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希諾指首個國產mRNA疫苗臨床取得積極數據 股價升5%

內地疫苗研發公司康希諾 (06185) 昨日(5日)發表公告指,實驗性mRNA新冠加強型疫苗在臨床試驗中取得積極的階段性數據,注射該疫苗28天後,成人體內對BA.1 Omicron的抗體水平是滅活疫苗組的23倍。

這是中國首批基於mRNA技術的潛在國產疫苗的首個早期數據。康希諾在提交給港交所的一份文件中說,在一項針對433名18歲及以上已完成三針滅活疫苗接種的成年人的試驗中,測試了一種名為CS-2034的加強型mRNA疫苗。

注射mRNA疫苗後28天,接種CS-2034組的成人體內對原始武漢毒株的病毒中和抗體水平是滅活疫苗組的27倍,對BA.1 Omicron的抗體水平是滅活疫苗組的23倍。

截至週五11:03,康希諾港股升逾5%,報72.7。

3成港人疫下外遊染新冠 應出發至少兩周前接種疫苗加強劑

香港人熱愛旅行,即使新冠肺炎肆虐疫情期間仍有不少人外遊。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最新的調查發現,近3成受訪港人或其親友曾在疫情期間外遊時感染新冠肺炎,英國更成「外遊染疫重災區」。農曆新年長假將至,逾半受訪者計劃於未來半年外遊,但大部份人打算外遊時不戴口罩,部分人更「預咗中招」﹗究竟外遊前應如何做足準備以應對新冠肺炎?

3成港人外遊染疫 阻行程、延回港

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委託香港民意研究所於12月初訪問逾650名18-50歲市民,結果顯示75%受訪者或親友曾於疫情期間外遊;當中27%在外遊時染疫、四分一人更於抵步7天内染疫

近7成外遊打算不戴口罩

雖然前車可鑒,加上各地疫情升溫,仍無阻港人外遊決心。52%受訪者表示計劃於未來6個月外遊,其中67%計劃前往日本,其次是台灣(30%)。不過,三分二受訪者表示在外地時如當地沒有規定,不會戴口罩、不少人更「預咗中招」、或以為新冠康復者再染疫時,徵狀會較輕微,甚至沒有徵狀。

Omicron仍肆虐 逾500變種 二次感染更嚴重

鑒於Omicron變種病毒仍於全球肆虐,世界衞生組織警告,Omicron出現逾500個可高度傳播的亞系變種病毒,稍有鬆懈或致大量死亡個案。

研究亦發現,Omicron BA.4/BA.5較BA.2更具「免疫逃逸」能力,感染後的免疫有效期或短至28天,即康復者有機會再受感染。二次感染人士的死亡、住院及出現後遺症風險,均較首次感染人士高1.6 – 3倍。此外,外遊染疫不但大大影響行程、回港後需隔離及不能上班上課,即使無病徵或病徵輕微,均可引致長新冠,可增加心血管病風險達63%。

為外遊做足準備 至少14天前接種加強劑

為減低感染風險,市民於外遊前應準備足夠的防疫物品及藥物,了解當地疫情發展及防疫措施。是次調查指出,僅少數受訪者會於外遊前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亦對最佳接種期存誤解。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召集人龐朝輝醫生強調:「接種疫苗後需至少14天方能發揮有效保護。曾感染人士不要以為『無敵』,因為感染後的抗體會隨時間下跌,故外遊前亦應接種疫苗加強劑。」

此外,外遊時應時刻保持衞生,避免到人多擠逼的地方、保持適當社交距離及於人多及空氣不流通地方佩戴口罩;勤換口罩,如情況許可,每次除下口罩後應更換新口罩。如感到不適,應盡快求診及做檢測。

二價疫苗可作3/4/5針 進一步提高保護

針對Omicron變種病毒,復必泰原始病毒株及復必泰Omicron BA.4-5二價疫苗日前已獲註冊成為香港藥劑製品,香港市民一如既往可透過政府的疫苗接種計劃接種,費用全免;而非香港居民日後可在香港的醫療機構或診所自費接種。二價疫苗包含原始病毒株、BA.4 及 BA.5變種病毒的基因序列,正正能有效應對本港現時最主流的變種病毒株。第2/3期臨床研究顯示,55歲以上參與者在接種二價疫苗作第4針1個月後,其中和抗體水平較接種前上升13倍 (接種原始疫苗僅上升3倍),反映接種二價疫苗能進一步提高保護。

根據聯合科學委員會最新建議,18歲或以上人士可選擇二價疫苗作第3、4、5針接種;不論曾接種科興或復必泰疫苗,均可「溝針」二價疫苗。其實,外遊無非是為求開心,故此,已接種至少2劑疫苗及新冠康復者,均應按照建議疫苗接種間隔,及早於出發前接種二價疫苗。

資訊由病人醫護權益協進會提供,復星醫藥支持。

美國紐約州兒童流感死亡率上升 專家籲接種疫苗

據中新網援引外媒報道,雖然紐約州流感病例數周來首次出現下降,但是該州的兒童流感死亡率正在上升。

據報道,在最新的每周流感報告中,紐約州衞生官員證實,迄今為止,這個流感季至少有5名兒童的死亡與流感有關。根據上周提供的數據,紐約的兒童流感死亡人數約佔全國兒童流感死亡人數的13%。

鑒於死亡人數上升,紐約人被敦促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特別是6個月及以上的兒童。

「今年的流感疫苗能夠很好的匹配病毒,避免重症的最好方法是接種疫苗。」州衞生專員瑪麗·巴塞特說道。「這些建議是簡單但重要的方法,可以保護我們的家庭和社區在今年冬天免受嚴重疾病的侵害。」

