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美銀料美國明年下半年可能陷入經濟衰退

花旗集團行政總裁范潔恩(Jane Fraser)指出,環球經濟處於大衰退周期,美國經濟正在走下坡,明年下半年可能陷入衰退,歐洲則已經陷入衰退,可能需時數年才能復甦。

另外,美銀行政總裁莫伊尼漢(Brian Moynihan)同樣預計明年將出現經濟衰退,他料明年將出現三個季度的經濟負增長,然後會在第四季度略有回升。他又指,根據美銀的信用卡刷卡量數據,雖然今年到目前為止零售支付激增了11%達到近4萬億美元,這一增長掩蓋了最近幾週開始的放緩的情況,11月的支出僅增長了5%。

莫伊尼漢表示,經濟放緩是聯儲局在尋求抑制通脹時所希望得到的「預期結果」。但是,它正在面臨一個棘手的局面,一方面要將利率提高到足夠的水平從而為經濟降溫,同時又希望避免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現已經開始看到了經濟放緩的趨勢,真正的問題將是他們必須在多長時間內穩定下來,以避免更多的損害」。

經濟衰退將至 部署甚麼資產可避險?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SPDR ETF業務亞太區黃金策略師徐志傑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黃金價格自11月起步,一個月內升約5%左右,相信這輪黃金的升幅和美元指數開始自高位回落有關。

「黃金在11月創自2021年5月以來最大升幅,主要受惠市場預期美國加息步伐將放緩,美元有所下調。」

展望2023上半年,徐志傑估計黃金將有機會重上1,900美元水平。他認為,利好黃金的利好因素有4個,包括:

1)環球經濟衰退,資金流入金市避險;

2)美元自高位回落,對黃金構成支持作用;

3)若內地防疫措施放寬,將利好對實金需求上升;

4)新興市場央行近期大量買入黃金。

他續指,黃金在今年首季曾升上2,000美元水平,主要受到俄烏戰爭爆發,資金流入黃金市場避險所致,不過自美國在3月啟動加息周期後,並在短時間內連續4次加息0.75厘,除了令美元指數快速上升外,亦令資金加快流出沒有利息收入的黃金市場。

徐志傑指出,該行目前預期美國在明年或步入經濟衰退,聯儲局在明年第四季將有機會減息,而黃金之所以在11月再展開升浪,主要就是反映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回落至按年升7.7%,市場預期美國明年將有機會減息的預期。

紅杉資本合夥人︰當前經濟比2008年的衰退更嚴重

紅杉資本合夥人Doug Leone認為,科技行業的災難不會很快消失,他甚至相當悲觀地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前景,比2000年和2008年的衰退更嚴重。

Doug Leone上周在赫爾辛基的Slush創業大會上說︰「我認為今天的形勢比2008年和2000年都更加艱難和富有挑戰性,2008年是一場受保護的金融服務危機,2000年是一場受保護的技術危機。但現在,我們面臨著一場全球危機。世界各地的利率都在上升,全球消費者的錢開始花光,我們面臨著能源危機,然後還有地緣挑戰的所有問題。」

當下美國科技巨頭和投資者被逼應對利率上升和宏觀經濟惡化的問題,隨著各國央行加息並逆轉疫情時期的貨幣寬鬆政策,高增長科技股一直在下跌。初創公司創始人都在警告同行,是時候控制成本、專注於基本面了。

想想過去科技公司是如何容易得到投資

Doug Leone說︰「想想過去兩三年發生的事情︰由於資本過剩,你所做的一切都得到了一些投資者的回報。你了好的決定,你得到資本;你做了很差勁的決定,也有人繼續投資。但現在這一切已成過去。」他預計美國一些科技公司的估值至少要到2024年才能回升。「我的預測是,我們不會很快擺脫這個問題。如果你回到70年代,那是長達16年的低迷。即使回到2000年,許多上市公司也沒有在10年內恢復元氣。」

他認為,大家都必須做好長時間的準備,「我們將發現,消費者花光了錢,需求下降,科技公司的預算被削減。」

聯儲局經濟學家警告:明年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至近50%

美國聯邦儲備局公布11月初加息的會議紀錄,美國聯儲局內部經濟學家預計,因加息、消費支出及全球經濟放緩風險,美國於明年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已升至近50%,是儲局今年3月開始加息以來,首次出現此類警告。

會議紀要表示,美國私人支出增長乏力、全球前景惡化,以及金融條件收緊,均被認為構成對實際經濟活動預測的突出下行風險。此外,通脹持續下降或需要比預期更大的財政緊縮力度,亦被視為一種下行風險。

