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停火,美國收中國30%關稅(未計2025年1月前已存在的平圴20%關稅),中國收美國10%。不少美國買家為了補貨,也願意負擔部份關稅而落單,令物流需求爆升。香港物流商會主席鍾鴻興表示,今周初中美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後
本已積壓在工廠、碼頭或貨庫的貨品,突然收到美國進口商的要求盡快出貨,大家一起搶貨櫃位及船位,對物流業帶來頗大衝擊。
他指現時出口貨量已上升了近3倍,而貨櫃位及船位的價格亦上升,運費已上升30%至50%,預計仍有上升空間,可能上升70%或以上。除了航運外,空運亦面對頗大壓力。
他進一步解釋指,雖說有90日時間,但廠商也擔心會再出現變化,怕關稅再回升,相信關稅暫時再下調的機會不大,故也趕快搶出貨,甚至希望加快生產,多儲點貨在美國倉庫。
(物流)供求問題下,也出現很大的失衡。
由於關稅戰影響,空貨櫃積壓在不同港口需時調回,因此貨櫃的供應量現時較為緊張。他明白現時市場供求在調整,希望航運公司收取物流公司費用時,基於已簽訂的協議上不要增加太多。
未來空運美國 「小單快跑」模式或成新趨勢
云途物流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及香港總經理陳志遠回應指,現時突然出現的空運需求,也是因美國關稅突然下調,廠商急出貨而出現。
觀察至空運旺季前,成本不會有大幅上調,因美國關稅事件令廠商變得更小心,不會接太多訂單或大量生產,估計未到11月(運費)也不會有很大的升幅。
他估計,未來尤其是電商,會採取「小單快跑」的模式,不會大量生產,以小量生產增靈活性來應對關稅可能出現的變化。「未來,大貨拆細貨,以較密集的出貨模式運作。」而該公司5月㤋的美國市場運貨量不但未有下跌,反而有輕微上升,主要受惠於電商改變運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