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李強作重要講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李克強、李強、趙樂際、王滬寧、韓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重要講話中總結2022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3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對明年經濟工作作了部署。李強作總結講話。

會議認為,今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我們勝利召開黨的二十大,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砥礪前行,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衝擊,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改革開放全面深化,就業物價基本平穩,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成績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外部環境動盪不安,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加深。但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明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要堅定做好經濟工作的信心。

會議認為,過去5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我們經受了世界變局加快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有效守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國經濟大船乘風破浪向前。新時代1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轉向高質量發展的10年。我們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更高歷史起點上。

會議指出,做好經濟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系統觀念、底線思維,把實踐作為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堅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依法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恪守契約精神,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要加大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下沉,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

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並舉。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方式,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着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在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過程中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要有力統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和能力,加快引進高端人才。

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時有效緩解結構性物價上漲給部分困難群眾帶來的影響。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穩妥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適時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政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少子化。

會議強調,明年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挑戰很多,要堅持系統觀念、守正創新。要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因時因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認真落實新階段疫情防控各項舉措,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重點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礎性疾病群體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更好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要更好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種方式和渠道擴大內需。要更好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強全局觀,加強與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要更好統籌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既要做好當前工作,又要為今後發展做好銜接。

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擴大國內需求。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要通過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加快實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聯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要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積極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能源資源等產品進口。

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製造業重點產業鏈,找準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製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於開闢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企核心競爭力。堅持分類改革方向,處理好國企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關係。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場化機制運營。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各級領導幹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要擴大市場准入,加大現代服務業領域開放力度。要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保障外資企業依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招投標、標準制定,加大知識產權和外商投資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要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數字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等高標準經貿協議,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要為外商來華從事貿易投資洽談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動外資標誌性項目落地建設。

五是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推動行業重組併購,有效防範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同時要堅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要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問題,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要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集中統一領導。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謀劃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美麗中國。

會議強調,對於我們這麼大的經濟體而言,保持經濟平穩運行至關重要。要着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注重圍繞市場主體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實施方式,增強時效性和精準性。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尊重市場規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要着力發展實體經濟,依靠創新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縱深發展,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的創新創造潛能。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提升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圍繞經濟發展和民生急需,推動補短板重大項目建設,着力消除制約居民消費的不利因素。加強金融、地方債務風險防控,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要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更大力度促進外資穩存量、擴增量,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增長點。要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兜牢基本民生底線,支持引導社會力量增加多元供給,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會議要求,要準確把握明年經濟工作部署要求,敢擔當,善作為,察實情,創造性抓好貫徹落實,努力實現明年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要穩妥處置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維護經濟金融和社會大局穩定。要按照黨中央部署,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強統籌銜接,有序組織實施,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要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強化市場保供穩價,加強煤電油氣運調節,確保群眾溫暖安全過冬。保障好因疫因災遇困群眾和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強化安全生產整治,堅決防範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會議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和各級領導幹部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關於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意識做好經濟工作。新班子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加強學習,成為行家裏手、內行領導。要堅持真抓實幹,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科學精準問責,為擔當者擔當。

會議號召,全黨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貢獻。

黨和國家有關領導同志出席會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政主要負責同志,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有關人民團體、中央管理的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中央軍委機關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李克強:隨著防疫優化中國經濟增速會持續回升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安徽省會晤參加第七次「1+6」圓桌對話會的主要國際經濟組織負責人時表示,隨著防疫優化措施落實,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持續回升。

李克強稱,中國實現穩就業,穩物價,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隨著優化調整防疫政策10條措施的落實,中國經濟增速將會持續回升。

他還指,中國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公平貿易;中國歡迎各國企業擴大對華投資合作。

李克強周四至周五在安徽黃山與世界銀行行長馬爾帕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伊維拉、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洪博、OECD秘書長科爾曼和金融穩定理事會主席諾特舉行圓桌對話會。

李克強:保持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利益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八輪中日企業家和前高官對話會上發表視像致辭,表示中日是搬不走的鄰居,保持中日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雙方利益,有利於兩國人民的福祉,也有利於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李克強表示,中日同為世界主要經濟體,共同利益與合作空間廣泛。面向未來,雙方要致力於和平友好共處,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確立的各項原則,客觀理性看待對方發展,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維護和平的外部環境、穩定的周邊環境,實現中日和地區國家的共同發展。

李克強指出,雙方可以發揮互補優勢,結合各自國家發展需要,持續推進和深化經貿合作。中方願同日方在數字經濟、綠色發展、財政金融、醫療養老、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等方面加強對話合作,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李克強強調,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開放的大門沒有理由也決不會關上。中方堅持自由貿易、公平貿易,致力於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各類企業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中國始終是世界的大市場和各國投資的熱土,歡迎包括日企在內的各國企業繼續擴大對華合作。

李克強國常會提降準 幾時?影響幾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本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本次會議部署了六項任務,當中包括「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出乎意料。分析料降準幅度最高或及0.5個百分點,時間或於12月進行,到底今次潛在降準會帶來甚麼影響?

