性流行轉變。

世衛專家與中國國家健委官員開會,呼籲中方定期分享具體和即時的疫情數據,包括病毒基因排序,入院及死亡數字等,以便採取有效應對措施。

張文宏稱內地第一批次疫苗難阻再次感染 原因是這個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在一場論壇上表示,目前國內人群接種的第一批次疫苗來自於原始病毒株,當病毒多次變異後,疫苗的保護效果越來越弱,很難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張文宏上週六(17日)在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上表示,現在Omicron病毒有多種亞型毒株,在感染一種亞型後還有可能感染另一種亞型。最終其可能像流感病毒一樣,具有季節性感染以及區域性感染的特征。人體在感染多種病毒亞型後,在人體的免疫記憶壓力下,最終導致病毒的毒力不斷下降。

他表示,目前國內人群接種的第一批次疫苗來自於原始病毒株,病毒在經過多次變異之後,疫苗的保護效果越來越弱,很難阻止新冠病毒的再次感染。

參與討論的有北京協和醫院徐英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卓超、美國西北大學紀念醫院齊超、美國阿克倫兒童醫院微生物科主任鄭曉天等。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由於新冠病毒的不斷變異,其可以對人群進行重複感染。在免疫壓力下,新冠病毒的毒力會不斷下降,最終可能與流感病毒類似。目前國內人群整體的免疫處於窪地,有待進行新冠疫苗的第二劑次加強免疫接種。同時專家組提出,在檢測新冠病毒的同時不能忽略其它病毒的合併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張文宏:走出疫情已成定局 今冬重點保護脆弱人群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我們即將走出這次疫情已成定局,這個趨勢不會再逆轉。」但現階段感染高峰期馬上來臨,對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護。

張文宏17日出席2022年中美臨床微生物學與感染病學高端論壇時指出,人類從來不以消滅一種物種來達到控制傳染病的目標。流感從世界上誕生以後,與人類的免疫系統逐漸達成平衡,隨着人類接種疫苗和普遍感染,它會與傳染病維持在一定的穩態。

他表示,新冠病毒也面臨同樣的局面。目前各種研究顯示,人類接種疫苗後,病毒演變的數量大幅度減少。最終只有Omicron毒株勝出。這個毒株對人類的免疫具有一定的逃逸作用,而且它的R0值已經接近16至18左右的水平,從Omicron毒株家族跳躍出來再誕生一個傳播更快的毒株現在已經很困難。

張文宏以上海的數據舉例,指Omicron毒株已經出現顯著的毒力降低趨勢,但是對於脆弱人群的攻擊性依然存在,尤其是對於80歲以上的人群,他們也是主要的重症病人。此外,慢性腎病、高血壓以及一些神經系統疾病,都是成為脆弱人群患病的一個主要原因。大多數死亡或者是重症病人多發生在沒有接種疫苗的人群當中。所以,疫苗的接種對保護脆弱人群非常關鍵。

張文宏提醒,現在的工作重點就是對老年人進行充分的保護,具體要做好三個方面,第一,就是一旦感染如有症狀要給予他們充分的藥物治療;第二,建議他們充分地接種疫苗;第三,在大流行期間對他們形成一個反向的保護,避免病毒進入他們生活的空間。

內地增逾1萬宗本土病例 張文宏:一個月內或現疫情高峰

內地單日新增超過1萬宗本土病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指,本次疫情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至6個月。

國家衛健委通報,內地過去一日新增10,597宗本土病例,其中確診病例2,270宗,包括北京784宗,廣東735宗,海南163宗,重慶141宗,浙江106宗等;無症狀感染8,327宗,包括重慶1,846宗,廣東1,791宗,北京877宗,黑龍江625宗,山西429宗等。

抵深人員今起免核查

多地繼續放寬防疫措施,深圳市宣佈,今日起不再對抵深人員採取疫情核查防疫措施。四川三星堆博物館明日起恢復對外開放,入館參觀不再查驗健康碼、核酸陰性證明,不掃場所碼,但需全程佩戴口罩。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在內地媒體撰文指,由現在開始,內地有基礎疾病的陽性病人會逐漸增多,本次疫情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至6個月,醫護人員要做好思想準備,只要熬過最近一個月,下個月壓力會逐步降低。

張文宏表示,今天應對疫情,跟武漢時期和「上海保衛戰」時期完全不同。即使不在醫院感染,在街外吃飯時也會被感染,甚至會被家人感染。由於現時已不做常規的核酸檢測,因此感染速度會非常快,社區感染的可能性會更大。

他提到,Omicron第一波疫情時,香港80歲以上的人只有7%接種新冠疫苗,病死率比較高。現時上海對長者年人,特別是養老院已經進行保護,民眾對家中長者亦要注意,除了打疫苗,看望老人時應戴N95口罩,他們近幾個星期亦要盡量少出門。張文宏強調,今天所做的工作並非懼怕病毒,而是希望內地能在醫院很好應對的基礎上,使所有脆弱人群得到很好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