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關稅下美國怨聲載道 世界冀美方踐行承諾

中美倫敦會談取得進展,官媒《環球時報》發文稱,在關稅風暴下,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首當其衝,怨聲載道。美方應吸取教訓,糾正錯誤做法,世界期待美方以行踐諾。

希望美方拿出誠信、履行共識

文中稱,目前本次會議的具體細節還沒有公布,但雙方在會後都表達了積極態度。中方一再強調,對經貿磋商是有誠意的,也是有原則的。中國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希望美方拿出恪守承諾的誠信精神和切實履行共識的努力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維護來之不易的對話成果。

文中稱,對美方來說,排除各種干擾甚至破壞,尤為重要。日內瓦會談後中美經貿關係一度重陷僵局,根本原因就是美方一些人仍抱持著零和博弈思維和冷戰邏輯,對中美雙方的互信造成損害。而在關稅風暴下,美國企業和消費者首當其衝,怨聲載道。美方應當吸取其中教訓,糾正錯誤做法。

此外,除了高關稅,美方近年來出台的對華歧視性限制措施同樣阻礙了兩國企業正常經貿往來,也限制了美方對華貨物出口潛力,導致美國企業錯失中國市場機遇。希望美方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把握好中美對話磋商的契機,撤銷對中國實施的消極舉措,真正讓兩國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強大勢能得到釋放。共同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是中美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從日內瓦到倫敦,外界期待中美沿著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向,邁出妥處分歧、深化互信、合作共贏的新步伐。

文中還提到,此前美方多次出爾反爾,甚至在達成初步共識後又單方面加碼施壓,這種言而無信的表現,是中美關係不確定性的主要來源。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環球時報》:能否聘請英國律師 中國法律說了算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勾結外國勢力案,有關黎智英案聘請海外大律師問題,特區政府早前提請人大釋法。內地《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指此案涉及國家安全的特殊案件,香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認為釋法將成為未來處理同類案件的規範依據,形容此事是「中國法律說了算」,又指黎智英聘請外國大狀是「給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出難題,幻想逃避應有懲治」。

黎智英給國安法出難題 幻想逃避應有懲治
社評指,黎智英其中一項罪名是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案件涉及複雜涉外的證據及重大的國安利益。而在2019年修例風波中,黎智英勾結英美等外部勢力扮演了什麼角色「大家都知道」,質疑黎智英團夥為何非要聘用沒有本地全面執業資格的英國律師,顯然不是因為香港律師界無人,這是對《國安法》的實施「出難題」,幻想逃避應有懲治,並借機製造出一個爭議話題,向境外勢力展示自己最後的「價值」,但指這種圖謀妄想不可能得逞,美國及西方政客左右不了香港特區內部事務,他們也無權過問香港特區治理過程的任何法治實踐,只有中國法律是最後的依據。

確保「一國兩制」實踐需排除外部勢力的干擾
社評又指出,由於香港《國安法》是新法,實施過程中出現一些條文理解與細則上的模糊地帶,認為這是很正常,而釋法將避免相關爭議反覆出現。然而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尚未作出決定時,一些西方輿論就「再次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宣稱釋法將破壞香港自治和司法獨立,影響黎智英案的「公平審訊」,但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及基本法框架下的司法獨立,恰恰要排除外部勢力的干擾,確保中國法律說了算。釋法所體現的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關係的良性互動,本來就是「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中的應有之義。

文中又指,香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普遍期待通過人大釋法息紛止爭,澄清立法原意,堵塞國安案件洩密與外部干預的制度漏洞」。

胡錫進籲恢復自由跨省流動:我們該把已弱化新冠當成流感

內地多個城市陸續縮減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的場所,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認為,「恢復正常生活的大方向已然十分明確」,但要恢復經濟,「恢復人員自由跨省流動至關重要」,呼籲允許所有健康碼綠碼人員在全國自由流動,並對跨省入城人士「堅決停止居家隔離」,強調「不要繼續以限制人員流動作為維護各地社會面安全的代價」。

胡錫進:不放寬跨省入城限制 恐銷蝕放開封控效果
胡錫進表示,目前一些地方仍要求跨省入城人員3日或5日嚴測核酸,且不得參與聚集等,「我個人認為這個規定有必要進一步放鬆」。他認為,跨省進入一個城市,做3日核酸可以理解,但應在第一次核酸結果陰性後允許堂食和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之後邊活動邊檢測,而不應「靜下來」等待檢測結果;又建議各地重要機構、大型活動組織者更多採用抗原快測,保障工作平台及活動現場的安全,「如果三至五天不能活動,意味著人們根本無法出差,跨省參加各種活動,那會很大程度上銷蝕放開封控的實際效果」。

胡錫進又稱,「每個人都做好自己個人和家人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而且「我們到了改變認識和觀念的時候,今後在生活中我們該把已經弱化的新冠當成流感來對待了。我們要一邊繼續防控,一邊擁抱新的生活」。

環時前記者付國豪於去年10月去世 曾在香港機場遇襲

內地官媒環球時報前記者付國豪父親透露,付國豪已於去年10月因抑鬱症去世。付國豪2019年8月在香港國際機場遇襲,他曾表態「我支持香港警察」。

澎湃新聞報道,今日晚間,環球時報前記者付國豪的父親通過社交網絡發布消息:「知名愛國愛港記者付國豪於2021年10月25日晚間因病去逝,逝年三十周歲。另,英雄記者付國豪的骨灰已經於2022年5月安放在天津憩園,墓碑上刻著:無限追息四個大字。」

澎湃新聞稱,從付國豪多位親友處確認,付國豪已經於去年10月去世,並安葬在家鄉天津,付國豪的父親一直在壓抑自己的心情,希望各界不要再打擾家人。

2019年8月時任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在香港國際機場被多名示威者禁錮和襲擊。付國豪被示威者綁在行李車上時,曾對示威者說「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

警方其後拘捕4人,其中3人暴動罪成,被判囚4年3個月至5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