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健身器械的轉讓生意經

背靠全國近4萬家健身房,在二手健身器械轉賣的江湖裡,已跑出一個偏門生意。

以健身滲透率排名靠前的上海為例,據GymSquare調研統計,截止今年11月專門從事二手健身器械的公司便有5-6家,而個體戶更是不計其數。

健身工作室、俱樂部的洗牌加速,正在讓這門生意快速增長。大批健身房倒下後的器械閒置轉賣,為二手市場的供應端補充了大量「武器庫」。

作為公開資料來源,商用健身器械在國內閒魚等二手交易整體漲幅明顯。資料顯示,閒魚平台相關商品發佈量比去年同期增長近40%。

只有原價50%,且成色不錯的健身器材,對於資金有限的場館主來說,無疑是降低成本最好的選擇之一。況且運氣好的話,碰上賣家急出的進口健身器材,3折拿下像必確、力健等知名進口器械也不無可能。

但二手健身器械在某種程度上也像二手汽車,水同樣很深。

「品牌」、「使用年限」、以及「保養情況」,都是判斷其價值的重要指標。然而更重要的一點,是二手器械有著較大的「議價空間」,而這部分空間往往由經驗、以及急切成交程度來決定。

二手器械行當,並不是只有通過資訊差直接成交的買賣。二手器械的維修翻新,以及售後保障是門檻更高的部分。

比如在行業更為成熟的美國,早已擁有像Global Fitness、Primo Fitness等二手健身器械服務商。從回收維修,到翻新出售,一體化的保障二手健身器械在市場上的再流通。

只是二手器械轉賣生意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行業當下的下行狀態。

就好比數萬台被轉讓的二手健身器械背後,可能也是數千家場館主的失落離場。

而從長期來看,二手器械的轉讓生意增長,並非建立在更多健身房的難以為繼。

工作室轉讓,二手健身器械轉賣
相比於疫情下工作室的倒閉轉讓潮,二手健身器械的轉賣可能並不引人注意。

然而作為健身房內的「資產大頭」,二手健身器械的轉賣是一門不小的生意。

撤場、轉賣、租賃、以及二手器械的維修翻新,都在為這門生意提供更多可能性。

擁有近500人二手健身器械轉讓群的海森告訴GymSquare,自己曾在健身器械公司公司工作多年,積累了一些人脈資源,2019年就經常有身邊的朋友會來問關於器械轉讓租賃等。後面慢慢諮詢的人多了就索性創立了一個二手群組來幫助大家發佈一些工作室轉讓、二手器械轉讓等資訊。

“先開始更多是自己認識打過交道的朋友進群,再後來就是大家相互拉自己身邊的朋友,很快人數也就破400人了。目前群內也是比較活躍,差不多每天都會有消息。”海森說到,“自己目前也組建了近20人的小團隊,在上海疫情解封后從6月開始,每天都會收到健身工作室撤場器械搬運轉賣的單子。”

而在收貨撤場的時候,往往需要根據經驗來對器械進行估價。而最重要的三點無非是看「器械品牌」「使用年限」和「保養情況」。其實跟二手車的生意很像。

而在二手健身器械的需求端,新開工作室首當其衝。一般成色比較好的進口器械,比如說必確、力健,C2單車等還是非常容易出的。其次,二手器械租賃也是不小的市場。比如說大型公司團建、年會,以及賽事方和劇組經常會有需要租賃健身器械的需求。

從事二手器械多年的北京康倍爾器材有限公司的朱濤告訴GymSquare,在直接轉賣之外,自己回收來的二手器械會到自己的工廠進行維修和翻新。

“這不僅僅是靠販賣資訊差的生意,而是作為二手健身裝置服務商,就像美國二手健身器械商Global Fitness,背後擁有團隊和工廠作為售後保障的支援。不僅要求有管道資訊,更要有著工廠的再加工能力。”朱濤提到。

這門生意的門檻,顯然是高的。

經濟下行,二手經濟興起
作為一傢俬教工作室場館主的Jack告訴GymSquare,因為會有朋友問起二手有氧、力量器械的轉讓和購買需求,自己會偶爾幫忙在社群、朋友圈發發相關資訊,其次會在閒魚上掛著。

“一般情況下,一批二手器械快的可以1週就出掉,慢一點的大概1-2個月左右可以出完。身邊朋友也有在兼職做二手器械的,除了微信朋友圈和群聊,好像也沒有什麼其他更好的管道,更多的都是在自己圈子或者身邊朋友圈子內成交。唯一對外的平台可能就是閒魚。”Jack補充到。

二手經濟興起下,也吸引了更多從業者入局。

朱濤告訴GymSquare,在疫情之前,全國不超過5家大公司從事專門的二手健身器械生意。而在疫情後,應該是出現了十余家大公司,小公司更是不計其數。

“在2008年-2014年的時候,二手器械接近70%都是從國外收來。而在近幾年,特別是疫情後,80-90%都是來自國內的二手裝置。”

二手器械市場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被進一步放大。然而二手市場蛋糕的壯大,隨之而來的卻是利潤的降低。

“在早些時候,二手器械市場並不大,大概一年整個市場3千萬左右,但是是高利潤,大概毛利可以到40%,在近些年整個二手器械市場可以到2-3個億,市場是大了很多,但是毛利潤可能只有10%。”從事二手器械行業數十年的朱濤提到。

在蛋糕擴大的同時,是更多教練、健身房場館主、預售人員的湧入。

私教工作室老闆Jack提到,在疫情之後,很多之前接觸過的老闆和教練,發現他們朋友圈不再更新門店活動、以及會員訓練成果,而是大量的二手器械資訊。可能是倒閉了,或者健身房生意不太好,所以做一些二道販子賺一點快錢。

二手器械的江湖生意經
「二手經濟」的興起,不只是消費 降級中的「減法」,而是循環經濟中的「加法」。

通過對過去傳統增長模式中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改革,循環經濟提倡「可持續」以及「可循環」。

與萬億規模的健身器械銷量同步增加的,還有閒置二手健身器械貨源的增多。而對於健身二手器械,循環經濟則是促進了其再流通。

對比健身業態更為成熟的美國,二手器械早已是一門成熟的生意。

比如說美國二手健身器械商 Primo Fitness,與Precor、Life Fitness 和 Cybex等知名器械品牌擁有長期合作,並配套近萬平方米的倉庫以儲存包括有氧器械、力量器械、槓鈴啞鈴等自由力量器械。

在銷售端,Primo Fitness還提供為小健身工作室場館主提供的健身器材,以及為商業健身房提供的全套匹配器械,以及配套售後服務以及安裝和運輸。

又比如專注於高品質二手健身器械的美國Global Fitness,其銷售品牌也為HAMMER STRENGTH、MATRIX、以及泰諾健等知名品牌。並主打家庭健身器械套裝、力量舉器械套裝、健身工作室器械套裝、循環訓練器械套裝、以及商業健身房器械套裝。以供廣大消費者選擇。

在未來,國內二手健身器械的生意也不會只停留在「販賣資訊差」,而將過渡到更專業一體化的二手器械服務商。

具備「售後服務能力」將成為其核心競爭力,比如說售後保修、配件更換、以及噴漆翻新。

對於二手健身器械這門江湖生意經,一方面需要大眾更高漲的健身參與度作為支撐,另一方面也需要更加專業化的器械服務商將更多二手器械循環利用。

但從長期來看,如果依然由大量工作室轉讓潮來支撐這門生意的增長,將不是個好消息。