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進行第五輪貿易會談 傳日本放棄要求美國全免汽車關稅、倡按貢獻度降低

  • 日本與美國進行第五輪貿易談判
  • 日本放棄要求美國全面取消25%汽車關稅
  • 提出以各國對美國汽車業的貢獻來降低關稅的機制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內的美國官員進行第五輪會談。據日媒《朝日新聞》報道,日本已放寬要求美國全面取消25%的汽車關稅,而是提出根據各國對美國汽車業的貢獻來降低關稅的機制。

根據日本的最新提議,華盛頓將根據日本汽車製造商在美國生產的汽車數量以及從美國出口到其他市場的汽車數量等因素降低汽車關稅。

另外,日本內閣官房發布聲明稱,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與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於當地時間6月5日下午4時45分在華盛頓舉行了為時110分鐘的會談。聲明指出,赤澤亮正強烈要求美方重新評估其關稅措施。同時,雙方重申了各自對美國關稅措施的立場,並就擴大貿易、解決非關稅措施以及經濟安全合作進行了具體討論。

聲明又指,日美雙方確認將繼續努力,爭取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貿易協議。

日圓兌每美元為走低0.2%,報143.77, 每百日圓兌港元為5.45算。

新生嬰兒連續9年減少 首次跌穿70萬

日本政府周三(4日)公布最新人口數據,顯示當地2024年的新生嬰兒人數連續9年減少,更是首次降至少於70萬名水平,反映日本生育率問題持續。

厚生勞動省數據顯示,日本2024年的新生嬰兒人數按年減少5.7%,僅有約68.6萬名嬰兒出生,首次跌穿70萬。同時,日本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比例亦再創新低,由2023年的1.2名降至1.15名,新生嬰兒人數及生育率更是連續9年下滑。

數據排除外國公司所生子女數量,按都道府縣劃分以東京的出生率最低,僅0.96名,其次為都道府縣的1名及北海道的1.01名。沖繩為全日本出生率最高地區達1.54名,福井縣以1.46名位列次席。

共同社報道,現時日本出生率跌幅窗官方預測提前15年。據日本國立社會保障及人口問題研究所估計,當地出生率在2039年才會降至68萬名水平。

最新數據亦顯示,2024年結婚家庭增加約48.5萬,比2023年增加約萬戶新家庭,為兩年來首次出現增幅。

2024年的死亡人數為約160.5萬,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新高。由於新生嬰兒及死亡人數分別創新高,日本的自然流失人口亦打破紀錄,達約91.9萬人,連續18年減少。

日本九州大學搶人才 免學費吸美國多間大學學生

美國政府撤銷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的資格,並下令各地使館暫停安排學生簽證面試後,外國院校積極搶人才。日本九州大學推出免全額學費政策,吸納哈佛等多間受影響美國大學的學生。

日本文部科學省5月27日要求全國大學,考慮包括接收留學生在內的支援措施,以回應哈佛大學學生、目前在美國大學就讀的學生和計劃出國留學的學生之憂慮。

九州大學周一(2日)宣布接收受影響的哈佛大學學生、與九州大學有交流協議的26所美國大學學生、在美國學習的日本學生。

九州大學表明會免除這批學生的入學費、學費及考試費,並提供住宿和旅行支援。

該校的錄取截止日期為2026年3月底,並可能視情況延長計劃。

校方表示將為這些學生繼續提供學業支援,以便來自不同背景、具上進心和才華的年輕人能自由從事學術研究,並促進九州大學的國際合作組織願景之一。

九州大學指,這批學生將以國際學生、九州大學本科或研究生院學生的身份入學,並可在一定期限內參加課程和研討會,及在實驗室學習。

「地震」嚇退港人訪日? CEO毛潔瓊:夏季航班預訂受影響 5架飛機受累普惠引擎問題未復飛

  • 日本地震預言影響航空公司夏季日本航班預訂
  • 香港快運CEO:新航點集中於內地和東南亞
  • 普惠引擎問題導致5架A320NEO停飛,尚未解決,毛潔瓊稱停飛影響財務

日本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的7月「地震預言」廣傳下,香港快運(HK Express)行政總裁毛潔瓊在印度新德里出席IATA年會時接受本報訪問坦言,夏季日本航班預訂量受到影響。毛潔瓊表示,香港同業季內更大幅減少日本航班,香港快運亦看到家庭客預訂量減少,希望「睇定啲(先觀望)」或推遲至10月或聖誕才到日本。

毛潔瓊稱,港人訪日預訂量較馬來西亞、菲律賓客更明顯受影響,惟相信日圓兌港元亦處低位,港人亦對探索二綫日本城市感興趣,會與當地旅遊局合作提供更多客觀科學信息。香港快運今年已新增仙台、石垣島、小松直航,本月底再有宮古下地島新航綫。

