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11月香港PMI回落至48.7 連續三個月萎縮

雖然香港特區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但私營經濟於 11月仍然急劇收縮。標普全球11月香港特區採購經理指數(PMI)經季調後,從10月的49.3降至48.7,連續三月低於50持平線,反映香港特區私營經濟於11月再度收縮。

報告指出,市場需求在經濟轉差的情況下更趨疲弱,企業隨之減產、精簡人手,並審慎地調整庫存。不過,防疫政策的轉變明顯催谷了企業的採購力度,也令業者看好未來12個月的經營前景。另一方面,公司承受的通脹壓力日益嚴峻。

產出指數與新訂單指數乃PMI成分比重最大的單項指數,其跌勢都在11月擴大,影響了 PMI 指數的表現。兩者中跌勢最急的新訂單指數因11月確診個案增多、經濟轉差而受拖累,導致業界緊縮業務運作。

由於潛在需求疲弱,加上疫情干擾,企業11月新增的出口訂單量亦見收縮,但在入境檢疫放寬的帶動下,跌幅己收窄至6個月低位。

為應對新增訂單減少,私營企業隨之減產,並透過裁員和懸空職缺以減省人手。隨着需求萎縮、訂單取消等情況出現,公司積極處理積壓工作,相關跌幅創8個月以來最急,也因此需要較少人力來維持經營。

另一方面,供應商在11月終於縮短交貨時間,扭轉 2021年4月以來持續表現倒退的慣例。不過從整體投入成本錄得8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來看,則顯示價格壓力末見紓緩,採購價格和薪資成本均於11月繼續向上。業者滙報,原材料及運輸成本增加,造成投入品價格飆升;而為挽留及招聘嫻熟人手,公司亦提高了員工薪酬。企業表示,為轉嫁成本負擔,因此提高銷售價格,但在需求持續菱縮的情況下,業者的定價能力有限,所以價格升幅較10月收窄。

從積極的層面來看,香港特區進一步放寬入境限制,為私管經濟帶來起色。對於未來一年的產出前景,企業首次打破4個月以來的悲觀論調,轉而看好後市;業者又憧憬銷情好轉,因此重新增購投入品,惟幅度輕微。

標普全球市埸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 Jingyi Pan 表示,最新PMI數據反映,香港特區私營經濟於11月萎縮加劇,而增長下行的核心在於需求疲弱。雖然入境限制已進一步放寬,但企業卻在需求緩慢復熾與確診人增加之間進退維谷。此外,市場對香港特區的商品與服務需求下降,减弱了業者的定價能力,即使投入成本急速上漲,企業向客戶轉嫁受擔的能力亦見受限。

不過,他又指,PMI指數已呈投入品採購重拾增長、經營情緒樂觀等早期好轉跡象,顯示本地業務有望於近期轉佳,待整體需求扭轉逆勢、經濟環境改善,便可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