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豪突被結束《明報》專欄 稱屬「非常和平的分手」

政府本月曾先後兩次發聲明,指前港台節目《頭條新聞》主持曾志豪在《明報》撰寫的評論文章混淆視聽。曾志豪今早(30日)在其Facebook放上文章連結,他在「我的最後一篇《明報》稿」中,提到有負責人告訴其不用再寫,形容是「雖不甘心,但卻是非常和平的分手」,又稱「儘管後來我再向管理層追問原因,但說實在,追問只是例行公事。」他在文章開端提到專欄停止原因,並指再失去一個專欄亦無需過問。

本月港府兩發聲明回應
翻查資料,政府本月曾兩次發聲明譴責曾志豪在《明報》的評論文章。其中一則為本月2日刊登,題為「為甚麼愛國學生也變『黑暴』?」保安局當日下午發聲明指,文章作者將本港近日試圖煽動針對中央的活動,與內地的「一些事情」刻意混為一談,混淆視聽,企圖淡化在香港出現的不穩定徵兆,令市民降低對被煽動參與涉嫌危害國家安全活動的警覺性,對此深表遺憾。

另外一則為本月16日在《明報》刊登,題為「以科學讓Google安心出行」文中提到港府在確診數破萬宗時,取消取消「安心出行」的決策,充滿政治計算,並引申Google錯誤香港國歌事件,政府一味要求Google更改搜尋結果,而未想透過運作演算原理解決方法。港府當晚發聲明,指相關評論偏頗,混淆視聽,批評作者借用其他例子,企圖與是次國歌事件損害民族尊嚴的事件相提並論,「引喻失義,必須指正」。

《明報》再刊立場偏頗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斥作者混淆視聽

《明報》今日(16日)刊登一篇評論文章,作者曾志豪就近日熱點話題,包括撤銷「安心出行」和Google檢索國歌結果作出偏頗評論,混淆視聽。特區政府晚上發表聲明,對作者接連在《明報》發表誤導、偏頗評論表示遺憾。

政府發言人強調,一些言論把不用掃描「安心出行」二維碼與刪除「安心出行」流動程式混為一談,並不可取。發言人呼籲巿民繼續善用該流動應用程式,政府亦會繼續因應疫情的最新發展,按照科學數據分析等因素,持續精準地調整和優化防疫抗疫措施,讓市民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繼續有序復常。

發言人又指,評論文章作者認為網絡搜尋引擎有運作演算原理,政府官員要求Google更改搜尋結果不是科學精神,突顯作者雖自稱時事評論員,卻未能清楚認知事情的嚴重性。事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只有一首,就是《義勇軍進行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所有人都應當尊重和維護國歌,這是大是大非問題。任何人企圖用其他歌曲去混淆,都是不對的。作者借用其他例子,企圖與是次損害民族尊嚴的事件相提並論,引喻失義,必須指正。

發言人強調,每個網絡搜尋引擎都有其獨特演算法,但當這些自動的演算法令至出現將一首和「港獨」示威有密切關連的歌曲錯誤顯示為國歌時,予以糾正是應有之義。據理解,有關網絡搜尋引擎亦有能力移除錯誤信息。政府會繼續跟有關網絡搜尋引擎進行交涉,以糾正相關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