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多地戲院爆滿,河南南陽有市民為了全家人一起入場睇戲,不惜買企位再自行擔凳仔。事主直言,睇戲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
事主透露,他全家當天去看《熊出没伴我熊芯》,由於一行人數眾多,加上無提前訂票,最後他一個人買不到票。為了入場,於是買了企位。除了他以外,有些觀眾也這樣做,「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覺得很好玩」。戲院方面今日(26日)回應,由於當時該場次的票已售罄,事主自行向職員提出買企位要求。
「熊出没」系列電影長駐內地的春節檔,被認為是親子活動的必選項目之一。
新聞,股市,IPO,政治,中美,股票,事時
今年春節多地戲院爆滿,河南南陽有市民為了全家人一起入場睇戲,不惜買企位再自行擔凳仔。事主直言,睇戲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用這種方式。
事主透露,他全家當天去看《熊出没伴我熊芯》,由於一行人數眾多,加上無提前訂票,最後他一個人買不到票。為了入場,於是買了企位。除了他以外,有些觀眾也這樣做,「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覺得很好玩」。戲院方面今日(26日)回應,由於當時該場次的票已售罄,事主自行向職員提出買企位要求。
「熊出没」系列電影長駐內地的春節檔,被認為是親子活動的必選項目之一。
中央網信辦啟動專項行動,春節期間查處宣揚天價年終獎等刻意炫富的網絡資訊,整治賭博詐騙、涉疫謠言,並嚴管「農媛」、「酒店媛」(一般指穿著性感裝束,借用不同場合及活動假扮名媛,以博取公眾關注甚至賣貨賺錢的女網紅)等低俗人設。
「清朗·2023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專項行持續一個月,公布當日展開,至2月底結束,列出6個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鞏固「飯圈」(粉絲團體)治理成果,關注春節晚會等情況,整治藉機挑唆粉絲群體攻擊對立等問題,防止緋聞八卦、隱私爆料等信息佔用公共平台資源,另集中整治各類不良網紅問題。
二是嚴肅查處網絡炫富,集中清理借天價年夜飯、天價年終獎、瀑布式壓歲錢、頂級豪宅、天價彩禮等刻意炫耀奢侈生活的圖文影片資訊,並排查處置刻意展示暴飲暴食、大吃大喝畫面,宣揚鋪張浪費的信息。三是查處賭博詐騙等違法行為,清理賭博引流信息,整治借「春運紅包補貼」等名義展開網絡詐騙。
四是加大封建迷信和不良現象整治力度,清理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習的帖文、影片,嚴管借低俗著裝、露骨動作等方式打造「酒店媛」、「農媛」、「雪媛」、「外賣媛」等各類低俗人設。五是嚴管網絡欺凌、網絡沉迷,清理惡搞未成年人的影片內容,以及利用遊戲直播等渠道向未成年人傳播低俗信息。
最後是重點整治涉經濟民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等領域造謠傳謠行為,查處編造春節疫情走勢、杜撰最新防疫政策等問題,防止誤導公眾,造成社會恐慌。
內媒報道,為保障春節後企業迅速復工復產,緩解用工緊缺矛盾,省外流入人口居全國第二的浙江,率先開啟春節前「逆向招工」 。
《溫州日報》16日報道,14日當地16家企業攜2700餘崗位組團赴貴州「搶人才」,所涉崗位以經營管理和各類專業技術崗為主,共包括96個工種,涵蓋新能源、汽車配件、餐飲服務、家政養老等,其中不乏高薪崗位。
據溫州市人社局消息,為「保用工促就業」,今年元旦春節期間,該市計劃開展近百場系列現場招聘會,預計三千余家企業參會,提供20萬余個崗位。 其中年初計劃前往貴州、四川、江西、雲南等7大省23個地區開展勞務協作39場,預計帶去1.4萬個崗位。
動作更快的「世界超市」浙江義烏市,已經用包車包機等形式接來了今年首批新員工。據《浙江日報》日前報道,去年12月下旬,義烏市人社局通過摸排企業,收集崗位需求2433個,並與全國176個勞務協作站開展對接工作,開通跨省「就業直通車」,去當地招聘接人。 1月10日上午,載有近50名雲南省怒江籍務工人員的大巴車抵達義烏,這也是今年浙江抵達的首趟招工專車。
浙江嘉興市人社局亦採取縣市聯動招聘方式,組織海寧市、桐鄉市、平湖市、海鹽縣等相關部門,赴雲南、河南等省開展勞務協作對接,搶抓春節前員工返鄉在家「黃金期」。據悉,此次跨省招工團共組織55家企業帶去5萬余個崗位,共吸引4900餘名求職者應聘求職,1100餘名求職者簽訂來嘉就業意向。
中港正式通關,終可實現期待逾3年的兩地人員免檢疫往來。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永遠榮譽會長麥美儀指,商界已苦等了3年多,才等到市面暢旺的情境。早前好幾個大節假日,各界都感到擔憂,但今年農曆新年或將全面通關,商界再無後顧之憂,各界都期待新春來臨。
麥美儀稱,港商於通關初期對返內地暫未有太大需求,主因臨近農曆新年,內地大部份廠房早已開始「收爐」,預計最快也要春節後才會返內地洽談生意。