她表示,快運今年其他新航綫集中於內地和東南亞,亦提到越南、南韓航綫正快速增長,即使快運的越南航綫運力倍增,但需求增長更快,南韓航綫運力增60%,但載客率長期維持90%以上。

香港快運:普惠引擎問題未解決 5架A320Neo停飛
香港快運去年載客量按年增長4成,甚至獲旅遊數據平台OAG評為全球航班增長最快航空公司,惟年度業績卻轉紅,虧損4億元。國泰集團歸咎於年內平均5架空中巴士A320neo飛機因普惠(Pratt & Whitney)發動機問題而停飛,以及行業短途運力快速大增,令票價正常化。

毛潔瓊稱,剛與普惠人員溝通,但對方仍未提供確實改善時間表,目前仍平均有5架A320neo因而停飛,佔該型號機隊一半,難免拖低飛機使用率和財務表現。2024年底,快運機隊共有41架空巴窄體飛機。

今年UO新航點勢超2024年 毛潔瓊:集團設關稅戰小組
她補充,今年將接收4架A321neo,全數使用CFM LEAP引擎而非普惠引擎,令集團運力仍有可觀增長,例如今年已宣布9個新航點,與去年全年看齊,今年新航點將達到十幾個。然而,不少區域航空公司都把握香港三跑系統機會,令短途客機升降量已接近疫情前水平,這對票價仍會構成一定壓力。

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升級,毛潔瓊稱,快運營運初步未受到關稅政策影響,但情況正快速轉變,國泰航空 (00293) 集團設有工作小組為不同處境有所部署,包括盡量不依賴單一供應商。

日本︰與中方達成共識 可恢復水產品進口

中國海關周五表示,中方應約在北京同日本就日水產品安全問題進行新一輪技術交流,取得實質性進展。

日媒稍早報道指,中國政府就恢復進口日本水產一事與日方達成共識,等待雙方就完成出口設施登記程序完成後,日本水產相隔兩年後再次輸往中國市場。

日本放送協會(NHK)及《日經新聞》報道,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同日出席關於擴大農林水產品的內閣會議時表示,就福島核廢水(日本稱處理水)而被中國禁止進口的日本水產問題上,雙方在技術上已達成協議。

林芳正稱,日本之後等待出口相關設施的再登記手續完成後,就重新向中國出口日本水產。

中日政府在去年9月就日本水產符合中國安全標準後就恢復進口一事達成協議,雙方之後就盡快恢復出口進行談判。報道指,兩國官員28日在北京進行雙邊會面時取得共識。

根據協議內容,日本會為當地水產處理設施向中國有關部門登記,並為出口產品提供檢測報告,證明產品內沒有銫-137等放射物質。

日本擬購數十億美元半導體產品 減少美國對日貿易逆差

日媒《朝日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日本政府計劃向美國購買總額達數十億美元的半導體商品,旨在消除美國對日本的巨額貿易逆差。

《朝日新聞》指出,日本政府計劃為向英偉達(Nvidia)等企業購買美國芯片的日企提供補貼,潛在進口額高達1萬億日圓(544億港元),以減少美國對日本約10萬億日圓(5,440億港元)的貿易逆差。

日本亦提出對美國晶圓、化學溶液等半導體關鍵零件製造的支援措施。

日本官員強調建立具彈性的共享供應鏈之重要性,並強調加強合作將增強美日經濟安全。

日媒形容,日本已將以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擴充進口車審查相關特例、造船領域的合作等作為談判籌碼。

不過除了對等關稅稅率統一為10%外,美國堅持只能討論對各國適用不同稅率的附加關稅,而不能對汽車等特定類別調整關稅。

日本則堅持必須降低佔對美出口約30%的汽車關稅,因此雙方暫未能縮窄分歧。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最快於周五(30日),與美方代表在華盛頓舉行第四輪貿易談判。

2025年GDP料超越日本 成全球第4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顯示,印度的名義國民生產總值(Nominal GDP)有望於2025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4大經濟體。但數據反駁印度官員日前言論,指印度GDP未超越日本。

根據IMF的2025年4月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印度2025年的GDP預計達約4.187萬億美元(約32.813萬億港元),位列全球第4,超越日本的估值4.186萬億美元(約32.808萬億港元)。

同時,IMF預計印度的GDP將在2028年超越德國,以約5.6萬億美元(約43.8萬億港元)GDP超越德國的約5.3萬億美元(約41.2萬億港元),成為全球最3大經濟體。

美媒CNBC的印度分公司CNBC TV18引用IMF數據,反駁印度政府智庫NITI Aayog行政總裁蘇布拉馬尼亞姆(B. V. R. Subrahmanyam)的印度GDP已經超過日本的言論。他上周六(24日)表示,根據IMF數據,印度GDP已突破4萬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第4大經濟體。

