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據傳將訪美?台方這樣回應

有媒體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可能在五月或六月回美國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說,台當局今日回應稱,若有具體規畫會適時主動對外說明。

隨著疫後各地出行復常,蔡英文今年可望重啟出訪行程,訪問非洲與拉美友邦,其中拉美出訪行程將以何種方式過境美國,成為矚目焦點。台媒日前報道指,蔡英文也是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畢業,可能和已故前領導人李登輝1995年訪問母校康乃爾大學模式訪美。

李登輝於1995年6月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決議及當時克林頓政府的同意下,以私人行程名義訪問康乃爾大學並發表公開演說。這次訪問被認為是引發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的原因之一。

蔡英文目前已收到不少拉美友邦訪問邀約。瓜地馬拉駐台大使巴迪亞(Oscar Adolfo Padilla Lam)曾表達瓜國有意在今年3月舉辦台灣友邦高峰會議,邀請蔡英文屆時訪問瓜地馬拉。巴拉圭今年4月將舉行總統大選,蔡英文2018年8月時也曾親自出席巴拉圭總統的就職典禮。

台灣的外交部門發言人劉永健表示,安排高層出訪一向是該部門的重點工作,若有具體規畫,會適時主動對外說明。

蘇貞昌再向蔡英文請辭 將率全體閣員總辭

台灣的行政院長蘇貞昌在社交平台宣布,為開創新局,今日(19日)已再度向領導人蔡英文請辭,請對方儘速指派新的閣揆。他將率領全體閣員總辭,以利蔡英文布展新局。

台灣立法院今日三讀通過政府總預算,象徵蘇貞昌現階段任務完成。他前往立法院向各黨立委致意,互道新年快樂;但沒有在場內發表講話,隨即搭車前往總統府與蔡英文會面約1小時,其後在Facebook宣佈已經辭職。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蔡英文會面時向蘇貞昌表達由衷感謝,尤其在擔任行政院長的4年多任期當中,超過3年都被疫情籠罩,全球政治經濟形勢歷經重大轉變等。每當面對艱困時刻,蘇貞昌都是支撐當地穩定的關鍵力量,在他帶領行政團隊全力以赴,及民眾共同努力下,台灣能支撐過來。

張惇涵指,執政團隊將在農曆新年期間啟動內閣調整作業,有正式定案時會盡快向民眾報告,並在過年後讓新內閣團隊在最短時間迅速定位,讓各項政務無縫接軌、順利推動。

蔡英文聲望創新低!他要蔡交出大權「當太上皇遊山玩水」 最新內閣可能人選曝

民進黨18日嘉義市長選舉再次吞敗,黨內要求內閣改組的聲浪也隨之增加。黨政人士分析,假如行政院長蘇貞昌下台,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是最有可能接任閣揆的人選,因為他沒有派系包袱,最符合人民期待,副閣揆則有3個人選,分別是桃園市長鄭文燦、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屏東縣長潘孟安。最新民調顯示,2022選後總統蔡英文聲望掉到剩37.5%,創44個月來新低記錄,53.2%認為內閣現在就該總辭。

「政務由新主席處置」蔡啟芳:2024年大位當可一搏
立委許智傑17日表示,改組幅度不宜太小,否則人民看不到反省的態度,更不會再給民進黨改進的機會。英系立委蔡易餘的父親、前立委蔡啟芳甚至直言,要蔡英文當太上皇去遊山玩水,「把所有的政務與內閣人事,就交由新主席來處置,這樣可能(民進黨)2024年之大位當可一搏,這樣蔡總統妳可能還能留點好名聲給後人品評吧!」

民進黨主席同額競選 賴清德形同已經當選
此外,副總統賴清德先前登記參選民進黨主席,截至上週五(16日)登記最後一天,僅賴清德一人登記,形同已經當選。對此,立委蔡易餘認為,賴清德承擔黨主席,「一定會帶領民進黨深刻檢討,重新贏回人民信任。」他表示,「身為中常委,易餘一定會全力協助並且配合未來的黨主席,人民給民進黨的鞭策,都是來自對台灣的期待,台灣加油。」

美國愛達荷州州長訪台 將晤蔡英文

台灣的外交部門今天表示,美國愛達荷州(Idaho)州長李睿德(Brad Little)伉儷今天至7日率領經貿考察團訪台,將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蘇貞昌會晤。此外,澳洲傳媒指將有跨黨派聯邦眾議院議員訪台,台方回應稱,與台灣友好的澳洲國會歷來均會組團,訪台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夥伴關係。

台灣的外交部門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李睿德也將見證台灣與愛達荷州簽署商機交流暨產業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深化雙方在相關產業的夥伴關係;訪團另將拜會台中市政府、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台灣區麵粉工業同業公會等機構,並將參訪相關企業拓展商機。

新聞稿中說明,李睿德十分友台,曾分別於2011年擔任副州長時率州議會領袖團來台訪問;2019年初任州長時,也將台灣列為出訪首站;上個月李睿德順利連任後,即決定再度率經貿團來訪。

新聞稿中還指出,台灣與愛達荷州經貿關係緊密,2021年台灣成為愛達荷州全球最大進口國,過去連續3年也是愛州全球第2大貿易夥伴。今年9月台灣外交部門籌組的「農業貿易友好訪問團」訪問愛達荷州時,李睿德也親自熱烈接待,此次李睿德率經貿考察團訪台,台方期待雙方能進一步,強化已經十分緊密且互利互惠的夥伴關係。

