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2022年12月31日報道稱,鋰已成為人類社會向清潔能源轉型的重要原料。它被用於製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以及家庭備用電源,或在風能、太陽能發電廠中儲存過剩電能的固定電池。澳大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大的鋰來源國:它是全球鋰開採量最多的國家和第一大出口國。
報道稱,鋰是一種越來越珍貴的資源,並且正在成為澳大利亞的「新黃金」。
在澳大利亞工業、科技部發布的一份關於原料和自然資源貿易情況的報告中,澳大利亞政府詳細介紹了鋰(及其他原料)市場的現狀和前景。該報告指出,2022/2023財年澳大利亞鋰出口收入將超過160億美元,是上一年出口額的3倍多,幾乎是2020/2021財年出口額的15倍。
鋰已成為該國出口中第六重要的原料,出口額超過原油,位於黃金(出口額約為267億美元)之後。
報道稱,着眼未來幾年的預期顯示,澳大利亞的鋰出口額將超過黃金。在本財年,鋰將佔澳大利亞商品出口總額的3.5%。
報道指出,澳大利亞2023年的黃金出口預期將有所下降,回落到與2021年相近的水平。與此同時,由於對鋰電池的需求不斷增長,鋰出口將繼續增長(儘管增速將低於今年)。
澳大利亞預計,未來兩年,鋰需求將增長40%以上,2024年將達到109.1萬噸碳酸鋰當量(L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