蘇布拉馬尼亞姆其時亦指出,全球僅美中德的經濟體量大於印度,估計印度如按經濟計劃持續發展,最快2至3年後便可能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蘇布拉馬尼亞姆的預測與IMF數據符合。

IMF於4月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中估計,印度在2026財政年度的GDP增長為6.2%,2027財政年度則為6.3%。印度央行印度儲備銀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則預期,印度在2026財政年度的GDP增長可達6.5%。

針對中國包裹?歐盟擬收費2歐 日本傳審查免稅政策

歐盟計劃向來自外國的小包裹,徵收每件2歐元的手續費,預料中國電商平台將受到影響。此外,日本據報考慮對小額包裹免稅政策進行審查。

歐盟貿易專員謝夫喬維奇向歐洲議會提交有關議案,指收費將由電商平台承擔,用於補貼海關加強檢查的行政支出,寄送給個人消費者的包裹將收取2歐元,寄往倉庫的收取0.5歐元。他強調並非稅收,而是合理的管理費用。

報道指,收費針對單價低於150歐元的「低價包裹」,這些小額包裹目前可免稅進入歐盟,成為大量中國電商平台用以規避關稅、實現價格優勢的重要通道。數據顯示,去年進入歐盟市場的低價包裹有約46億件,平均每秒超過145件,其中91%來自中國。

日本方面,如果免稅政策修改,從中國時尚品牌SHEIN(希音)和拼多多旗下Temu購買商品運往日本時,可能需要繳納日本的銷售稅,稅率大多為10%。

日本堅持要求全面廢除 周五展開第3輪協商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兼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表示,對美國貿易協商的要求不變,堅持要求美國全面廢除關稅,並預計周五(23日)與美國官員展開美國第3輪貿易協商。

赤澤亮正周二(20日)表示,美國「對等關稅」﹑汽車﹑零部件﹑鋼鐵及鋁材的一系列關稅令人遺憾,但日本要求不變,促請美國全面廢除所有關稅。他指美日官員周一(19日)起舉行工作層面貿易會議,部長級會面仍未決定時間。

不過,日本經濟新聞上周報道,日本政府可能降低要求至減少而非全面廢除關稅。另外,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出,日本考慮提出增加進口美國粟米及大豆﹑造船業加強技術合作及調整進口車輛檢查標準等方案,換取美國貿易協議讓步。

美國官員則被指向日本媒體透露,華府正施壓希望與日本盡快達成貿易協議,指雙方愈早達成協議愈好,聲稱迅速完成協議將使日本更有優勢。官員認為美日本周料難有新協議公布,重申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會作最終決定。

共同社報道,赤澤亮正預計本周將出訪美國,出席相信由周五起舉行的美日第3輪協商。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預計出席,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自加拿大舉行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峰會後將返美參與。

同時,G7財長峰會中,日本財相加藤勝信將與貝森特會面,估計將磋商匯率問題。加藤勝信周二表示,美日同意匯率需由市場決定,指貨幣市場過度波動將不利經濟及金融,稱將與貝森特在此基礎下商討包括匯率在內的眾多雙邊議題。

米價高企 農林大臣稱從不買米 支持者送米多到夠賣

日本近月米價持續高企,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出席地方籌款活動時,卻自爆他從來不用買米,因支持者送贈的大米數量多到甚至足夠出售。外界批評江藤拓的言論,忽視民眾生活負擔加重的苦況。

江藤拓周日(18日)出席自民黨佐賀縣聯盟的政治籌款聚會時,提到自己從來沒有買過米。

他表示支持者送了很多米給他,這些米豆存放於其寓所的食品儲藏庫內,簡直多到可以出售。

日本於4月28日至5月4日期間,全國超市出售的5公斤米平均價格為4,214日圓(約227港元)。雖然上述價格為過去18周以來首現跌幅,但價格仍比2024年同期高出兩倍。

因此江藤拓的言論引起很大爭議。外界質疑,日本民眾正陷於生活負擔加重的苦況之際,江藤拓作為應致力穩定米價的官員,卻發表上述言論為不妥。

江藤拓周一(19日)解釋,他周日指家中的大米多到可以出售只是言過其實。他承認自己沒有充分體諒消費者,理應遭受批評。但他表明不會請辭,稱希望通過得出結果來回應。

另外,共同社上周六(17日)至周日(18日)舉行電話民調,結果顯示首相石破茂內閣支持率為27.4%,較4月的調查下跌5.2個百分點。

民調反映民眾不滿石破內閣的經濟政策。73.2%受訪者要求減稅或廢除消費稅;87.1%的受訪者認為政府應對大米價格上漲的措施不充分;74.3%受訪者無法期待石破內閣與美國的關稅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