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一輪貿易談判 稀土問題成焦點

中美高級貿易談判代表將在倫敦舉行新一輪貿易談判。美國派出財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以及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會談,當中稀土問題將成為焦點。

特朗普:雙方提到稀土產品複雜性
5月底時貝森特已表示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有點停滯」,其後美國特朗普指中國完全違反與美國的關稅協議,揚言自己「當夠了好好先生!(So much for being Mr. NICE GUY!)。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中美貿易休戰協議或因稀土出口問題破裂。貝森特亦承認,中國扣留的產品包括關鍵礦產。

6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特朗普終於通電話,特朗普提到,雙方提到關於稀土產品的複雜性,應該不再有任何疑問,指習近平已同意重啟稀土礦產品流向美國。

商務部:已批准一定數量稀土出口申請
中國商務部最新回應多國關注稀土管制,指已批准一定數量的稀土出口申請,並將持續加強合規申請的審批工作,但未有具體說明涉及哪些國家或行業。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表示:

「我們希望稀土,對手機和其他所有產品都至關重要的磁體能夠像4月初之前那樣順暢流通,不希望任何技術細節阻礙這一進程」

中美此前互加關稅,導致關稅稅率遠超100%,其後雙方同意暫時互降關稅,不過後續談判因互相指責而陷入僵局。美國抱怨中方對美國電動車和國防系統所需的稀土磁體出貨量下降,中國則不滿美方收緊對華為AI芯片管制、限制中方獲取其他先進技術及打壓在美留學生。

美韓首輪貿易談判 南韓目標降關稅 日本稱對關稅深感失望

南韓尋求美國降低關稅之際,美國與南韓周四(2日)展開首輪貿易談判,談判議程會包括造船業及能源領域合作。而日本財務大臣周三(23日)表示,對美國關稅深感失望。

南韓副總理及企劃財政部長官崔相穆與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訪美,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會議。

兩人大約於美國當地時間上午8點(本港晚上8點),會晤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及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

南韓政府表示,今次是應美方要求安排會晤。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南韓代總統韓德洙,曾於4月8日通電話,討論有關造船、能源採購、阿拉斯加天然氣項目和分擔防衛費等問題。

韓德洙周四表示,南韓政府將本著國家利益至上的原則,盡最大努力實現兩國雙贏,重點關注貿易平衡、造船和液化天然氣三個領域。

南韓面對的「對等關稅」稅率達25%,也屬於美國政府啟動貿易談判的首批國家。

南韓為美國重要盟友,2024年南韓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556億美元(約4,336.8億港元),較2023年增長25%,更幾乎達2019年的5倍。

特朗普亦經常批評南韓對美國的貿易順差。

南韓為準備討論非關稅壁壘問題,派遣財政、貿易、外交、技術、交通、環境、農業和衛生部門的官員加入代表團。

加藤勝信於周三表示,對美國關稅深感失望。他警告美國關稅和部分國家採取的反制措施,正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及金融市場穩定,敦促20國集團(G20)成員國合作穩定市場。

加藤也表示,他周四將與貝森特舉行雙邊會談,但未透露日本希望討論的具體議題。

他指根據現有協議,匯率應由市場決定,過度波動可能對經濟和金融穩定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