一個跟蹤流感病例每周變化的州數據顯示,儘管在這一周內新增病例數有所下降,但該州前一周的新病例仍佔本季度報告的所有感染病例的近25%。

每年一度的冬季流感季通常要到12月或1月才開始,但今年在11月初就開始了,包括新冠和RSV(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內的其他病毒的同時傳播使情況複雜化。

隨着假日聚會和活動正在進行,衞生官員說,採取安全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建議之一是接種疫苗,如果你有症狀,或者你身邊有高風險的人,就戴上口罩。尤其是被認為最容易感染的人群。

內地專家指第4針不能再打滅活疫苗 但不一定復必泰?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第4劑一定要變換疫苗,不能再用滅活疫苗。現時內地兩款主流新冠疫苗,國藥和科興疫苗皆為滅活疫苗,曾光的講法再次令人關注是否應該轉打復必泰的問題。不過,儘管內地至今尚未提供復必泰接種,實際上有不少滅活技術路線以外的國產疫苗可供選擇,包括近期流行起來毋須打針的吸入式疫苗。

內地正為長者、長期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第4劑(第2劑加強免疫)疫苗,並建議第4劑和第3劑(第1劑加強)應相隔6個月以上。

當局提出,民眾接受第4劑疫苗,應優先考慮「序貫」加強免疫,亦即指用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實施異源加強免疫。簡單地說就是「溝針」。因為研究發現,溝針能夠獲得更高水平的中和抗體。

《人民日報》就第4劑疫苗溝針,列出現時可供內地民眾選擇的疫苗,可見即使現階段未有復必泰,國產亦有不少選項,包括:

鼻噴式疫苗/
北京萬泰鼻噴流感病毒載體新冠病毒疫苗

5型腺病毒載體疫苗/
康希諾肌注式重組新冠病毒疫
康希諾吸入用重組新冠病毒疫苗

CHO細胞疫苗/
智飛龍科馬重組新冠病毒疫苗
珠海麗珠重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
浙江三葉草重組新冠病毒蛋白亞單位疫苗

sf9細胞疫苗/
成都威斯克重組新冠病毒疫苗(sf9細胞)

S三聚體蛋白疫苗/
神州細胞重組新冠病毒2價S三聚體蛋白疫苗

至於復必泰,德國政府表示,首批已運往中國,現時只供在華德國人接種。另據德媒報道,德國曾向中方表示願意提供數億劑復必泰,助中國應對疫情,但中方婉拒。

二價版更有效防Omircon 18至49歲保護力更好

因應新冠肺炎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全球,各藥廠研發二價疫苗加強保護力。美國首個現實世界數據指出,接種二價疫苗有效防範Omicron病毒。當中又以18至49歲人士接種後提升的保護力更佳。

美國疾控中心(CDC)周二(22日)公布的每周發病及死亡率報告中,列出一個涉及超過36萬人,接種由輝瑞(Pfizer)或Moderna研發﹑同時針對原始及Omicron的BA.4與BA.5病毒二價疫苗後的研究報告。

研究指出,與零針人士比較,18至49歲人士接種二價疫苗後有效降低43%感染新冠肺炎,50至64歲亦減少28%,65歲或以上則是22%。如果民眾接種上一針加強劑後2至3個月再打二價疫苗,CDC指保護力有疊加作用。18至49歲增加平均30%,50至64歲提升31%,65歲或以上則是28%。

與接種原始疫苗相比,打二價疫苗後防範有症狀感染的機率屆乎40至60%。其中18至49歲效果最佳,達56%。其次為50至64歲的48%,65歲或以上則是43%。

CDC流行病學專家林克—蓋利斯(Ruth Link-Gelles)表示,疫苗提供90至100%保護力的時代過去,雖然二價疫苗提升一定程度保護功效,但民眾應該習慣利用多重防範如經常檢測﹑戴高質量高口罩及保持空氣流通加強保護。

美國售價料劇增近4倍 每劑最低逾850元

美國於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時曾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以低價採購疫苗及安排民眾接種。緊急狀態失效後,輝瑞估計每劑疫苗的價格將顯著上升,最低單劑價格將超過100美元。不過,如美國民眾有私人或政府資助保險,仍可免費接種。

輝瑞美國行政總裁盧金(Angela Lukin)周四(20日)表示,美國現行疫苗購買計劃逾期後,疫苗單逾價格估計升至110至130美元(約863至1,020港元),為現時購買價30美元(約235港元)的3.6至4.3倍。

盧金相信美國輝瑞疫苗定價將反映疫苗的成本效益,確保價格不會對美國民眾接種造成財政障礙。盧金亦預期,如民眾有私人或政府資助保險,將不需要額外付款接種。她估計私人疫苗市場最快2023年首季才會轉至私人市場,實際需視乎美國政府疫苗庫存情況。

美國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將於2023年屆滿,疫苗市場估計將轉向私人保險。現時美國仍免費安排民眾接種可防範原有及變種病毒Omicron的二價疫苗作為加強劑,推行首6周內已有約1,480萬人接種二價疫苗。

去年啟動加強劑接種計劃時,同樣首6周時間內,足有超過2,200萬人接種,其時接種對象僅為年長及免疫力不足人士。雖然現今加強劑接種資格擴張,但美國接種速度明顯不及去年。

路透社早前報稱,因疫苗需要疲弱,華爾街預計藥廠提升疫苗價格,才能符合2023年及往後日子的利潤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