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訪日遊客逼近100萬 勞動力市場嚴重缺人

訪日遊客量的復甦勢頭日趨明顯,日本國家旅遊局(JNTO)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1月訪日遊客人數達到93萬4500人,與疫情前的2019年同月相比恢復至近4成的水平。不過,勞動力短缺成為非常嚴峻的問題。

《日經新聞》報道,11月的訪日遊客人數達到10月(約49萬人)的約1.9倍,規模逼近疫情開始時的2020年2月(約108萬人)。日本的數據顯示,在11月入境的外國人中,75%為旅客。

平均客房單價914港元

航空業方面,日本航空(JAL)11月國際航線旅客人數達到約39萬人,增至上年同月的5.4倍,達到2019年同月5成的水平。韓國7家航空公司的飛往日本航班12月達到每週670個,比11月增加約3成,北美和東南亞航線也持續復甦。

入境遊客的消費力亦穩步增長。調查公司STR的數據顯示,11月日本全國酒店入住率比上年同月提高18個百分點,達到77%。平均客房單價提高4700日圓(約278港元),達到1萬5462日圓(約914.5港元),與新冠疫情前基本相同。東京皇宮酒店(Palace Hotel Tokyo)12月單價達到約8.2萬日圓(約4850港元),比2019年12月高出約1.7萬日圓(約1005.5港元),有望創月新高,外國人佔住宿客人更逾6成。

將導致人工費上漲

不過,日本企業現正面對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帝國徵信公司(Teikoku Databank)10月對日本約2萬6000家企業實施調查,正式員工人手不足的企業佔51.1%。尤其是「旅館、酒店」和「餐廳」正式員工和非正式員工不足率均達到65至70%左右。

勞動力短缺將導致人工費上漲,企業損失服務及商品的銷售機會。大和總研的高級經濟學家神田慶司指出:「在明年春季之前,訪日遊客消費有望持續復甦,惟對企業來説,提高勞動生產率成為當務之急的問題」。

訪日遊客人均購買力1.1萬元 單價升至疫前3倍

隨著新冠疫情下的外出限制放寬,訪日外國人消費及日本國內旅遊需求擴大,部分百貨商場12月的免稅銷售額甚至超過新冠疫情前。

在日圓貶值推動下,訪日遊客的高額消費擴大。據日本百貨店協會的數據顯示,10月免稅銷售額為136億日圓(約7.8億港元)。數字雖比2019年同月減少47%,惟高島屋等5家大型百貨商場11月的免稅銷售額恢復到了19年同月的5至9成。日本東京圈的三越伊勢丹店舖從11月底到12月上旬的免稅銷售額超過19年同期4%。

日圓貶值起推動作用

奢侈品牌及高檔手錶是推動免稅銷售額恢復的主要原因。有部分商品在日圓貶值效應下,比於國外購買更便宜,因此備受歡迎。

據日本百貨店協會介紹,訪日遊客的人均購買單價截至10月為19.2萬日圓(約1.1萬港元),是2019年同月6.5萬日圓(約3700港元)的近3倍。

位於東京的松屋銀座店自11月後開始頻繁售出約50萬日圓(約2.9萬港元)的高級手袋及高檔手錶,12月1至15日的免稅銷售額更超過2019年同期5.7%,負責人表示:「來自香港及台灣等大中華地區的遊客十分多,12月整體業績超過新冠疫情前」。

訪日旅客回升至疫前2成 人均消費增 惟部分地方復甦落後

新冠肺炎疫情緩和,日本恢復接待自由行旅客已超過一個月,訪日旅客人數回升至疫情前的2成。有部分商戶認為,情況較預期遜色,部分地方的復甦進度亦較緩慢。

據日經中文網報道,日本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10月訪日遊客的人數增至9月份的2.4倍,達超過49.8萬人。不過,人數只及疫情前的2成水平。

雖然訪日旅客人數未見全面復常,但受惠於日圓貶值,遊客消費增加。東京合羽橋商店街振興組合的統計顯示,入境旅客自10月中旬增加,至11月上旬恢復至疫情前的6成;日圓貶值亦令人均消費單價增至1.3倍左右。

東京合羽橋道具街兩旁有不少銷售日式廚刀及餐具的店舖。其中一間商戶「釜淺商店」表示,現時以歐美旅客為主,5萬日圓左右(約2,814港元)的廚刀十分暢銷。

川越市旅客大多為回頭客

不過,個別地方的旅遊復甦較為遲緩。被稱為小江戶的埼玉縣川越市,2019年全年有30萬外國遊客到訪,但2021年降至10分之1。有烤蕃薯店表示,旅客人數雖然較春季增加,但仍少於預期。蕃薯採購量比以往增加2成,但銷售額則未見提振。

川越一番街商業協同組合的副理事長中田純平分析指,到訪川越的遊客多為屬於回頭客的歐美遊客,「客人並未完全回來」。

宜加強自然旅遊體驗?

雖然有商戶認為,如中國顧客仍不開放旅遊,日本旅遊業失去此一部分,難言全面復甦,但熟悉旅遊業情況的日本綜合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高坂晶子指出,「國內旅遊業需要擺脫對中國等亞洲的依賴,關注此前較少的歐美澳遊客」,例如加強受歐美人歡迎的自然體驗型旅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