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日增30萬感染 首次公佈這一數據:兩千多位醫護帶病工作

內地多地將迎來感染高峰。常住人口達千萬級的廣東東莞公佈,當地感染者正以每天25萬至30萬人的規模增長,且增速越來越快。此外,截至12月22日,超過兩千五百名醫護帶病工作。

據東莞市衛生健康局微信公眾號昨日發布的文章,新冠感染高峰日益逼近,根據數字模型預測結合專家評估判斷,眼下,東莞感染者正以每天25萬至30萬人的規模增長,且增速越來越快,眾多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承受著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和巨大壓力。

文中還列出一項此前從未對外公布的數據:截至12月22日,全市公立醫院、社衛機構新冠核酸或者抗原陽性,或者發燒(體溫≧37.5℃)的情況下帶病堅持上崗的醫護人員達到了2528人。

文中提到,這個數據僅能作參考,真實狀況肯定更為嚴重。由於目前醫療機構提倡醫護人員非必要不測核酸,非必要不測抗原,很多人哪怕出現新冠症狀,只要沒倒下就堅持工作。以東莞市人民醫院為例,3000多名在崗職工中,接近一半已感染。

已染疫的清溪社衛中心副主任錢雋說,「從醫近三十年,從未經歷如此慘烈之形勢,即使非典也沒今日之嚴峻」。清溪社衛中心270名員工,病倒了超過100人,「現在是最困難最艱巨的時刻了。」

千萬人口級城市青島公佈:日增50萬感染

內地疫情持續,常住人口達千萬級的山東青島公佈,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為49萬人至53萬人,明後天會在此基礎上以10%增速增加。

據青島日報,當地衛健委昨日(23日)介紹,當前青島的新冠感染發病高峰期還未到來,正處高峰來臨前的快速傳播階段。按監測數據推測,青島目前每日新增感染量為49萬人至53萬人,明後天會在此基礎上以10%增速增加。

若以50萬計,每日新增感染人數約佔青島全市人口數的5%左右。

至於醫療條件,青島衛健委介紹,各區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開設發熱診室201家,並拓展了3371個社區診療點,輕症者可在此得到診治。如果患者為重症,社區醫生初步判斷後會將他有序定向地轉至發熱門診。截至目前,全市發熱門診應設盡設,應開盡開。二級以上醫療機構開設發熱門診151家。

青島市現有二級以上醫院床位數接近3萬張,兩個定點醫院的床位數為1540張。原有方艙醫院升級為三級醫院的分院,共有11769張床位。全市共有2309張重症床位,匹配1.2萬名重症醫護人員。

國家衛健委已不再公佈無症狀感染數字,僅通報確診數字,昨日山東新增31宗確診個案。

廣州海珠區增1253宗感染 管控區人員擅自外出致疫情外溢

內地新增4,420宗本土病例,包括526宗確診和3,894宗無症狀感染。廣東單日感染數字破千,錄1,582宗,逾九成患者來自廣州。市内海珠區疫情形勢嚴峻,新增1,253名感染者,衛健委指,管控區內有個別市民擅自外出導致疫情外溢。

廣東省衛健委通報,新症包括252宗確診及1,330宗無症狀感染,廣州佔1,442宗,其中1,253宗在海珠區。此外,深圳、佛山、汕頭等地都有零星散發病例。

廣州市疾中心新聞發言人張周斌表示,海珠區新增感染者數量創新高,很大程度上因為Omicron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蔽性強,而且病毒在樓棟密集、巷道狹窄的環境中,極易於造成氣溶膠傳播,同時,極高的人口密度也就為病毒的快速傳播創造了適合環境。

海珠嚴控人員流動 巴士地鐵停運

此外,海珠區新增病例高度集中在鳳陽街康鷺片區。針對海珠中高風險管控區內人員外溢現象,廣州市衛健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屹指,流調人員通過調看視頻發現,仍有個別市民違反防控規定,挪動封控水馬,擅自外出或傳遞物資等,造成相鄰的瑞寶街、赤崗街等非中高風險區域出現新增陽性個案。對此,有關部門正深入調查,堵塞漏洞,依法依規處置。

張周斌也提醒,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中高風險區域內的人員及未經消毒的物品仍具有較高的傳播風險。疫情期間,市民仍然要保持風險意識,杜絕此類的風險行為。

海珠區昨日起全域嚴格控制人員流動,市民除接受核酸檢測和緊急就醫等,原則上非必要不外出,不串門、不扎堆、不聚集。地鐵、巴士暫停服務;中小學、幼兒園暫停返校及線下教學。

全國方面,內蒙古新增692宗本土病例,新疆有539宗,河南有190宗,大部分是無症狀感染。此外,北京再多49宗本土個案,其中5宗是社會面篩查人員;上海亦有5宗無症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