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可能針對外國公司的新監管規定徵求公眾意見,稱許多中國公司尤其因定期向投資者披露的信息較少而不當受益,矛頭直指中國公司。在北京,外交部促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
發言人林劍表示,美方應恪守公平競爭的市場原則,為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林劍強調,中方將採取必要手段,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合法權益。
SEC指出,許多中企因定期資訊揭露較少而「不當受益」,未能提供與美國本地公司同等水準的透明度。SEC全體委員一致同意,將對新規進行公開諮詢。新規內容擬縮小「外國私人發行人」的定義,這類公司目前僅需提交年度報告,偶爾披露重大訊息,監管門檻遠低於美國企業。
相較之下,在相同交易所掛牌的美國公司必須遵守更嚴格的資訊揭露規定,包括季報、董事變動與併購等重大事件的即時揭露,還需遵循代理權徵求規則。一旦新規通過,將顯著提高外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成本與監管風險,尤其對中企構成挑戰。
SEC新任共和黨籍主席阿特金斯(Paul Atkins)指出,現有55%的「外國私人發行人」僅在美國交易,其中絕大多數是註冊於開曼群島的中企。根據美國國會去年的研究,在美上市的265家中企中,高達90%並未在美國以外地區同步交易。「因此,SEC應深入審視目前利用外國私人發行人架構的公司,判斷是否有必要調整政策,以更有效保護美國投資人,這是審慎必要的作為。」
SEC同日公布的徵詢意見文件,也鼓勵外界討論是否應要求外國發行人必須同時在具嚴格監管制度的主要外國交易所掛牌,強化資訊對稱與法遵標準。
SEC強調,在任何最終規則通過前,將先發布正式提案,展開完整立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