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目標 預計投入20萬億元

以「聚焦『雙碳』目標,促進全球經濟綠色復甦」為主題的2022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於12月12日-14日在深圳國際低碳城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2030年中國可以實現碳達峰的目標,預計整個投入20萬億人民幣左右。從減排成本技術層面來看,電力行業具有最低的單位減排成本,平均是每噸二氧化碳200多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表示,目前中國既是碳排放大國也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受害國,中國的碳達峰碳中和是國際上排放壓力最大、中和降幅最快、轉型任務最重、投入成本最高的複雜系統工程,預計到2050年中國以能源綠色轉型的產業投資將超過150萬億元人民。

最近10年,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通過數據積累、建模等方面對碳達峰碳中和做了中長期投資預測,目前達峰階段的預測工作比較完善。王金南稱,「我們對全國六個重點工業,加上交通、建築等部門做了一個碳達峰路徑的評估分析,預測2030年中國可以實現碳達峰的目標,整個投入20萬億人民幣左右。」

電器化和智慧電網、光伏和風能發電、氫能、CCUS等負碳技術將成為全球及中國實現碳中和的優先發展領域,預計將佔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總投資的70%以上。王金南指出,電力行業具有最低的單位減排成本,平均是每噸二氧化碳200多元,工業部門單位減排成本大概是400元/噸,CCUS是負碳技術單位減排成本在500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