香港中華總商會常務會董莊成鑫表示,商會會員大多對通關抱正面態度,兩地經濟流動將陸續復常,惟預期需要1個季度才能見到通關的果效,整體經濟活動需時1年才能回復至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期間,有不少專營醫療用品的公司紛紛自設廠房,製作標榜「香港製造」的口罩或消毒液等。莊成鑫表示這類公司屬疫情中最受惠的一群,惟隨疫情緩和,他們也要開始想辦法如何在疫後繼續生存。
另外,對於社會上有聲音指,通關或令內地「水貨客」重臨香港,繼而推高本地物價。麥美儀對此表示不擔憂,因通關初期兩地口岸均有海關關員嚴查旅客行李,不會有人以身試法,「即使有想賺錢的水貨客,相信他們也不急於一時。」
內地春運即將開啓,是疫情三年以來,首次正面應對防疫政策重大調整後的返鄉客流。國家衛健委擔心,城鄉之間的人口大規模流動,會導致新冠病毒快速傳播,如何應對農村地區的感染高峰,成為巨大的挑戰。
國家衛健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接受央視專訪時表示,疫情三年以來很多人沒有回家過年,今年可以返鄉過節探親,恐出現報復性的城市人流高峰湧向農村,擔心人均醫療資源有限的農村地區將爆發新一輪疫情。
焦雅輝指出,為應對到來的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全國的醫療衛生系統嚴陣以待,盡最大努力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對農村地區來說,最主要的是保證藥物供應,且供應量要涵蓋春運的時間段甚至還要長。另外,要做好重症患者的轉運工作,最起碼能夠轉到縣醫院來救治。
她説,已要求縣、鄉單位組織車輛,一旦有轉運需要,能夠有交通工具把患者盡快轉到縣醫院。另外,當局形成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對口幫扶縣醫院。一方面是遠程;一方面派有經驗的醫務人員駐點在縣醫院,準備接收重症。
焦雅輝表示,急性傳染病有它的規律,在急性感染高峰後,第一周到第二周是最艱難的,「現在其實不同的城市正在經歷急診和重症的高峰,可能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隨著這一波感染高峰過去,往後就會出現往下走的趨勢。
內地優化出入境政策後,入境機票「量價齊漲」。分析認為,疫情期間積壓大量探親需求,預計第一波回國探親的客流高峰將在春節前來臨。
在取消入境隔離的大背景下,內地入境需求比出境上漲更快。攜程數據顯示,12月27日上午,中國內地入境機票訂單比26日同期增長412%,是出境機票訂單漲幅的1.6倍。入境需求增長也帶動機票價格上漲,該平台27日入境機票平均價格按月上漲8.6%。
《北京商報》引述同程研究院分析表示,疫情期間,海外務工人員、留學生及華人華僑積累大量探親需求,預計第一波回國探親的客流高峰將在春節前來臨。
不過,居高的入境機票價格讓不少人處於暫時觀望狀態,特別是直航的匱乏讓不少旅客處於觀望中。
在日本大阪的中國留學生陳蘭表示,雖然回國入境政策優化自己很心動,但目前每周由大阪飛北京的航班只有2、3天,一方面不是直航,需分別在東京、首爾等地轉機,另一方面單程動輒上萬元的價格也讓她望而卻步。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表示,出入境政策調整有利於促進國際航班有序恢復,短期內出入境旅客量將會有所回升。隨著出入境機票供需關係逐步正常化,將帶動國際機票整體價格逐漸降低。
「相對疫情之前的平均價格,目前國際機票價格依然處於高位,整體國際航班仍需一定時間恢復至正常水平。」蘭翔表示,日韓、東南亞等航班數量多的航線,機票價格可能上漲。隨著政策落地和航司運營能力的恢復,2023年暑期或將迎來出入境高峰。
南韓政府預計將於本月23日公布室內戴口罩規定等防疫調整措施,韓媒報道,政府傾向分兩階段解除室內口罩令,最快在明年春節前實施。
政府已於今年9月取消室外強制戴口罩的規定,但室內口罩令仍維持。韓聯社報道,目前多數意見認為可在明年1月中至農曆春節前開始放寬室內口罩令,但按照疫情變化,仍可能延後。
官員表示,政府計劃第一階段除醫療機構、公共交通工具等人群密集接觸的密閉空間外,其他場所「必須戴口罩」的規定,將改為「建議」,第二階段則全面解除。
第一階段料最快在明年1月21日前實施
未成年者居多的學校、幼稚園都屬第一階段放寬範圍,高齡人士經常出入的超市等則仍在討論。官員指,也有意見認為餐廳、幼稚園等場所應另行歸類,採取三階段放寬,保留後續專家會議的討論空間。
第一階段實施時間,最快在明年1月21日之前,作為給國民的「春節禮物」。參與國家傳染病危機因應諮詢委員會會議的專家指出,目前預測冬季疫情可能在1月中見頂,因此考慮以此作為放寬口罩規定的時間。
有衛生官員認為,近期疫情仍有可能擴散,預計周一(19日)召開的諮詢委員會發表的疫情預測,將是重要指標。指標包括,新增確診數與基本再生指數、重症病床使用率、新增重症患者數、高風險族群疫苗接種率等。
南韓本周單日新增確診數維持在6萬至8萬多例,平均一天新增6.5萬例,主要是Omicron新型變異病毒株BN.1擴散快,加上病毒型傳染病好發於冬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