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快測試劑短缺 採購員提10萬現金到工廠等貨

內地新冠感染人數快速攀升,居家自行檢測需求大增,抗原檢測(快測)試劑亦出現短缺,有公司採購人員帶同十多萬元(人民幣,下同)現金,到快測試劑廠商門口搶購。市面上,快測劑的價格亦從「一日一變」變成「半日一變」。

澎湃新聞報道,防疫新十條發布後,內地有公司考慮到員工人數眾多,便立即著手採購快測試劑。該公司採購人員透露,多個供應商都説檢測包貨量不多,所以他直接從財務提了10萬元現金,開車去工廠門口等貨。

市面快測變海鮮價 半日一變

「當時門口已經有兩個同行在等貨,大家都是提著現金,特殊時期肯定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可能再讓你先拿貨再付尾款。」該採購人士說,最終他以每盒5元的價格買到公司所需的快測試劑。

廣發證券曾在研報中測算,國產快測試劑單人份成本約為2元至3元。報導指,這些採購員拿到的並非快測廠商的出廠價格。實際和他們對接的是具備銷售資質的供應商,由於抗原資源緊缺,經銷商直接在工廠門口就完成分銷,根本等不到把貨拉回倉庫。

「現在快測試劑的價格已經不是一天一報價,有的都縮短到半天一報價,我這裏的報價已經到9元一盒,而且還要搶。」這名採購員慶幸買得早了兩天,「當時拿貨的價格,跟現在相比真的是友情價。」

多地政府啓限價限量銷售

為應對需求高峰,多家快測試劑廠商表示將加大產能,有公司爭取12月和明年1月的時候產能可擴大4倍,並明確供貨將優先滿足醫療機構和藥店等。另外,為抑制市場價格亂象,多地政府採取限價限量供應的方式,保證市民購買價格穩定。

內地專家:快測對大部分人意義不大 可減少感染擴散

內地放寬防疫措施,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市民大多居家使用快測。對此,有專家表示,新冠快測對大部分人來講意義不大,但可減少感染擴散。

內媒《封面新聞》報道,四川省第二中醫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四川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第九批援鄂抗疫醫療專家余德海解釋,快測只是對病毒「外衣」的識別,因此有可能出現「假陽性」的現象;同時,檢測的結果只能反映是否被感染,而不能分型(普通型、輕型、重型、危重型)。

他稱,Omicron目前多為無症狀感染者,很多患者的症狀甚至比普通感冒還要輕,普通型和輕型一般7~10天就能自愈,因此意義不大。但檢測結果顯「陽」後,患者居家隔離及居家治療,能減少流動性,進而減少病毒的傳播。

「顏值高」的人更不容易染疾有一定道理

對於顏值高的人更不容易感染新冠的言論,他說,「顏值高」通常意義上指的是一個人的狀態比較好,中醫上也可表示一個人的「先天之本」很足,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他「吃得好、睡得好、心態好」,也能顯示出他的健康狀態較好。

另外,余德海補充到,一般情況下,長得好看的人通常自信心比較高,自信心也能提高抵抗力。因此,他認為,顏值高的人更不容易感染新冠,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

內地發布新冠居家治療指南 患者須每日量體溫及檢測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療指南》,明確居家治療的無症狀或輕症患者,應每日量度體溫並自行做抗原檢測(快測)。如快測結果呈陰性,且連續兩次核酸檢測Ct值在35或以上,可結束居家治療,恢復正常生活和外出。

《指南》列明,居家治療適用於未合併嚴重基礎疾病的無症狀或症狀輕微的感染者,或基礎疾病處於穩定期、無嚴重心肝肺腎腦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等需要住院治療情況的感染者。

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居家治療人員盡可能在家庭相對獨立的房間居住,使用單獨洗手間;家庭應配備感染者專用的體溫計、紙巾、口罩、即棄手套、消毒劑等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產品,以及有蓋垃圾桶。

居家治療人員應每天早、晚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可進行對症處置或口服藥治療。如經藥物治療後,體溫仍高於38.5℃逾3天,或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可自行駕車和召喚救護車入院治療。因就醫等情況需要外出,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點對點來往醫療機構,盡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另外,患者居家期間如非必要不外出、不接受探訪;需根據相關防疫要求,進行自我抗原檢測和呈報結果。當症狀明顯好轉或無明顯症狀,自行檢測呈陰性,並且連續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Ct值在35或以上(兩次檢測間隔大於24小時),可結束居家治療,恢復正常生活和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