事實上,在國常會前一日(2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就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穩經濟大盤政策措施落實工作。該座談會就可見端倪,中金發表報告指,信貸工作座談會強調「主動靠前發力」、「擴大中長期貸款投放,推動加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政策信號明確。

降準預期支持信貸發力

今年5月、8月兩次信貸座談會召開後,當月貸款投放量均明顯超出市場預期,因此中金預計,11至12月信貸也有望多增。此次國常會提及降準,旨在配合支持年底信貸發力,緩解近期流動性波動帶來的干擾。中金又預計,降準幅度介乎0.25至0.5個百分點,時間可能在12月上旬,釋放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10,000億元資金,不排除部分置換12月16日到期的5,000億元MLF。近期信貸重點支持的領域可能包括房地產、基建、製造業、設備更新、小微企業等。

普惠小微存量利率有望下調

2022年9月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4.72%,相比2021年底下行38個點子,相比2019年底已下行近200個點子,下行速度較快。國常會提到「引導銀行對普惠小微存量貸款適度讓利」,中金認為可能的方式是通過降低存量小微企業貸款利率10至20個點子,減輕小微企業利息負擔,特別是較早的借款,降低近期疫情對還款壓力的影響。降息方式的選擇上,除了通過LPR下調之外,還可能通過銀行直接調整存量利率的方式實現。

國常會:加大對民企發債支持力度 適時適度運用降准等幣策工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抓實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全面落地見效,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

據央視新聞報道,會議指出,各地各部門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紮實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為扭轉二季度前期經濟下滑態勢、穩住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四季度經濟運行對全年經濟十分重要,當前是鞏固經濟回穩向上基礎的關鍵時間點。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較好結果。前期推出財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政策效應正在顯現,還有很大潛力,同時各地情況有差異,有部分沒落到位,要繼續狠抓落實。

一是重要項目協調機制要繼續高效運轉,推動重大項目加快資金支付和建設,帶動民營企業等社會資本投資,年內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加強監管,打造質量安全工程。

二是對設備更新改造,要在已基本完成貸款簽約基礎上,把工作重點轉向專項再貸款發放和財政貼息撥付,督促加快設備購置和改造。

三是穩定和擴大消費。支持平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電商、快遞網絡暢通。落實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推進保交樓專項借款儘快全面落到項目,激勵商業銀行新發放保交樓貸款,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四是持續保障交通物流暢通。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要不間斷協調,保障主幹道和微循環暢通,保障港口等集疏運正常運行,及時打通堵點,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進出口通暢。

五是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引導銀行對普惠小微存量貸款適度讓利,繼續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務,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適時適度運用降准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六是做好困難群眾、失業人員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兜牢基本民生底線。加大農民工工資拖欠治理力度,保障及時足額支付。

會議強調,要強化督導和服務。11月底前,國務院各督導工作組赴有關地方,對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督導,協調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困難和問題。

澳洲總理會李克強 讚雙方對話「有建設性」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今天讚許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會面很「正面」。這是兩國領袖2019年以來第一次面會。

艾班尼斯的工黨政府亟思為冰凍的澳中關係破冰,昨晚他在柬埔寨金邊舉行的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峰會晚宴上,與李克強交談。

艾班尼斯今天告訴記者:「我跟李總理有很棒的對話,非常正面又有建設性。」

澳洲近幾年在保守派前政府任內,與北京的關係落入谷底。

中國制裁若干從澳洲進口的商品,並憤怒回應澳洲呼籲國際調查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源頭。

前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2019年與李克強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是兩國領袖最近一次對話。

李克強金邊晤李顯龍 冀增兩國直航航班便利人員往來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金邊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期間,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會晤。李克強稱,願意增加中新之間的直航航班,便利雙方人員往來。

李克強表示,新加坡是中國的重要外資來源國,雙邊貿易額有望實現新的突破。希望雙方早日達成自貿協定升級後續談判,共同落實好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設規劃,建設好天津生態城,打造雙邊合作旗艦項目,切實維護產業鏈及供應鏈安全暢通,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

中方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優化防控措施,願增加中新之間的直航航班,更好便利雙方人員往來,並為新加坡留學生返華復課積極提供便利。

李顯龍表示,儘管地區和國際形勢發生很大變化,但新中友誼與合作沒有改變,新方願同中方用好兩國合作平台,深化自由貿易、數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

李克強:中國經濟呈回穩向上態勢 繼續推動穩經濟措施全面落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在上合組織視頻會議介紹中國經濟時表示,將繼續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全面落地,充分顯效,有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更好結果。

央視新聞報道,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今日召開,李克強主持會議。李克強表示,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一度面臨超預期下行壓力,國務院及時果斷出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經過努力,中國經濟呈現回穩向上的態勢。

他稱,中國將堅持改革開放基本國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同各方攜手共促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繁榮,願繼續深化同上合組織各方的合作。

李克強: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促消費恢復成主拉動力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推動擴投資促消費政策加快見效,財政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設備更新改造,要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還要促進消費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

央視新聞報道,會議指出,要推動擴投資促消費政策加快見效。擴大以工代賑以促就業增收入帶消費,將消費類設備更新改造納入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支持範圍。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會議要求,深入落實製造業增量留抵稅額即申即退,支持企業紓困和發展。同時強化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退稅服務,確保應退盡退快退,保市場主體、保就業和民生。部署持續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推動經濟進一步回穩向上。

李克強:當前經濟正回穩向上 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

內地延期公布第三季 GDP 等重磅經濟數據,繼發改委預告三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後,總理李克強昨日(17日)也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正回穩向上,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他還強調,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

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10 月 17 日上午,李克強來到他所在的黨的二十大甘肅省代表團參加討論。

他提到,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當前中國經濟正回穩向上,要深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李克強又表示,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弘揚企業家精神。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打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推進依法行政,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李克強還表示,完全贊成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的報告。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闡述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等重大問題,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了戰略部署,是指引未來的綱領性文獻。

李克強說,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舉世矚目成就,是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取得的。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必須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

李克強說,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 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幹字當頭、擔當進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