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基金是什麼?首三季大虧損 為何大家都要關心它的表現?

金管局公佈,外匯基金第三季度投資虧損1001億元,首三季累蝕2655億元。近幾年全球經濟不景,導致外匯基金回報及表現欠佳,那麼外匯基金又是什麼?為何大家如此關心外匯基金的盈虧?大虧損會影響香港人的生活嗎?

什麽是外匯基金?
外匯基金是保障香港金融穩定的最後防線。其法定用途十分簡單,用來應付不可預見的金融動蕩和危機,維持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當香港出現銀行或金融危機時,政府會動用外匯基金去接管或提供擔保。

例如,在1998年,政府更以外匯基金入市,抗衡國際金融大鱷在匯市和股市的雙邊操控行動。在2008年為香港銀行所有存款提供擔保,並為銀行提供流動資金及資本援助安排,及時鎮住局面,穩住市場和市民對香港金融體系的信心。

外匯基金支撐聯繫匯率
香港為了推出聯繫匯率制度,1976年政府將大部分的累計財政盈餘、硬幣發行基金資產以及土地基金資產轉撥到外匯基金。

外匯基金的負債包括香港的貨幣基礎,香港發行的流通貨幣、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和銀行體系存在金管局的總結餘,都需要100%以上的美元流動資產來作為支持,而這筆錢是外匯基金的負債。

金管局曾撰文指,上述的貨幣基礎就像存在金管局的活期存款,港元持有人任何時候都可以「提款」,將錢換成美元,並調離香港。所以這個支持組合只能投資於短期的優質美元債券,目的是要保本和維持超高流動性,應付隨時而來的兌換需求。

貨幣基礎亦用於支持聯繫匯率制度,使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在7.75至7.85港元兌1美元的區間內。

管理香港政府大部分的財政盈餘
香港政府將大部份的財政盈餘存入外匯基金,收取利息。金管局曾提及,假如政府出現赤字,就會由外匯基金提取存款。

另一方面,設於2016年的「未來基金」亦大部分存放在外匯基金。

外匯基金投資組合
金管局將外匯基金分為不同的投資組合管理,主要由四個組合組成,分別是支持組合、投資組合、長期增長組合及策略性資產組合。

  • 支持組合:持有流通性極高及信貸質素良好的美元資產
  • 投資組合:持有公開市場(包括已發展和新興市場)的資產
  • 長期增長組合:持有私募股權及房地產
  • 策略性資產組合:基於策略性目的持有港交所 (00388) 股份。由於「策略性資產組合」的性質獨特,因此在評估外匯基金的投資表現時,並沒有包括有關組合。

由於外匯基金的性質,投資策略不宜太過進取,即不適合持有波動太大的資產,要盡量保本。

為何備受關注?
大家的生活處處都與錢掛鈎,而外匯基金就像全香港市民的保險櫃,因為它正正管理着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負責穩住市場和市民對香港金融體系的信心。不過,雖然外匯基金短期內出現大幅虧損,但今年全球不少主權基金都鎩羽而歸,反映投資市場的多變及艱難。過往外匯基金在2008年及2015年經歷虧損,今年很有可能再度虧損,但過去近30年來的長期回報,仍然跑贏通脹。

「聯匯之父」:投機者低估香港堅守聯匯制度決心 即使港元利率暴漲仍不會放棄

有份參與建立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被稱為「聯匯之父」的祈連活(John Greenwood)最新接受外電訪問時稱,投機博取聯匯脫鈎個投資者低估香港金管局堅守的決心。祈連活稱,港元與美元掛鈎繼續是香港與內地做生意的最大吸引力,香港當局絕不會放棄。

近期港元拆息(HIBOR)大升,部分短期息率甚至高於同期美元債息或拆息,港元匯價漸走強,離開7.85弱方水平。

祈連活稱,即使金融市場愈來愈有熊市跡象,香港當局會準備好容讓港元利息升至任何水平,令資金重新流入港元體系,以維持港元和美元的固定匯率區間。

香港寧願讓本地息率飆升,也不願破壞40年來的貨幣匯率穩定。

They would rather let domestic rates skyrocket than undermine 40 decades of currency stability.

近年中美關係轉差,港區國安法立法,都令金融市場出現聯匯制度是否應持續的討論,祈連活過去一直重申,聯匯制度無需改變。

著名對沖基金經理Bill Ackman 和另一投資者 Boaz Weinstein近期宣稱,正部署港元淡倉,博取港元與美元脫鈎的獲利機會。Ackman指,正當中國日漸強大、與美國關係轉差,港元和美元掛鈎不單令人驚訝,甚至令當局尷尬。

大摩:維持聯匯制度符合內地和香港的利益

近日相繼有大鱷聲稱港元脫鈎美元是遲早的問題,正在做空港元。摩根士丹利(美:MS)今發表報告,指港元脫鈎美元的討論再重現,但該行相信脫鈎不大可能發生,指因為香港有充足的儲備,而人民幣目前還不能完全可兌換,內地需要聯繫匯率來維持與全球資本的接通。

摩根士丹利駐香港的經濟學家Helen Lai、Jenny Zheng以及Robin Xing在研究報告中表示,香港金管局有能力維持聯繫匯率,而對內地而言,維持聯繫匯率有着戰略重要性,因為人民幣未可完全兌換,內地一直依賴香港作為環球資本的主要門戶,香港的資本帳完全開放,港元和美元的掛鈎,以及聯繫匯率制度為香港貨幣和金融系統提供可信性和穩定性,都是市場參與者所看重的屬性。維持港元和美元掛鈎是符合內地和香港的利益,尤其是以現時的地緣政治環境。

報告又指,隨着美聯儲的鷹派立場轉緩、美元有可能見頂,未來數月港元的貶值壓力可以逐步緩和,加上大摩預期內地明年替季會重新開放,周期性資金流入的恢復,加上內地和香港的增長復蘇,可能於明年進一步支持港元。大摩認為,聯匯制度對香港長遠而言是最佳安排。即使在承壓時期,港元和美元掛鈎提供穩定的貨幣和金融環境,這對保持香港作為全球貿易和金融中心競爭力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