因此,儲局研究人員繼續判斷實際經濟活動的基線預測偏向下行風險,經濟於明年某個時候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幾乎與基線預測一樣大。

至於本月接受彭博新聞社調查的外部經濟學家對明年美國經濟衰退概率預測中值,約為65%。

渣打CEO溫拓思:英美難免經濟衰退 美息料見4.75厘 通脹降至3%或轉向減息

美國聯儲局今年展開加息周期,渣打集團 (02888) 行政總裁溫拓思(Bill Winters)接受訪問時預期,美息終會升至介乎4.5厘至4.75厘,料屆時可能引發經濟增長放緩,「最大的問題總是會否有經濟衰退,而我很難看到不會發生衰退」。

他認為美國、英國會經濟衰退,央行會否等到通脹率回落至2%才減息「是個大問題」,「可能大約通脹率降至3%,央行就表示已降到足夠水平(啟動減息)」。

溫拓思表示,美國的迹象很清楚表明將繼續加息,市場料英國亦如是,他相信聯儲局下月加息步伐或放慢至0.5厘,明年初再加0.25厘,美息明年中或於4.5厘至4.75厘「見頂」,並穩定停留在該水平一段時間,直到美國通脹回落,但最大問題是,隨着通脹回落,央行會在何時覺得通脹水平足夠低。

加息利收入 疫情限制累財管
他指理論上,央行應會待通脹率降至低於2%目標時才減息,但這將會非常困難,且會是非常痛苦的事,「因經濟將處於衰退,失業率將已上升,人們會很痛苦,央行將面對人們要求暫停緊縮政策而承受巨大壓力」,故通脹率可能未降至目標水平時,有可能在降至3%時,央行就可能會轉為對經濟增長情況敏感一些,對通脹則不那麼緊張。

加息無疑利好銀行利息收入,溫拓思指,集團會受惠於加息帶來的順風,香港市場利息續升,加息帶來的效應需一段時間才能全部於業績數據中反映,然而,整體市場疲弱加上疫情限制,令該行香港市場的財富管理收入嚴重受壓,該方面的逆風也許明年才有緩和,若內地開關,會激活跨境理財通等大灣區互聯互通計劃,客戶的理財活動量會有巨大上升空間。不過,他指出,經濟衰退明顯也是該行香港業務面對的潛在逆風:「若全球經濟,或單是中國經濟真的放緩,當然這將損害香港。」此外,內房亦是該行香港業務另一逆風,集團需非常審慎看待。

銀行業穩健 未虞爆金融危機
雖然經濟衰退未來恐成真,但溫拓思表明金融危機不太可能發生。他指,當金融系統疲弱時,經濟衰退才會演變為金融危機。他提到英國國債近月上升觸發當地養老基金危機,顯示金融系統存在一些弱點,但他認為弱點相對整體而言很小,因現時銀行相比12年前要強大得多,市場流動性已較當時好得多,監測工具亦已進步,故經濟衰退演變為金融危機可能性不大。

新首相難解老問題 英國經濟前景仍然悲觀

英國即將迎來新首相,曾指出英鎊將陷入「披索式」風險的新加坡銀行指出,英國即使選出新領袖,卻依舊要面對難以解決的老問題,英國經濟仍然會陷入困境。

候選首相難團結保守黨

新加坡銀行首席經濟師Mansoor Mohi-uddin撰寫報告表示,新的首相或許難以團結已經有分歧的執政黨。在幾個潛在候選人之中,辛偉誠是觸發前首相約翰遜辭職的人;但報告同時指,剛辭任內政大臣的Suella Braverman及貿易大臣Kemi Badenoch似乎是比卓慧思更沒有經驗。

報告指,一個有經驗並能團結執政黨的領袖,將關係到預期在本月31日宣布的中期預算計劃。預算案必須以緊縮開支來穩定英國的財政狀況。

高通脹與經濟衰退風險難解

該行指出,無論任何人上台,繼續都要解決高通脹與潛在經濟衰退的雙重風險。就像目前全球各國一樣,這兩大風險,本身就存在矛盾。新加坡銀行指,即使英國經濟面對衰退風險,英倫銀行仍極有可能在11月3日的議息會議上,大幅加息1厘。

該行預計,卓慧思下台只能短暫舒緩英鎊的波動,但英國政府的赤字仍將達到GDP的5%,經常賬赤字達到GDP的8%,明年GDP亦將倒退0.8%。英國的經濟問題,難以一下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