另外,針對澳洲傳媒稱,澳洲6名跨黨派聯邦眾議院議員將於本週訪台,台當局今天回應指,與台灣友好的澳洲國會歷來均會組團,訪台推動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夥伴關係;針對各國相繼訪台,台灣政府表示歡迎。

英議會代表團唔蔡英文 討論包含防務合作

英國議會代表團赴台訪問,今日(2日)與台灣領導人蔡英文會面,議員透露討論包括與台灣的防務合作。北京方面譴責這是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據路透社報道,英國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凱恩斯(Alicia Kearns)率領英國國會下議院外交委員會赴台訪問,與蔡英文會晤後表示,雙方會晤的重點是如何維護印太地區的和平和穩定,以及英國如何發揮作為民主國家的作用。

她說,雙方談到彼此都受到來自不同對手的聯合網絡威脅,她們討論了虛假信息以及傳統的軍事衝突。

報道引述凱恩斯指,她們還談到了國際社會如何共同預防,因此也談到了威懾外交的重要性,防務合作是討論的一部分。

綜合台媒報道,凱恩斯在致辭時表示,呼籲停止阻止台灣參與世界多邊組織的行為,並支持台灣以正式會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

蔡英文致詞時說,這是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本會期第一次出訪亞洲,並專程訪問台灣,意義非常重大。她並指出,凱恩斯今年2月在英國下議院提出「台英友誼與合作」動議案,多名議員為提升台英關係積極發聲;今年5月英國國會更有超過百名議員聯名致函WHO,力挺台灣參與WHA,令她深刻感受到台英關係的發展受到英國跨黨派議員關注,英國國會支持台灣的力量也越來越大。

蔡英文說,台、英在貿易政策、供應鏈合作及強化經濟韌性等議題已展開策略性合作,目前也有超過30家英國離岸風電業者在台灣設立營運辦公室,她相信未來雙方在各領域會有更多交流,加深彼此的夥伴關係。

中國駐倫敦大使館周四(1日)譴責該代表團的訪問是干涉中國內政。

蔡英文籲選民:用選票決定台灣未來

台灣九合一大選併首次修憲複決今天投票,下午四時結束,將選出11023位地方公職人員,及決定公民年滿18歲是否擁有選舉、罷免等公民權。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投票後表示,希望所有公民可以用手上的一票,決定台灣的未來。

今次選舉,除選出包括縣市長、縣市議員等9項地方公職人員,並有18歲公民權修憲的投票,一旦獲通過,台灣的投票權及被選權,就會分別由20歲及23歲,降至18歲。

因2018年九合一選舉併10項公投舉行,曾發生開票至翌日凌晨的情形。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天說,他對開票程序的底線是「今日事今日畢」,不希望拖到隔天,將往這個方向全力衝刺。

蔡英文今天上午前往九合一選舉投開票所投票並發表簡短談話,她表示,希望民眾都能踴躍投票、回家投票,這是實踐民主最重要的時刻,希望公民用手上一票決定家鄉和台灣的未來。

她表示,這次也是第一次有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的案子,這是憲政體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希望民眾都可以踴躍投票,行使在憲政體制下很重要的公民權。

國民黨奪台北等4都 民進黨歷史性潰敗 蔡英文辭黨主席

台灣九合一選舉塵埃落定,作為政治版圖之爭及2024大選前哨戰,執政的民進黨今屆全線潰敗,取得創黨36年來最差成績。撇除延期的嘉義市,全台21個縣市的首長選舉,民進黨僅贏得5個,比上屆再少1個,六都(直轄市)保住2個;國民黨贏得13個,也比上屆少2個,但成功拿下六都中的4個,包括最關鍵的台北市;另3個分別由民眾黨及2名無黨籍人士勝出。台領導人蔡英文晚間宣佈為敗選負責,辭去民進黨主席職務;行政部門首長蘇貞昌請辭則獲挽留。

縣市長選舉結果:

六都: 台北市(國民黨|蔣萬安)、新北市(國民黨|侯友宜)、桃園市(國民黨|張善政)、台中市(國民黨|盧秀燕)、台南市(民進黨|黃偉哲)、高雄市(民進黨|陳其邁)

各縣市:基隆市(國民黨)新竹市(民眾黨)、新竹縣(國民黨)、苗栗縣(無黨籍)、彰化縣(國民黨)、雲林縣(國民黨)、南投縣(國民黨)、嘉義縣(民進黨)、屏東縣(民進黨)、宜蘭縣(國民黨)、花蓮縣(國民黨)、台東縣(國民黨)、連江縣(國民黨)、金門縣(無黨籍)、澎湖縣(民進黨)

蔡英文雙十演說:兵戎相見非兩岸選項 冀解封後恢復交流

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日在雙十演說上表示,兵戎相見絕對不是兩岸的選項,期待在兩岸邊境解封後,能夠逐步恢復兩岸人民之間的健康有序交流,進而舒緩台海緊張情勢。她還提到,建構完整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足以應對外在的軍事威脅。

據路透社報道,蔡英文在演說時表示,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願意尋找雙方可接受的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方法。

她也表示,台灣會挑起自我防衛的責任,也會和盟友共同維護區域的安全及穩定,並將建構完整的不對稱戰力,確保台灣足以應對外在的軍事威脅。

蔡英文還提到半導體方面。她說,半導體製造聚集在台灣,不會是風險,而是全球半導體佈局的關鍵之鑰;台灣會持續維繫在半導體尖端製造的優勢和能量,同時也會協助全球在半導體供應鏈重整上進行最佳的配置。

至於各界關心的緊急時刻基礎設施的韌性,蔡英文說,會確保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做到在任何緊急狀況下,仍可以透過有效調度、穩定供應,讓社會和產業維持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